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住院输液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

2018-10-31 09:00舒永渝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

舒永渝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住院输液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42例住院输液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例住院输液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71例患儿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142例患儿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输液效果的差异以及患儿家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71例患儿输液残余量、患儿家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住院患儿输液护理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液残余量;满意度;输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1

住院期间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提供输液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措施。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秉承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为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1]。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1例住院输液患儿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输液干预措施,旨在为提高住院输液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庭满意度情况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42例住院输液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纳入标准:(1)患儿均有口述能力。(2)患儿家属均同意并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患儿家属智力障碍等不能配合研究者。对照组71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男39例,女32例,患儿年龄最小的2岁,年龄最大的9岁,平均年龄(7.47±1.24)岁。观察组71例患儿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包括男38例,男33例,患儿年龄最小的2岁,年龄最大的10岁,平均年龄(6.93±1.13)岁。142例患儿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71例患儿采取基础常规护理,包括给予患儿输液前的治疗说明,嘱咐患儿家属输液过程中相应的注意事项,交待拔针时间及拔针后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71例患儿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如下:(1)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人员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依据临床经验进行整体护理规划,严格护理实施的每一个步骤,确保护理干预的合理性,制定好管理细则,严格监督护理人员完成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2)输液前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过敏史以及药物史进行了解,为患儿以及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治疗原理、治疗药物名称以及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使患儿家属加深对输液知识的了解。(3)输液中护理路径:输液过程中需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有无出现不良反应,通过定时的巡回查看确保患儿得到安全的治疗,可以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应注意事项,如拔针指标、输液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保护穿刺血管等。(4)健康教育路径:在患儿输液前、输液中等进行全程健康宣教,依据患儿家庭的文化程度与年龄等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方式,制定输液知识、原发病知识的手册后进行发放,或者以口头方式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5)操作处理路径:在静脉输液的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通过找准穿刺静脉、转移患儿注意力等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通过鼓励等交流沟通技巧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上有利于降低患儿痛苦感。每天输液后对整个急诊输液室进行消毒。

1.3 观察指标 (1)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一百分,主要评价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评价,以患儿家庭单位为调查对象,满分100分。(2)结束点滴之后,收集输液袋内残留的药物进行测量,对142例患儿的液体残留量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142例患儿的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如液体残余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包括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71例患儿液体残余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人员承受压力较大,尤其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难度更高,其心智尚不成熟,难以配合护理人员,加之患儿家属重视患儿的安全性,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发生。

對于护理人员而言,提高静脉输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性穿刺成功有利于降低患儿承担的痛苦,但患儿往往由于尚未发育完善,血管较细,护理人员辨别血管难度高,导致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患儿家属会因此不满意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且输液后的过早拔针会导致输液效果降低、医疗资源浪费[2]。临床护理路径是可有效解决患儿负性心理、提高输液效果的护理管理模式,除要求护理人员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外,还通过转移患儿注意力、巡视过程中交流玩耍等分散患儿注意力等。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患儿输液的应用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技术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提高患儿家庭满意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发展以及提升医院竞争力[3]。

综上所述,有目的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输液效果。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刘晓芳,张冬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70-673.

常凤静,许艳民,王艳艳.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就医成本、疾病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8):1140-1142.

顾莲芳.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163-165.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