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爱告状”行为观察记录研究

2018-10-30 08:14闫盼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

闫盼

摘 要: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水平提高,大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告状行为也更复杂。当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别的幼儿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不相符合时,会向老师告状,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就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爱告状”是幼儿和他人沟通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未成熟的表现之一,幼儿告状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规则的理解,他们在告状时会开始带有自我的价值观。

关键词:规则认识;处理方法绪论;心理因素

当幼儿在生活与交往中对规则执行起冲突时可以发现很多的告状,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当同伴之间的出现矛盾、摩擦时都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幼儿告状策略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由单一化转向复杂化。

观察案例:

幼儿姓名:小乐。

幼儿年龄:五岁六个月。

第一次:

开始时间:早上8∶00。结束时间:早上8∶20。

环境:幼儿园操场,其他孩子在进行晨练。

目的:观察幼儿小乐在运动时的行为及表现。

目标:识别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

观察记录:早上小乐和小朋友们一起跳大绳,当小乐看其它地方没跟上队时小明跑到了小乐的前面,小乐马上大喊“老师,小明插队,我本来在小红后面,他插队。”小明听到小乐的喊叫声后连忙跑到了原有的位置,小乐又开心的接着玩了。

第二次:

开始时间:中午9∶40。结束时间:中午10∶00。

环境:活动室。

目的:观察幼儿小乐喝水时的行为及情绪。

目标:识别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

观察记录:喝水环节,孩子们有序的回座位喝水,这时小乐看见小明把一辆小的玩具汽车让同桌乐乐玩,小乐小声对小明说:“你让我玩会呗。”小明不想让小乐玩,小乐又说:“你不给我玩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玩具到幼儿园!”这时小乐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小明把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还在刚刚你让喝水时玩”。

第三次:

开始时间:早上11∶10。结束时间:早上11∶25。

环境:图书区。

目的:观察小乐看书时的行为及表现。

目标:识别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

观察记录:在看书时,小红刚拿到一本书,依依就把书抢走了,小乐看到这种行为,就快速跑到老师这里,大声说“老师,依依抢小红的书。”依依听到小乐的告状就说:“这书是我从家带的。”小乐听到依依的话说:“那你也不能抢啊!”转身对老师说:“老师依依抢书。

第四次:

开始时间:下午3∶10。结束时间:下午3∶30。

环境:区角游戏。

目的:观察幼儿小乐玩玩具时的行为表现。

目标:识别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及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

观察记录:小乐在玩积木时,看到小飞手里的玩具比他多,就伸手拿小飞玩具,小飞看到后不给小乐,小乐就说:你的那么多,给我几个。”小飞不同意,在小乐抢玩具时,小飞打了小乐手一下,小乐就赶紧跑老师这里说:“老师,我没打小飞,他就打我。”

分析:经过这四次对小乐的观察,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很小,但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与别人分享,不分享自己在心里上存在異议,觉得同伴行为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希望教师将同伴把东西分给别人不分享给自己的行为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

措施:告状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大班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若是比较严重,老师可以帮忙解决。老师在生活中可以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还可以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这样可以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幼儿的告状行为分析,大概把告状分为了四种:第一种:宣泄情绪型;第二种:无奈求助型;第三种:检举揭发型;第四种:辩解逃避型。

宣泄情绪型就是把成人作为诉说的对象,对结果并不在意,与成人诉说完后会心满意足,实际上这是幼儿在宣泄减少忧虑,宣泄自己的紧张情绪,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无奈求助型就是性格比较胆怯幼儿在说到委屈或劣势是向成人求助,期待通过成人的“干预”解决问题。检举揭发型就是有些幼儿会乐此不疲的向成人揭发检举,这些幼儿的是非观念逐步形成,他们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有了一定的评判能力,当他们看到有人违反规定就会告状。辩解逃避型就是幼儿自知做错以后,先发制人,寻找各种理由辩解,试图推卸责任。面对孩子的告状时主要看幼儿告状的动机,对症下药,方能有效。

1.面对“宣泄情绪型”当幼儿因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受委屈而告状的这类表现,实际是幼儿在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对于这种“告状”,可以用简洁的话语来表示对孩子的肯定:“我很高兴你愿意告诉我。”这样可以满足幼儿想要获得关注的需要,认真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方法。

2.面对“无奈求助型”告状的行为可以把问题抛给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逐步获得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技巧,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3.针对“揭发检举型”幼儿的告状行为,因为孩子的是非观念逐步形成,对事物的对错有了一定的评判能力,但喜欢告状对幼儿健康积极心态的形成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面对这种行为,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事物的对错上,而不是一直强调别人的错误。

4.针对“辩解逃避型”告状,一定要在了解事情发生的始末后再做判断,让孩子重点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参考文献

[1]刘振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博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手册.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证人出庭率低的心理因素分析和对策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高风险英语考试作文评分员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影响孕妇羊水产前诊断依从率的心理因素分析
延长优秀运动员巅峰期运动寿命的心理因素探析
试析心理因素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中国某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及其心理因素
影响军体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