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
摘要: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最开始是由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在全国各地举行音乐活动,从而带动了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随着近现代艺术歌曲发展的越来越好,所蕴含的艺术意义和价值也呈现越来越高的价值。为培养高校学生艺术细胞和艺术造诣,本文根据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出发,论述近现代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 起源和发展 高校声乐教学
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最开始是由李叔同、曽志忞等人发起组织的“学堂乐歌”为标志性代表,从而创造了反映当时我国的社会背景、时代面貌等主题的经典艺术歌曲,对人民的思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愈来愈深刻的影响。艺术歌曲是音乐歌曲的高级表达方式,蕴含了歌曲的表达思想和诗歌的美好向往,情感内涵丰富,艺术价值崇高。高校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和传承者,对艺术歌曲更应该多认识和了解,寻找新的灵感,为谱写时代的歌曲创作提供新的艺术源泉。本文试从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如何更好地学习参透引入、吸收中国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方向来举例说明,为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和声乐教学之间提供桥梁,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现代艺术歌曲音乐作品,体会其中的艺术意义。
一、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最初对艺术歌曲的理解是指艺术歌曲简单来说是诗歌和音乐的一种结合,通过钢琴等乐器的演绎,使情感更加饱满,更能抒发作曲家对诗歌的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往往以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歌剧,音乐歌曲片段为代表。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可以从鸦片战争的时期开始说起。鸦片战争从真正意义上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涌入了一批西方先进思想,也包括了西洋音乐的传入。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创办新式学堂,也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学校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李叔同、曽志忞等人发起组织的“学堂乐歌”,尝试和创造出适合当时中国音乐教育背景的学校歌曲。这些歌曲大多采用欧美、日本的音乐旋律,配上中国的古典诗词,从而呈现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歌曲。
随着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建立,全国重点城市,北京上海也逐步建立起了多所音乐学院,奠定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地位。紧接着社会的变迁,五四运动,建党建国运动的发起,都给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带来了重大的转折,从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转变为新诗和音乐的融合。在这些特殊时期,诞生出了大量的优秀艺术歌曲,比如:根据苏轼的诗词所重新创作谱曲的《大江东去》,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都是新思想和传统的完美结合,为新时代注入一股新力量,具有专业水准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新中国的诞生,为艺术歌曲的创造提供了新的艺术来源,至此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这时期的艺术歌曲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主要以弘扬新中国为主旋律,许多歌曲来源于民歌。随着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有一批歌唱新中国的优秀艺术歌曲诞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又拉开了一个新的篇幅。
二、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愉悦身心,同时也极具教育意义。在教学中不乏有音乐教学法。而高校声乐教育中,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是其中的重要教学方向。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也对音乐的传承有重要意义。20 世纪正值中国政治、历史、文化转型,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重要过程。在这些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众多代表着时代精神、记录着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的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分析探讨其中的创作目的,鉴赏意义,音乐的涵义。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全面的认识,对音乐的发展有了解,对艺术有更崇高的敬意。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选曲
不同时代的发展也诞生出不同时代的歌曲。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选曲中,也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着手,例如选取以中国古诗词为代表的《大江东去》,以毛主席时代的近现代诗词为代表的《沁园春·雪》、《念奴娇》等。这类艺术歌曲的选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古典文学诗词,同时还能够尝试理解体会当时的诗词背后孕育的情怀、中国知识分子的壮志情仇,山河之气等等情感。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和把握的方向,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入和设置教学教程。 教师需要不断地关注音乐界、教育界的新动态,根据新时代发展旋律,完善教学曲目,提升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音乐教学,一方面也是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学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及历史更为全面的认识,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艺术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近现代艺术音乐更贴近生活。艺术来源与生活,中国近现代艺术音乐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中国近现代艺术音乐发展的时间历史上进行讲述,在不同的时间段,创造出的艺术音乐有不同的涵义,代表着当时的社會背景下艺术家们对时代的抒写。从这些脉络上进行声乐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学习上有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这些方面来看,对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把握就不是单单局限在一首歌曲、一位作曲家上,而是一个时期的沉淀的优秀作品,经过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更综合的考察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手段
中国近现代艺术音乐的曲目多样,演绎程度不同,丰富了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的表达方法。根据曲目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声线,气息的歌曲来进行练习。通过对不同曲目的演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对气息的掌控,嗓音的变换,使得学生的音色变得更圆润,修缮学生音色。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曲调多数是由浅到深的变化,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音色气息,也是由浅到深的转变,气沉丹田的练习,细腻多变的音色转换。中国近现代歌曲为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四)教学意义
从艺术歌曲本身的特点来看,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歌曲结构紧密,歌词和音乐互相呼应的特点。艺术歌曲是在声乐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与艺术水平的作品。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声乐学习生涯上非常重要的练习教材。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更优美动听,在语言上更有共鸣点,在思想上更贴近生活。相比较于西洋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能够更好、更快、更易被学习者接受。
三、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教学上的探索
在以往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西洋音乐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在教学上主要以西洋音乐的艺术表达形式为主,如德奥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一直被认为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可以说是每一位声乐学习者都必将学习的曲目。如果在声乐教学中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聲乐学者学习的教学道路,对后续的声乐教学带来重大改革,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艺术价值上,在艺术表达方法上也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近年来高校的声乐教学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变化,一方面是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发展的目的、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地改革,以及学生对声乐学习地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地结合地区优势、地区文化特点来建立更具有自身特色地教育课程。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也一直有出现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当中,但是相较于西洋音乐的内容,中国音乐作品、近现代音乐作品的比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发扬广大,更好的应用在声乐教学上,是未来需要不断摸索的。伴随全国各高校音乐教学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也将会出现更多代表着中国优秀文化、历史、传统与精神的音乐的声音。
四、结语
中国近现代歌曲的演变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对学生在思想教育上,声乐教育上都有重大意义。中国艺术歌曲的进程中,历经千辛万苦,历史的沉淀,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代表着不同历史时代的背景、音乐家们对时代的变迁抒发的情感,它们汇聚成为一个音乐历史的声音宝库,更是声乐教学中取之不尽的宝贵教育资源。因此,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了解钻研近现代的艺术歌曲,一方面对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也同样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进程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曾凡广.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创作,2018,(02):179-180.
[2]赵楠.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与19世纪德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的比较[J].戏剧之家,2017,(18):65-66.
[3]周闵.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对于艺术审美的启示[J].音乐时空,2015,(17):106.
[4]刘若楠.从《玫瑰三愿》和《梁祝新歌》看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特征的演变[J].音乐时空,2015,(12):75-77.
[5]周映辰.从李叔同看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美学经验[J].文艺研究,2012,(03):161-163.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