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双球囊用于足月羊水偏少患者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

2017-02-28 21:39孙宇宋英杨奕梅包蕾王爱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分娩结局

孙宇 宋英 杨奕梅 包蕾 王爱华

【摘要】 目的:分析足月羊水偏少患者应用cook双球囊进行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足月羊水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和研究组(cook雙球囊治疗),各49例。观察宫颈成熟度和分娩结局,比较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颈成熟度评分、成熟率分别为(7.5±0.9)分、87.8%,高于对照组的(7.0±0.5)分、69.4%;研究组总产程、出血量、剖宫产率分别为(4.6±0.5)h、(326.4±25.0)ml、12.2%,对照组为(5.5±0.7)h、(375.8±31.5)ml、30.6%;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6±0.2)分,高于对照组的(9.3±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羊水偏少患者,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 羊水偏少; cook双球囊; 宫颈成熟; 分娩结局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39-03

羊水偏少是常见的产科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发展为羊水过少,增加了胎儿窘迫、窒息的发生风险[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B超检查能够明确检出羊水偏少症状,实施促宫颈成熟措施,能够提高引产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率[2]。就目前而言,促宫颈成熟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缩宫素和宫颈球囊的应用较为普遍。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7月收治的足月羊水偏少病例,共计9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在对照组中,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26.8±1.5)岁;孕次1~9次,平均(2.1±0.4)次;孕周38~41周,平均(39.7±0.6)周。在研究组中,孕妇年龄17~34岁,平均(27.4±2.0)岁;孕次1~5次,平均(2.6±0.3)次;孕周37~41周,平均(39.5±1.0)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依据《妇产科学》[3],患者单胎妊娠,头位,初产妇,无规律宫缩,无胎膜早破,无胎儿窘迫,孕周在37周以上,B超检查显示羊水指数在5~8 cm之间。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头盆不称患者,软产道损伤或阴道分娩禁忌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

1.3.1 研究组 宫颈扩张球囊使用cook(库克公司,美国)促宫颈成熟双球囊导管,子宫球囊导管为红色,标有“U”;阴道球囊导管为绿色,标有“V”。产品型号为J-CRB.184000。引产方法:孕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会阴常规消毒铺巾,窥阴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宫颈钳钳夹固定宫颈前唇或后唇,卵圆钳夹住cook球囊远端将2个球囊沿宫颈侧壁缓慢送入宫腔内,向子宫球囊导管(红色标有“U”)内注入40 ml生理盐水,子宫球囊扩张后回拉至阴道球囊位于宫颈外口,向阴道球囊导管(绿色标有“V”)注入20 ml生理盐水,将2个球囊分别固定于宫颈两侧,取出窥阴器,继续按每次20 ml向2个球囊导管注入生理盐水至总量分别达80 ml,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孕妇大腿内侧。实施胎心监测。患者如果发生胎膜早破,或者宫口软化扩大、球囊脱落,送至产房观察处理;如果放置球囊12 h后未临产,取出球囊对宫颈再次评分,若先露位置在S3以下,实施人工破膜,使用缩宫素促进宫缩;若先露位置在S3以上,先使用缩宫素,先露位置降低后实施人工破膜。

1.3.2 对照组 使用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予缩宫素2.5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8 gtt/min开 始,观察30 min,如未出现规律宫缩则上调缩宫素滴数,每10~20分钟根据宫缩情况调整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10 min内有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 s以上)或达到最大滴速(40 gtt/min)。每天滴注剂量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若未临产,则停止引产。第2天再次评估宫颈,如果宫颈成熟实施人工破膜;如果宫颈不成熟继续滴注缩宫素(方法同前),时间最长为3 d。滴注期间护士做好巡视和护理工作,给予胎心监护。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成熟度,采用Bishop评分法[4],包括宫口开大、宫颈管消退、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5个指标,得分≥6分视为宫颈成熟。(2)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准确记录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例数。(3)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情况,其中10分代表新生儿正常,4~7分代表轻度窒息,4分以下代表重度窒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宫颈成熟度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宫颈成熟度评分、成熟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比较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短、出血量少、剖宫产比例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及引产失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针对足月羊水偏少的研究表明,胎盘功能减退是造成羊水量少的主要原因。孕妇处于妊娠中后期,羊水大部分来源于胎儿尿液,如果宫内存在慢性缺氧状态,胎儿的血液就会重新分配,为了保证心脏和脑部的正常血供,就会降低肾脏血流量,致使尿液减少[5]。在羊水偏少的影响下,羊水的保护功能明显减退,子宫对胎儿的压力增加,会导致临产期子宫收缩频繁、血供减少,脐带因受压出现缺氧现象,胎儿出现严重并发症。针对于此,剖宫产并非首选,促宫颈成熟并进行引产,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实践证实,引产成功率和宫颈成熟度具有密切关联,缩宫素的应用,能够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实现扩张宫颈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前列腺素的合成,在软化宫颈的同时,加快宫颈成熟。但是,该治疗方案的缺点在于,静脉用药时间长,孕妇会产生疲劳感,胎儿处于宫缩刺激状态下,容易造成宫内窘迫;而且,缩宫素的敏感性因人而异,用药剂量难以准确掌握,甚至造成宫缩不协调、过强宫缩等,威胁胎儿安全[6]。

相比之下,cook双球囊引产是一种非药物性的引产方法,双侧球囊置于宫颈内外口,提供温和稳定的机械力扩张宫颈,子宫球囊贴近宫颈内口导致蜕膜分离,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最终诱发宫缩,为阴道分娩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7]。该治疗方案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不会产生子宫过度刺激的不良反应,宫颈在机械力下自然扩张,尤其适用于不能长时间宫缩的患者,可见适应症更广。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cook双球囊,结果显示宫颈成熟度评分、成熟率高,总产程时间短、出血量少、剖宫产比例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6±0.2)分,高于对照组的(9.3±0.4)分,可以证实以上结论。

另外,在黎燕[8]的研究报道中称,cook双球囊置入时注重无菌操作,能够避免外源性感染;要对球囊进行适当固定,防止发生脱落;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巡视,观察胎心监测结果,一旦出现强烈宫缩、胎儿窘迫等情况,要及时对症处理。综上所述,针对足月羊水偏少患者,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推荐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曲文洁,徐雪莲.双球囊(COOK球囊)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571-1573.

[2]黄佩贤,林宝华,张睿.双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4-26.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20.

[4]官晓梅,李佳槿.COOK羊膜腔外导管球囊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14-15.

[5]李慧.宫颈球囊用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7):458-460.

[6]冯立红.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338-3340.

[7]潘嬙微,陈晶晶.COOK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98-800.

[8]黎燕.宫颈扩张双球囊导管和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22-1825.

(收稿日期:2016-06-13)

猜你喜欢
分娩结局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