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
养老创新对接供需
8月20日光明网发文《“年轻人住进养老院”不只赢在现实》指出,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孤独是一道很难迈过的槛。统计显示,我国老龄人口已有1.69億,近一半的老人处于空巢或类空巢状态,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已达4000万。有一些老人虽然住进了养老院,但还是处于“精神空巢”之中。他们也想拥抱世界,也想感受年轻人的活力。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年轻人哪怕就是“闹腾”,也是一种生活,一种有希望的生活。“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的现实意义不必怀疑。不同群体有不同需求,但两个群体和两种需求之间,也不是天然对立的。用系统思维看待两个群体两种需求,就可以找到相通性。
8月21日新华网的文章《志愿者300元住养老院是巧妙的公益创新》称,敬老院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向社会选聘能满足老人需求的优质助老服务资源,弥补内部供给的不足,或许是物超所值的。对年轻人而言,在同等地段,租同样的房子月租金要两三千元。按2000元算,服务20小时,花300元即可租住,每月可省1700元。对老人而言,年轻人的助老行为带有义工性质。而且年轻人入住养老院的门槛并不低,比如要有画画、书法、音乐之类的艺术特长,还要是单身。这些年轻人与一般的陪护人员相比,多了些知识含量、艺术涵养。这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既缓解了要租房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的一时之急,又解决了敬老院人手短缺之困,巧妙地实现了供与需的对接,这于敬老院、于老人、于入选者,都是有利的。
8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养老院为啥住进了年轻人》表示,混龄居住为养老院增添了活力和人气,有利于养老机构自身进一步发展,还有助于补上养老服务的短板。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产业在迅速发展。但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老人的赡养不能仅停留在满足物质养老的阶段,更精细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成为需求导向。养老产业归根结底是做服务,然而难的也正是做服务。要想补上养老服务的短板,需要人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但是对于民营养老院来说,前期投入大,利润很微薄,护理费用提高不上去,自然招不到人来做养老服务。而通过低房租撬动志愿服务则提供了一种方案。如何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杭州这家养老院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配置,补齐短板,实现互利共赢,为养老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模式虽巧仍有局限
8月19日《法制晚报》刊文《年轻人住进养老院事虽好有局限》指出,推广“年轻人入住养老院”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难点——养老院床位不足。以杭州为例,2017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每百名老人仅拥有养老床位4.24张。不只是杭州,市区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其实是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拿出少数床位来给年轻志愿者,恐怕也不太容易。反之,一些郊区新建的民营养老机构却空置率较高,因为老人嫌其离家、离大医院、离购物场所都太远,交通不便。养老院招募一些年轻住客,确实会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快乐,但城乡养老机构床位分配不均的问题未解决,“年轻人入住养老院”也难大规模推行。
8月22日新浪网的文章《年轻人住进养老院,如此探索可行吗?》称,年轻人住进养老院,“老少共赢”的局面其乐融融,但也并非没有隐忧。300元的低价,的确很有吸引力,但倘若把入住养老院作为应对房租的权宜之计,恐怕不仅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初衷,也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志愿服务的“初心”姑且不论,每月2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如何科学考核和监管,也并非完全没有问题。短暂的一两次志愿服务,多数人或许都有新鲜感,也会尽情投入,但长期频繁的志愿服务,一般人能否一丝不苟地坚持下来呢?而且,“老少共处”的环境中,老人早睡早起、喜静厌动,而年轻人晚睡晚起、喜动厌静,双方生活习惯需要磨合,才能避免相互造成困扰。在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社会关切的当下,我们乐见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各种有益探索,但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的心态。
9月5日新华网发文《每月300元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敬老换住宿”背后》表示,养老已经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现在不少文章将“敬老换住宿”这种模式视为典范,描绘着未来年轻人和老人互助互利的理想生活。还有人讨论,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大范围推广。然而,在项目发起人、阳光家园社工部主任王恺看来,这个模式可能既不能满足老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也不能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第一期活动实施6个月后,8位志愿者中只有两位留了下来,其中,有的人因换了工作、谈了女友或是买了房子,不再符合政策要求;也有人是因新鲜感丧失、加班等现实原因选择提前离开。王恺希望这个项目回归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的本意上——“不要试图向这套模式要一个答案,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本身。”
