严 柳
(湖北孝感高级中学,湖北 孝感 432000)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1]。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将“西湖十景”的名称、景观要素、景观特色列表分析(见表1),名称很直观,包含景观要素,让游客闻名就知其景点有什么景观。
例1:“柳浪闻莺”其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涌金门至清坡门滨湖地带。南宋时是宋孝宗为奉养宋高宗而建的京城最大御花园——聚景园。春日,黄莺在柳荫啼呜,“柳浪闻莺”就此得名。游客听到“柳浪闻莺”的名字是就知道此景点观赏什么,游客来到次景点时,当听到黄莺在柳荫啼呜,就觉的景名合一,名副其实。
表1 “西湖十景”名称分析
例2:南屏晚钟,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长达千余米。后周显得元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
“西湖十景”在名称就突出其景点的特色,每个听到景名的人几乎不需要专业导游,就知道什么时候赏什么景色(见表 1)。
例1:苏堤春晓,听到此名,一般都知道在春天时,看长堤卧波,春意盎然。而此景点特色确实如此,寒冬一过,苏堤卧波,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
例2:花港观鱼,听名可直觉就是在春暖花开时,凭栏赏鱼,鱼我相忘。乾隆有是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2]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20余hm2的大型公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5个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驾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西湖十景”多取自古诗古画,充满诗词画意,让人产生联想,加上名人、传说、景色,更加烘托出氛围,使人如同身临古诗词画的意境当中,留恋往返(见表1)。
例1: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起初并无固定的景址;元、明两朝文人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赋咏此景;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3]。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后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尽管平湖秋月景区范围在西湖十景景区中也许是最小的,但人们仍可在此寻访和体味到历史古迹和文化蕴涵。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这两“望”为日后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
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起杭州,肯定会想到西湖;而苏东坡,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这个西子化身之湖,让西湖一名变得美妙无比,扬名中外,一直流传至今。天堂、苏东坡、古诗、古画、西施这些已经是西湖的符号,就是西湖的文化和人文特色;而“西湖十景”景名无不饱含古色古香古韵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特色,与西湖景色人文相互烘托,相得益彰,更加出彩。
当年苏东坡为西湖写的那些诗词,是他留给西湖,也是留给世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游览西湖,走在苏堤上,吟诵着东坡的诗,时光从此静好。
综上可知,给景区做规划,设计很重要,但如何给设计好的景观取一个好的名字也很重要;好的景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景点应注意名称应简明扼要,直接点出景观要素,不要晦涩难懂,不知所云;突出景观特色,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否则给人哗众取宠、名不副实,像现在很多取名“千亩花海”、“XX故里”,使游客反感,适得其反。其次名称要有整体文化氛围的规划,切忌给人凌乱,甚至相互冲突。
总之,好的景名使景点画龙点睛、形韵合一,使游客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使景区口口相传、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