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eans聚类分析法的山西省资源现状评价

2018-10-31 07:38郑丽媛曹金亮张建萍段丽军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山西省水资源

郑丽媛,曹金亮,张建萍,樊 燕,段丽军,杨 浩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山西省作为典型的中部省份,位于我国华北黄土高原的东部,是我国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作为煤炭依赖型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与煤炭开采息息相关。面对市场化的压力,山西省采取了拼资源消耗的经济政策,由于长期以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山西省,只片面追求能源效益,过度依赖这些高耗能、高污染支柱产业,忽视资源协调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使得山西的资源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且大多数重工业工厂生产工艺较差,不仅能耗高,而且排污大,其排污标准远远超过国家标准[1]。因此,进行山西省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这关乎到山西省未来经济发展。

本文在对山西省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资源状况和资源问题,应用AHP评价模型建立起山西省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对山西省的资源承载力分别进行单指标和综合评价。然后利用K-Means聚类方法直接对AHP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把山西省的资源现状分为5类:较差、差、一般、好和较好。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位于我国北中部,轮廓大体呈平行四边形,南北长约550km,东西宽约290km,总面积15.63×104km2。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含市辖城区),由于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市辖区的资料数据不是独立的,因此将这3个市辖区合并为一个评价单元,最终确定的评价单元为107个。

山西省的土地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这3大地类面积之和占到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3%,其余地类总面积仅占到全省土地面积的16.7%。山西省主要水资源量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956~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108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3.8×108m3,为全国的67.7%,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此外,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18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3种,矿产地1391处。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67.85×108t,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14.16×108t,及铁矿保有资源储量都位于全国前几位。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石英岩(优质硅石)、含钾岩石、花岗岩、沸石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也较丰富。

2 AHP方法评价资源现状

2.1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正确,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6个不同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2.2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表1 资源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由于各评价指标有不同的量纲,若直接比较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先对16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此来了消除由于量纲的不同而带来的影响[2]。通常指标类型可分为2种: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本文根据多目标决策原理,对不同类型的指标按如下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对于效益型指标,令:

对于成本型指标,令:

式中:xij——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

rij——第j个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

xmax——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

xmin——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

2.3 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只采用主观赋权法,如特尔菲法、AHP方法等。但主观赋权法有很明显的缺点,就是过度依赖专家的个人经验,这极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即便同一个因素,也会因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同而使异权系数造成偏差。本文在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时采用客观赋权法——变异系数法,通过实际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值避免出现这样的偏差。这样可以避免众多要素的重复和遗漏,是一种客观的求权重的方法[3]。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式中:i——评价指标数,i=1,2,...,m;

j——每个评价指标的分类指标数,j=1,2,...,m.

(2)确定变异系数Zi:

(3)计算各指标权重Wi: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的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值见表2。

表2 各评价指标权重值

2.4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建立资源现状评价模型,具体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如下[6]:

式中:U——资源现状计算值,U∈[ ]0,1;

Pi——各分指标无量纲化的值;

Wi——各分指标的权重值,且(i=1,2,...,n)。

3K-Means聚类分析

3.1 K-Means算法基本思想

K-Means算法是基于样本相似性度量的研究“物以类聚”现象的一种间接聚类方法。它以凝聚中心为标准聚成的类有如下特点:不同类种子之间的相似性极低,而且距离大;而各类内部种子之间的相似性极高、距离小。

若事先假定聚类数为K,首先系统自动选择K个种子作为K类中每一类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种子和每一类的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远近,把所有种子重新分成K类;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聚类中心……如此叠代以上计算过程,直到达到准则函数收敛的要求即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4]。

3.2 K-Means算法步骤

根据AHP方法评价的分区结果,把山西省的资源现状分5类,K-means聚类算法步骤如下:

(1)在107个县市中随机选择5个县市作为初始凝聚点;

(2)剩余102个县市逐个进入与初始凝聚点距离最近的类中,每个县市进入之后重新计算每一类的重心作为该类新的凝聚点;