用智用心有待完善
8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用“智”更要用“心”》指出,让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新”在变换了思考角度。养老服务人手短缺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这次,养老院用床位做“报酬”,交换助老服务,着眼的就是年轻人在大城市中的住房痛点,这从年轻人入院审核规定“在滨江工作满一年以上、在市区没有住房”中,即可见一斑。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释放出来,通盘考量如何促进养老机构持续性发展,并从供给侧入手,既可提供更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也可合理满足双方需求。在“助老换住宿”的探索中,如何保障高质量的助老服务是关键。之前上海也进行过类似尝试和探索,但由于服务质量未达预期,助老的期望逐渐流于便宜的“公益房”,志愿者为低房租而来,与最初“真心陪伴”的目标相去甚远。只有通过完善制度来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让服务的优劣有度可量,才能让萍水相逢的忘年交在一方天地内共享别样天伦。温暖老人的晚年生活,用“智”更要用“心”,这才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里所含的深意。
8月24日中国经济网的文章《年轻人月租300元住进养老院:“敬老换住宿”值得探索》称,“双赢”的养老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从实践来看,这一模式也取得了积极成效。老人借助年轻人的教学类服务、陪伴类服务,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年轻人在与老人的接触中,学习到如何去理解孝道、尊敬长辈,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获得了宝贵的人生财富。不过,这样的模式虽好,却也有瓶颈存在。一方面,基于老龄社会步伐加快,养老院的床位势必吃紧,这是“敬老换住宿”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即便养老院愿意在养老床位之外增加专供年轻人入住的“公益床位”,也应该尊重院内老人的意见,不能为了追求创新忽视当事人的权益,需要配套的制度跟进,以确保各方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总之,这种模式是“代际融合”的一次优秀实践,但实施起来存在不小的难度,相关运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8月27日光明网发文《“养老院住进年轻人”不妨乐见其成》表示,破解“银发危机”需要政府完善制度设计,加大投入力度,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尤其离不开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让年轻人入住养老院,看起来荒唐,实际上却体现了鼓励年轻人敬老助老的良苦用心。从一些发达国家应对“银发危机”的经验看,动员更多年轻人做义工是弥补老人护理资源不足、达成社会“代际融合”的一种有效形式。相对而言,中国养老护理资源更紧缺,年轻人群体也更庞大,大量潜在的志愿者资源应该被调动起来。在高房价、高租金的背景下,让年轻人凭借志愿服务入住养老院,何尝不是一种因势利导?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同”社会主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共同的意义就在于教导人们有爱心、有孝心,积极赡养老人、关爱老人。因此,对于敬老助老的探索和创新,我们不妨多点宽容,乐见其成。
链接:国外养老院的“代际融合”
美国:美国西雅图西部普罗维登斯山圣文森特的一家养老院里,住有400多位高龄老人,而这里也是一座幼儿园。它有一个名字叫“代际学习中心”,顾名思义,就是让不同辈分的老人、幼童在一起“学习”。这个中心每周向孩童开放五天,可选择全日制、半日制或每周两三天。这些孩子跟老爷爷老奶奶一起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唱歌、跳舞、画画、做饭、讲故事,甚至只是参观一下。
德国:德国埃森市有一家名为Geku-Haus的全龄化社区主要面向老人和年轻人。建筑的1层被用作咖啡厅和跳蚤市场,2至5层的公寓对外出租,6层提供给年轻人办公,7层则作为老人和年轻人互动的交谊厅。一些细节和机制被用来增加代际间的沟通,比如交谊厅内的饮料与零食可免费享用,但若离开7层就需付费;还比如饮料杯垫上面可能写着“请离我远一点”或“我对某话题很感兴趣,欢迎找我聊天”,双方只需注意对方杯垫,就知道是否可以上前攀谈。
日本:日本大阪很多幼儿园每半个月会组織孩子们去一次附近的养老院,一起做游戏或陪老人们聊天。老人们也会定期去幼儿园为孩子们讲故事或联欢。日本东京都的幸朋苑老人院建筑首层被设计为幼儿园,方便家长接送以及儿童在室外场地玩耍。平日里,老人在2层以上的室外平台休息时,可以看到儿童在庭院中嬉戏,也可以下到1层与儿童一起做手工、唱歌等,既便于看护儿童,也有助于缓解老人的孤独感。
荷兰:荷兰有一家名叫Humanitas Home的养老院把多余的房间租给大学生。大学生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的时间,每个月要陪伴老人不低于30个小时。大学生陪老人散步、教他们用电脑、一起看电视等。老人会把他们生活、工作中丰富的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大学生。
加拿大: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南部的德文郡全龄养老社区也践行着“隔代交流”的理念,在社区内开设了幼儿园,并定期组织派对、活动和研讨会。为了方便老人和儿童使用,护理站、餐厅、图书馆、教堂和工作坊等公共配套设施布置在社区中间。约200套面积从740平方尺(约82平方米)到850平方尺(约94平方米)的居住单元分布在其周围,并与护理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