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2018-10-30 09:41张锐诗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夹脊根型椎动脉

张锐诗

【摘 要】目的:观察保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提高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方法:推拿、牵引、针灸、电脑中频药透、静点川芎嗪等疗法。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最短10天,最长55天,经过1~6个月随访。结果:痊愈94例,占73.44%;显效24例,占18.75%;无效10例,占7.81%。优良率达92.19%。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日渐增多,保守疗法有效率达92.19%。

【关键词】保守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49-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 artery, csa)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几率的增加及交通事故的增多等使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csa病情反复发作,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大量文献报道,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sa疗效显著。现就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12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小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74例;年龄:18~72岁,平均42.3岁;病程1周以内18例,1周至1月以内39例,1月~半年以内45例,半年以上26例,平均37.7天;有眩晕、恶心、呕吐的88例,有耳鸣、耳聋40例;有偏头痛43例;视力障碍23例。

1.2 临床表现 ①颈项强直、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②猝然摔到,摔到时神志清楚;③偏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障碍等。

1.3 体征 ①病变节段棘突双侧颈夹脊部压痛;②颈椎旋转到一定的方位即出现眩晕,改变位置时,症状即可消失;③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浅或变直甚至反弓,钩椎关节侧方或后關节部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④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痉挛)或减慢(供血不足);⑤CT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小。

注意要与梅尼埃病、位置性低血压、内听动脉栓塞鉴别,亦要排除颈椎骨外伤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治疗 ①仰卧位:开天门、分推眉弓2分钟;头部督脉一指禅推法2分钟;点压印堂、百会、四神聪、双侧风池各20秒;勾揉双侧颈夹脊3分钟。②俯卧位:沿胸椎两侧,用揉,推,拿,理筋,发现条索重点弹拨、舒伸,松解背部肌肉,约5分钟。③坐位:点压双侧肩井,天宗、秉风每穴20秒;指揉颈夹脊2分钟用放松手法结束治疗。

2.2 针灸治疗 颈夹脊穴、太阳、头维、百会、四神聪、风池、内关、列缺等。每次20~30分钟。

2.3 牵引方法 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根据病情,重症隔日1次,轻症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牵引重量可自3~4kg开始,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

2.4 电脑中频药透治疗 采用电脑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仪(DXZ-1),针对颈肩背部进行药透治疗30分钟。方药组成:当归、狗脊、木瓜、伸筋草、骨碎补、丹参、桂枝、桑寄生、透骨草、五加皮、羌活、独活、寻骨风、千年健等。

2.5 静点川芎嗪 重症患者可用川芎嗪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一次,14日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①痊愈:症状、体征消失,颈部活动自如,休息1个月后无复发者;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无反复发作者;③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善。

3.2 结果统计 本组病例治疗最短10天,最长55天,经过1~6个月随访。结果痊愈94例,占73.44%;显效24例,占18.75%;无效10例,占7.81%。优良率达92.19%。

4 探讨分析

4.1 椎动脉从颈总动脉后上升,一部分是来自锁骨上动脉,并与颈交感神经纤维伴行,进入C6横突孔,并贯穿5、4、3、2、1横突孔,于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穿透硬膜后汇合成基底动脉,分支为小脑、桥脑基底、延髓、大脑枕叶及内耳动脉,分别营养各自组织。C6以上横突孔是椎动脉的通道。因此,某一椎体的旋转可导致椎动脉的扭转和痉挛,可导致小脑、大脑、内耳道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健忘、耳聋等症候。长期的椎动脉痉挛可诱发脑血管痉挛、变性、硬化等病变。严重可导致小脑、脑桥萎缩,出现痴呆。

4.2 推拿疗法对颈椎病是一种较为有效有治疗措施。其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为:疏通脉络,止痛止麻;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缓解肌肉紧张,恢复颈椎活动。

4.3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我们认为牵引可以治疗其根本,重症患者治疗初期不宜牵引,因为病情不稳定牵引可导致椎动脉扭转或痉挛加重病情。病情稍缓解后,可行颈椎牵引治疗。其可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1]。

4.4 治愈后注意事项:①嘱患者低头位工作不宜太久,避免不正常的工作体位;②避免头顶重物,手持重物;③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硬,切忌于颈部垫放枕头睡眠;④注意保暖,教会颈椎日常锻炼方法以锻炼。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 神经根型颈椎病ZYYXH/T409-2012[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 2(2):78.

[2] 王冰, 段义萍, 张友常,等. 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9(4):472-474.

[3] 吴伟凡, 刘映文, 梁汉彰. 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针灸疗法的临床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12):40-41.

[4] 刘公望, 王秀云, 孟向文,等. 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09, 28(1):25-28.

[5] 朱清广, 房敏, 沈国权,等. 推拿治疗颈椎病经筋机制生物力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8):1833-1835.

[6] 孙武权, 谢贤斐, 王佳勤,等.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9):1526-1528.

[7] 范德辉, 王尚巍. “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9):1839-1841.

[8] 尹辛成, 方建国. 针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23(9):61-63.

猜你喜欢
夹脊根型椎动脉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颈夹脊”源流考略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