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桂三省坡侗族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2018-10-31 05:55:04叶德辉刘佳欢谭嫄嫄杨雄炎
关键词:聚集区三省侗族

叶德辉 刘佳欢 谭嫄嫄 杨雄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文化创意产业介绍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人自有的智慧、专有的技能和独特的天赋,运用创造力并结合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开发自有的知识产权 ,创造出较高价值的产品的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下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从‘文化’角度,体现文化的属性和特征。从‘创意’角度,标示着产业的核心和灵魂。”[1]

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动漫、音像、多媒体、视觉传达、表演艺术、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计算机服务等多种创意群体。国内近年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典型如798艺术区(如图1)、国家大剧院等。

文化创意产业不光对经济发展有促进推动作用,还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在“地球村”概念普及的今天,科技行业因全球化而日益相同,但各国家民族的文化是无法代替的,所以更需要关注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否则,只能受到来自其他文化浪潮的冲击。例如美国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好莱坞、麦当劳等一系列文化产品,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长久以来会严重冲击中国本土的文化产业,使其形同虚设,逐渐消失。故一个文化需要形成自己的产业,才能在文化浪潮的大趋势下站稳脚跟。

图1 798艺术区

二、三省坡侗族聚集区介绍

“三省坡”是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的一座高山,“三省坡”周边是侗族同胞世居的地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好的核心地区。三省坡的侗族人口有 118.8 万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 41%,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三省坡周边是侗族文化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和地带之一。它涵盖了侗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保存得最多、最完整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侗族大歌(如图2)、鼓楼、风雨桥等多项民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区域的地貌多属于小盆地,自然状态较为封闭,发展三省坡侗族旅游产业,就得依托周边客源市场,特别是依靠旅游城市的带动。单纯地依靠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长久以后会显现出疲态,当地旅游业也会逐渐走向低谷,文化会失去活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对于侗族聚集区的三省坡地区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三省坡地区的特殊性,使得三省坡地区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千百年来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留,使得此地区有最原汁原味的侗族传统文化、侗族大歌、铜鼓等等各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当地侗族人民热情好客,同时对当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保持一种积极宣传、传承的态度。同时在地理位置上,三省坡地区与三省共同接壤,可以吸引各地的游客、学者、投资者来此地进行投资、研究、宣传等各项活动,可以说三省坡地区的地理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所缺少的优势。侗族文化多姿多彩,三省坡地区与侗族文化相辅相成,给此地区创造了值得研究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图2 侗族大歌

图3 三省坡

三、三省坡侗族聚集区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

英国学者说文化创意产业是“穷人的产业”,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最主要的手段,这不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等前期需求,它的发展可以由小及大,视环境和情况而定。这对于三省坡地区的环境来说十分合适。

其次,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各种文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而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竞争中因为关注人群较少,不能做到随时代的发展而改进,与现代科技如VR、数字化等较难相互结合,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缺少竞争力和创新性,从而缺乏吸引力。长此以往,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极其不利。所以三省坡地区需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机制,利用创新、创造来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三省坡地区来说是为其增添新的血液,使其可以与时俱进地发展传承,而不是固守原貌,逐渐消失。

要传承侗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只依靠旅游传播,需要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使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只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民族传统文化才可以持续的、高效的传播发展。

三省坡地貌多属于小盆地,自然状态较为封闭,发展三省坡侗族旅游产业,就得依托周边客源市场,特别是依靠旅游城市的带动(如图3)。目前三省坡各地因为环境地貌等因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依靠传统的旅游业无法实现该地区的脱贫致富。需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以此结合传统旅游业,改善旅游模式,以体验式旅游为主;使用服务设计的方式来改进当地旅游,结合文化创意,以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三省坡侗族聚集区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氛围

把握国家政府的政策制度,利用“互联网+”结合农业的形式,宣传和发展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营造创新氛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出市场需求,在当地农业上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农作,使得利益最大化。同时结合物联网,在“淘宝”等平台对农产品和特色文化产品进行售卖,传播当地文化,促进当地经济。

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三省坡侗族聚集区打开新思路,引进新鲜血液。同时迎合国家政府政策,如参加“互联网+”相应活动比赛等,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作用,确保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文化传承和地区扶贫两个目标。

(二)使用新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使文化与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三省坡侗族聚集区线上博物馆、VR体验等。提升三省坡侗族聚集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受,使当地的传统旅游模式向体验式旅游模式改变。

首先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录制小视频上传到“抖音”等新媒体上,对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三省坡侗族聚集区,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利用VR技术对当地特色地区和活动进行构建,可以让更多的人不受地域限制地了解当地如“侗族大歌”等活动文化。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提高对该地域和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再次建立线上和线下数字化博物馆和展览馆,让游客多渠道地,如手机、电脑等,更全面地了解当地文化,提升旅游体验。

最后,利用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的理念对整体的服务流程进行设计改进,让游客更多地对当地活动进行参与,如参与当地美食制作,参与当地民族活动,参与当地农作物耕作等,通过设计的理念,使其传统旅游的“看”变成体验旅游的“玩。之后使用3D打印技术等制作工艺品、纪念品,使游客各种感官都体验到完整的当地文化。

上述新的旅游模式和运用新技术的概念,有利于传承、传播当地传统文化,建立当地文化品牌,为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使其脱贫致富。

(三)利用文化园区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开发

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创意价值链。建立“孵化器”园区,因为三省坡处于三省交界,可利用地理优势吸引附近高校来此地创业创新,同时面向社会进行招商。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等各方资源,相互合作,形成三省坡侗族聚集区的文化创意产业。

(四)基于设计介入的乡村再造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带动乡村脱贫致富,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等一系列目标,都离不开三省坡侗族聚集区的乡村再造。对于乡村再造,目前已有成功案例的,收益快、效果好的手段之一是使设计介入其中,充分发挥设计的作用。对三省坡地区乡村的旅游业进行设计改造,引入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的概念,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让游客体验到当地民族特色文化、饮食,如参与侗族大歌,参与当地美食制作等。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对宣传广告和网页进行设计,使三省坡地区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产品设计方面可对当地的文化和特色进行设计,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等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风格,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品牌相呼应。另外可利用新媒体形式如抖音小视频、微博等方式拍摄宣传视频。

在设计介入的同时,呼吁当地政府在技术和资金上支持乡村改造,以此带动当地村民开拓思路,进行自主改造,使当地旅游业通过服务设计形成稳定的产业模式,在当地村民的支持下自行运作。逐渐使三省坡侗族聚集区乡村在设计介入和旅游业带动的情况下脱贫致富。

结语

三省坡是侗族重要的聚集区,对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该区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生态保存良好,但是由于地理等原因,三省坡地区经济常年不发达。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投入最小的成本,帮助三省坡侗族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其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可以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所以文化创意产业是三省坡侗族聚集区形成文化品牌,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猜你喜欢
聚集区三省侗族
费孝通题名“三省井”
时代邮刊(2023年11期)2023-06-19 09:45:18
赞大别山三省五市新田园诗大赛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成都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学前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6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00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时空扫描统计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