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学校创客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创造中获得成功,如何整合资源,对有限的空间进行整合利用,建设学校特色文化,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特色品牌的形成,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开展“通达·智能”特色文化建设,有效整合空间,开发课程,让创客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通达智能;创客文化;课程空间
一、 “通达智能”创客文化核心:通达、智能、融合
“通达”字面意思就是通行、到达。在创客教育中,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内涵:1. 衍生出“沟通传达”“通晓洞达”“通达谙练”等含义,体现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事的人文内涵;2. 衍生出“四通八达”“通天达地”“通古达今”等含义,体现现代文化中融会贯通的创新内涵;3. 衍生出“通文达艺”“通才达识”“通人达才”等含义,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最高追求。
“智能”指智能技术,能够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技术,将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用计算机替代。它是当前现代化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
“融合”即调和、整合,是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融合内容,筛选最恰当的教学内容;融合资源,选出最合适的教学资源;融合技术,提炼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 “通达智能”创客空间建设:体验、学习、展示三位一体
特色创客空间分为三大主要功能区:科技体验区、创意制作区、交流展示区。
(一) 科技体验,切身感受智能科技
科技体验区,展现高端前沿科技,让学生对创新技术、智能技术有直观认识。体验区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
沉浸虚拟体验区,为学生展示沉浸虚拟资源,可以看,还可以玩,VR技术的引入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充满期待;
全息投影体验区,将梦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运用全息投影空中成像技术将3D模型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学生与科技的距离;
真实互动体验区,借助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完成挑战,在体验中了解新技术、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科技创意体验区,“无弦琴”“无底洞”“空中投篮”“天上来水”“辉光球”,一个个科技创意作品的展现,将科技的魅力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创意制作,动手创生智能作品
学习制作区为学生创客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证。学校成立专业创客社团,按社团活动内容,将学习制作区进行了功能划分:材料加工区、程序建构区、智能拼装区、3D打印区、机器人竞技区、创意模型竞技区。
将创客实践活动需要的工具材料专门放置,分类摆放工具能提高创客实践活动的效率;创意制作涉及程序编程,在程序建构区内放置了电脑,就近运用电脑进行编程免去了往返电脑教室的麻烦,专用电脑的配置能满足创客活动的一切需求;不同的社团活动对场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个性化的区域划分,满足了社团活动的一切需求。
(三) 交流展示,通达提升综合素养
交流展示区主要包括讨论交流区、TED演讲区、成果展示区。讨论交流区主要是创客教学的主要场地,集中授课能够将创客教育面向更广泛的同学,触控一体机、智能平板的使用为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提供了有力保证;TED演讲区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成果展示区展示了学生创客作品、获奖荣誉,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再创辉煌。
三、 “通达智能”创客课程构建:课内、课外交相辉映
“通达智能”创客课程的建设重点是课堂融合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以及主题活动,学校统整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全学科)和综合素质活动时间,形成全校大课表和校本课程的统一规划。
(一) 课内普及课程,播撒创客种子
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渗透创客普及必修课,在国家课程中纳入特色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抓普及。
在低年级美术课中,引入手绘3D打印普及课程,运用3D打印笔创作美術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渗透创客教育,让学生初步感受创客学习的魅力;在中高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引入动画设计及创意编程,了解程序编辑的特点,动手实践编写小游戏,激发编程欲望;在高年级科学课中,引入科技智造内容,初步尝试运用智能科技完成科学小实验。
(二) 课外提升课程,塑造创客精英
在社团活动中提升专业必修课,以综合素质活动实践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基点求提高,以竞技比赛为抓手,以成果展示为舞台抓特长发展。
信息技术类“通达智能”创客课程:《FLASH动画设计》,自写剧本、自画角色、自编程序,设计有趣的动画作品;《SCRACH创意编程》,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小游戏;《KoDu游戏实验室》3D可视化游戏式程序设计,让孩子进一步感受程序设计。
艺术创造类“通达智能”创客课程:《手绘3D打印》《3D创意设计》《音乐科技》《数字绘画》《数字媒体制作》,整合音乐、美术、建构、摄影等内容,提升综合素养。
科技智造类“通达智能”创客课程:《智能电子积木》《EV3机器人设计》《物联网人工智能》《mcookie智能创想》,引入校外资源,以比赛引领社团活动开展,让社团活动更专业。
“通达智能”创客文化建设,最终指向的是校园文化的濡染、学校精神的凝聚。以学生发展为着力点,以教师成长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文化的建设,打造“通达智能”校园,让每一位学生都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成功,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
参考文献:
[1]周艳.创客文化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探索,2011.
作者简介:
潘琪,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