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芳 李静
【摘 要】目的:探讨孕期制定个体化营养、运动管理方案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并分娩的494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观察组(247例)和对照组(247例)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干预组由营养门诊实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及运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和运动管理,可以优化分娩结局。
【关键词】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分娩结局;巨大儿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72-01
前言
妊娠期间,为了适应母体生理变化以及满足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营养所需,从而达到预防可能出现的母体、胎儿营养缺乏及某些并发症的目的,母体营养需求随个体情况变化而适时改变[1]。妊娠阶段是一个极易出现营养问题的时期,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是保证孕妇营养摄入均衡的重要措施。而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与妊娠期、分娩期母体及胎儿的结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因果关系。因此本研究针对本院49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了解和研究孕期营养和运动管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建立围生期保健档案并进行产检直至成功分娩的孕妇494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5岁,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按照孕期有无做过专业营养测评指导和孕期瑜伽锻炼将所有孕妇分为观察组(247例)和对照组(247例)。所有孕妇均排除内外科合并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相关基础性疾病。所有孕妇的身高、体重、年龄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常规定期产检、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专业的营养师和瑜伽教练进行系统干预,包括均衡膳食、运动管理、体重控制。具体方法如下:①采用Inbody370进行体成分测定(包括体重、脂肪含量、总体水、骨骼肌含量、体脂百分比、基础代谢率等指标)②根据孕前BMI,制定合理增重目标,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科学院(IOM)按照WHO的标准对妇女的孕前BMI进行分类,推荐对应的孕期增重目标为:低体质量孕妇12.5~18kg,正常体质量孕妇11.5~16kg,超重孕妇7~11.5kg,肥胖孕妇5~9kg[2]。③采用24h膳食调查法,由专业营养师通过面对面的询问方式调查研究其前一天的膳食摄入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参考标准食物和餐具模型,具体化描述食物摄入量,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随后采用 “营养之星标准版”系统分析营养素的摄入情况。④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孕妇饮食及运动进行指导,确保饮食均衡。⑤由瑜伽教练指导每天进行合理的瑜伽锻炼确保能量的消耗及盆底肌拉伸训练。
1.2.2 对照组 在围产期定期进行产检和接受常规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会阴侧切率、第一、二产程时长及新生儿情况(巨大儿或低体重儿)。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表示,通过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组别孕妇主要妊娠并发症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8.91%,远小于对照组的23.08%,且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却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通过表2数据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出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长及会阴侧切率比较 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的第一、二产程比对照组短,会阴侧切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孕期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孕期对营养均衡和吃动平衡的逐渐重视后,人们需纠正由于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造成营养补充不当,盲目进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以及巨大儿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规避因锻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导致的产时损伤。有研究表明,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可改善孕期营养水平,显著降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3]-[4]。由于妊娠期特有的代谢变化及能量需求变化,孕期饮食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传统的集体宣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开展专业的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势在必行[5]-[6];同时,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能量消耗并不亚于一场马拉松比赛,而孕妇体适能的科学训练也将是每一位准妈妈的生产必修课。
本次调查研究总结接受过我院营养门诊系统营养指导(至少一次)的孕妇,通过体成分分析、体重管理、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后的结果显示,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未接受过营养干预的孕妇,产程时长相对于未接受营养及运动管理的产妇明显缩短,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新生儿巨大儿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未经过营养干预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通过使用计算机营养分析软件进行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使孕妇充分了解自己的饮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从而合理调节各项营养素的摄入比例,饮食指导通过形象的食物模型,通俗易懂地描述各类食物摄入量,然后调整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对妊娠期营养和膳食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妊娠期营养指导的意义在于,根据不同孕周对营养素需求的变化调整孕期饮食结构,将能量指标尽可能用在营养素含量高的食物上面,使得在宏量营养素不超标的同时保证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充足。合理的运动指导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心肺功能,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长以及提高顺产率。
本研究显示,孕期的系统营养指导及运动管理确实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和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营养门诊人力有限,难以保证营养测评及饮食指导过程的完全有效性,而且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于观察组孕妇的依從性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使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营养管理的模式还需在不断的探索中加以改进,以求在有限的人力范围内能达到更好的营养管理效果,从而更好地改善围生结局。
参考文献
[1]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Rasmussen K M, Yaktine A L. Committee to Reexamine IOM Pregnancy Weight Guidelines[J]. 2009.
[3] 张新燕, 赵云.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医药卫生:文摘版:00313-00313.
[4] 李小敏. 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73-3075.
[5] 丁国红.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1):1610-1612.
[6] 吴向华, 于珊, 段明英. 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4):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