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珍
(宁德市中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简称为肺心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肺循环疾病、肺脏疾病等,增加右心室负荷,造成右心室扩张、肥厚等症状,进而产生的疾病。此类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在疾病晚期,经常会合并心力衰竭的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1]。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以往通过西医的方法治疗,主要是对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加以控制,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进而对心力衰竭进行控制。但是单纯的西药治疗,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需对治疗方法进一步改进。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为(63.4±3.7)岁,病程在 1-17年平均病程为(8.6±1.4)年;观察组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年龄为(62.2±3.9)岁,病程在 2-15年,平均病程为(7.5±1.2)年。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由于其它原因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合并其它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平喘治疗、祛痰治疗、镇咳治疗、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等,注意对呼吸道功能加以改善,对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如果患者心衰严重,适当使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重要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4.5克、红花3克、桃仁3克、川芎3克、地龙3克,随症加减。以上药材用水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续服药15天[3]。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情况,以及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等级提高2个等级或以上;有效,患者体征和症状改善,心功能等级提高1个等级;无效,患者体征和症状未好转或加重,心功能等级没有提高。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P<0.05)。详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变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比容(40.3±4.1)、血液粘稠比(1.58±0.13)、纤维蛋白原(308.4±105.4)mg/dL、血小板粘附率(24.4±10.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率为52.1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61%(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情况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红细胞比容 血液黏稠比 纤维蛋白原(mg/dL) 血小板粘附率(%)观察组(n=46)对照组(n=46)治疗前47.5±6.6 47.2±6.7治疗后40.3±4.1*46.2±5.5治疗前1.85±0.38 1.86±0.37治疗后1.58±0.13*1.76±0.26治疗前371.6±115.2 371.5±114.5治疗后308.4±105.4*345.9±108.8治疗前35.2±11.4 35.3±11.2治疗后24.4±10.5*32.2±12.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对比[n(%)]
在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现代医学认为,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病变,或肺动脉血管病变,造成肺动脉高压,进而发病,患者右心室长时间保持高负荷的水平,进而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自身破坏了肺毛细血管床,极大的缩小了血管床面积,产生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症状,造成肺部小动脉痉挛,增大了肺循环受到的阻力[4]。同时,显著提升肺动脉压,增加了右心室负荷,导致右室扩大,不断进展进而形成肺心病。如果肺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在代谢障碍、心肌缺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心力衰竭将更容易发生,使患者治疗难度更大,也更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疾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治疗方面难度较高,因而有较高的病死率。
此类疾病一般是由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进展而来,在中医上属于水肿、支饮、喘证、肺胀等疾病范畴。患者发病后,一般会出现咳嗽、喘息、咳痰、肿胀等临床症状,一般是以毒热、痰浊、风热、风寒为主要病因,以痰浊阻塞、邪热郁肺、肺气失宣为主要病机。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情况,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治。研究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多见血瘀、气虚等症状,因此在治疗当中,要以活血益气为主要治疗原则[5]。通过益气治疗,改善患者身体免疫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活血治疗,对血氧浓度加以调节,血液黏稠度得到降低,血浆渗透压加以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进而使水肿症状得到缓解,药物更容易到达病灶位置。
基于此,本文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达到改善心肺功能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疗效。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是一种理血剂,主要功效在于补气、活血、通络,主要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证。药方中重用生黄芪以补益元气,气旺血行,祛瘀通络。当归也可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等药材与当归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活血祛瘀效果。地龙能够通经活络,周行全身,促进药力发挥。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流变情况,同时改善心功能,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