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分析

2018-10-31 09:00陈艳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脑梗塞

陈艳艳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丁苯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优越性。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0例/组。将两组脑梗塞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治疗两周后、治疗三个月后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評分均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则更低,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联合应用丁苯酞、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增加,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梗塞;丁苯酞;阿托伐他汀钙片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02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损害较大,且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0例开展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联合治疗(丁苯酞+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效果,研究的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0例,病例选取时间: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与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均在并发1-48h内入院,将合并颅脑恶性肿瘤、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排除。观察组(n=20):性别:14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范围:以47岁为下限值,以79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61.33±6.66)岁。对照组(n=20):性别: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范围:以48岁为下限值,以80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61.40±6.54)岁。对照组及观察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一般资料的差距微小(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拜阿司匹灵300mg/次口服,口服辛伐他汀20mg/次,静脉滴注血栓通450mg与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的混悬液,均一天一次。在连续治疗两周后,拜阿司匹灵减至100mg/次,辛伐他汀用量不便,停止使用血栓通。共计治疗三个月。观察组(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前两周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同时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和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的混悬液,一天一次,一天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100mL。连续治疗两周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一天一次,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00mg/次,一日三次。持续治疗三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利用超声检查对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三个月后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进行测定。(2)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三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为45分,分值越低,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3)使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三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为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体现为分值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治疗两周后、治疗三个月后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则更低,P<0.05。

3 讨论

脑梗塞在老年群体中多发,发病时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具有不可逆性,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需采用药物治疗促进缺血半暗带区损伤修复。半暗带区的侧支循环可促进部分血液供应恢复,恢复该区域的神经元功能活动,当未及时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恰当的治疗,会因缺血时间长而出现较多的氧自由基,酶活性降低会损伤神经元功能。

采用常规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丁苯酞能够促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强,且缺血半暗带区会形成新生血管[1],可重建侧支微循环,另外缺血区域血流灌注的增加可使脑组织损伤范围缩小,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丁苯酞软胶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其与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具有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抗脑缺血,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还可以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除此以外其还具有减轻脑水肿,缩小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阻止神经细胞凋亡,可以抑制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另一方面:临床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治疗的效果。丁苯酞还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2]。由于脑梗塞患者的血脂水平不稳定,因此还需进行降脂治疗,避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对胆固醇内源性合成进行抑制,促使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增加,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促进斑块稳定性的增加。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后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Barthel评分、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综上所诉,丁苯酞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相较于常规治疗更加优越。

参考文献

王少斌,王世霞,黄维星,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7(3):2753-2755.

郎继荣.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65-66.

李霜梅,蔡娟,石小晶,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病人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03-105.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钙片丁苯酞脑梗塞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