(3)重复迭代过程(2),直至所有类的凝聚中心均不再变化为止。

4 K-Means聚类结果分析

4.1 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AHP评价的土地资源现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全省土地资源现状好的地区多于较差的地区。107个县(市)中,土地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2个,分布在灵石县和古交市,占总评价单元的1.87%,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现状差,其土地资源需求不能被保障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土地资源现状水平较差的县为3个,分布大同市、霍州市和孝义市,占总评价单元的2.8%,土地资源现状较低的地区应着重发挥其土地资源效益,努力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现状水平。土地资源现状水平一般的县为6个,主要分布在左云县、盂县、介休市、汾西县、襄垣县和乡宁县,占总评价单元的5.61%。土地资源现状水平较好的县为23个,主要分布在原平市、和顺县、繁峙县、临县、沁源县、沁水县、灵丘县、兴县和五台县等其他县市,占总评价单元的21.50%。土地资源现状水平好的县为73个,占总评价单元的68.22%。通过土地承载力的测算,可以明确一定区域不同分区的承载力状况,有助于在区域规划中针对不同类型功能分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实施因地制宜的评价体系和发展战略。

4.2 水资源现状分析

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AHP评价的水资源现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全省的水资源现状普遍较好。107个县(市)中,水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3个,主要分布在乡宁县、城区和泽州县,占总评价单元的2.8%;水资源现状水平较差的县为6个,主要分布在长治市、大同市、阳泉市、寿阳县、代县和柳林县,占总评价单元的5.61%;水资源现状水平一般的县为35个,占总评价单元的32.71%;水资源现状水平较好的县为56个,主要分布在大同市东部、离石市东部、运城市、忻州市西部、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中部等地区,占总评价单元的52.34%;水资源现状水平好的县为7个,主要分布在交城县、太原市、忻府区、五台县、朔州市、原平市和河津市,占总评价单元的6.54%。

4.3 矿产资源现状分析

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AHP评价的矿产资源现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全省矿产资源现状水平普遍一般。107个县(市)中,矿产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3个,主要分布在孝义市、代县和娄烦县,占总评价单元的2.80%,这些区域的矿产资源现状较差,其矿产资源需求不能被保障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矿产资源现状水平较差的县为2个,主要分布在朔州市和晋中市的城区,占总评价单元的1.87%;矿产资源现状水平一般的县为96个,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县市,占总评价单元的89.72%;矿产资源现状水平较好的县为5个,主要分布在原平市、交口县、兴县、平陆县和保德县,占总评价单元的4.67%;矿产资源现状水平好的县为1个,为岚县,占总评价单元的0.93%。

4.4 资源现状综合分析

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AHP评价的资源现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全省资源现状较好的地区略多且分布集中,结合单指标评价的结果来看,山西省资源现状与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关系密切相关,受水资源的限制作用尤为明显。107个县(市)中,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1个,主要分布在孝义市,占总评价单元的0.93%。资源现状水平较差的县为8个,分布灵石县、大同市、古交市、乡宁县、霍州市、晋城市城区、娄烦县和代县,占总评价单元的7.48%;资源现状水平一般的县为25个,占总评价单元的23.36%;资源现状水平较好的县为72个,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县市,占总评价单元的67.29%;资源现状水平好的县为1个,为岚县,占总评价单元的0.93%。

5 结论

本文以山西省的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应用AHP评价模型对山西省的资源承载力分别进行单指标和综合评价,然后利用K-Means聚类方法直接对AHP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把山西省的资源现状分为5类:较差、差、一般、较好和好:

(1)山西省土地资源现状好的地区多于较差的地区。107个县(市)中,土地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2个,较差的县为3个,一般的县为6个,较好的县为23个;好的县为73个。

(2)山西省的水资源现状普遍较好。107个县(市)中,水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3个,较差的县为6个,一般的县为35个,较好的县为56个,好的县为7个。

(3)山西省矿产资源现状水平普遍一般。107个县(市)中,矿产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3个,较差的县为2个,一般的县为96个,较好的县为5个,好的县为1个。

(4)山西省的资源现状普遍较好。107个县(市)中,资源现状水平差的县为1个,较差的县为8个,一般的县为25个,较好的县为72个,好的县为1个。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山西省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