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部编本”的初中语文读与写教学

2018-10-30 10:35明跃双
祖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语文

明跃双

摘要:2017年秋季“部编本”语文教材开始走入中小学课堂,全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强调了“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同时,确立了阅读+写作+综合学习+课外拓展的阅读教学体制,推動了初中语文读与写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 部编本 读与写

2017年秋季“部编本”语文教材开始走入中小学课堂,初中从七年级开始逐步用统一的新教材替代之前其他多个版本的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强调了“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同时,确立了阅读+写作+综合学习+课外拓展的阅读教学体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新教材对于写作技能、技巧的教学与训练,设计、编排与“阅读”部分相适应,随着阅读教学内容有次序地展开,能够体现系统性、阶段性,“读与写”紧密同步,避免进行重复训练或者随意训练。“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这些新变化,促进了语文教学的读与写的结合,也让初中语文的读与写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那么,读与写的教学怎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实则,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早就渗透于教学改革当中,但是二者的结合效果始终未能尽如人意。所以,当前,我们可以结合部编本教材尝试更进一步的读与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从学情出发,促进学生自觉的读与写

初中语文的读与写教学,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的阅读与写作活动,所以,教师应基于对“学情”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读与写的教学。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积累,不再是“空白”的,所以教师的教学如果不建立在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上,或者单凭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况,有时就会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很难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结合“部编本”教材的新特点,教师在阅读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前置学习”的策略,教学之前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依据学生研读文本的状况把握、判断学情,从而确定相对合理的教学起点,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读与写的活动中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是首要的一步,但之后教师还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觉地读、写,另一方面应注意促进读与写的学习活动的融合。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文章《春》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是比较经典的名篇,教学中可供开发的目标和“点”是比较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点”都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学习、开发。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此时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完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相对较具抽象性的内容上,而对于学生易于感知、容易想象的形象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时,通过朗读来贯串教学过程,通过朗读技巧和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可以想象文章描绘的美好的春景;同时借助重音、停顿、连读,让学生感受文中的音韵美感。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与《春》所反映的内容是十分贴合的,因此为了给写作训练做铺垫,在《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体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留心观察,在写作教学时,引导学生比对《春》的写作技巧,进行模仿,特别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声韵”写作,通过句子的音韵变化来反映情感,由此,读与写教学相联系、相连接形成了一种合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深入挖掘读与写的素养,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讲课如行云流水,学生反响热烈,师生配合默契,但是等到学生实际进行自主阅读往往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循规蹈矩,以至于教给学生更多的是表面的、明显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挖掘明显不够,所以他们难免离开“拐棍”,就难于保持“平衡”。因而,在“部编本”教材的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读与写素养的挖掘,促进他们的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能力”。因为人的大脑有“喜新厌旧”的特点,如果一直进行没有挑战性的重复“工作”就很难兴奋起来,所以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应该合理地设置难度,让学生参与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刺激他们的脑细胞,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得到发展。

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读写能力的“发展区”,在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区域开展教学。仍以七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这一单元阅读部分一共四篇文章《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均是写景的文章,写作训练也是关于“热爱生活”,由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能够为学生深入感知的教学情境,比如,通过多媒体辅助学生理解文章所写内容,或者设计走进自然、走进校园的活动,通过教材学习了解如何写生活,在通过眼见、亲历体会如何“看”生活,这样通过阅读、通过“看”促进学生写的能力,而通过写作的实践,又能让学生更理解如何细心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而学生在将自己所写与作家所写对比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阅读与生活的融合,写作与阅读的关联,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语文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个能力伴随着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全过程,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将读与写融合深化,同时,读与写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初中生的思维训练包含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方面。形象思维是在脑海中呈现形象的能力,想象能力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富于创造性,也就是说高级的想象是人们借助已有形象再造新的形象的能力。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所以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锻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再造画面和情景的能力。抽象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思考问题,从而认识到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阅读、思考文本内容,并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思维发散,从而获得创新灵感。同时思维发展是从“形象到抽象再到丰富的形象……”的螺旋上升过程,而这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一致的,都是相互促进、融合的过程。

三、拓宽视野,让读与写的教学更有全面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接触的信息面越来越广,种类也越来越多,初中生也是一样,如果说以前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可写尚且有情可原,那么今天学生读与写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筛选和梳理能力。初中语文的读与写的教学,进行有目的的拓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被信息轰炸的时代,仍仅仅依赖一本教材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显然是很不够的。但课外的阅读应该是有目的性、系统性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被纷繁的信息误导而无所适从。课外阅读拓展是加强语文读与写必要途径。特别是“部编本”的教材在课内就强调了“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因此,教师要尽力搞好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课程。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课外阅读拓展,要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课外与课内不同,学生需要更独立地完成,所以,教师应该课内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让他们能跟顺利地进行课外阅读,“部编本”之所以将“課外阅读”作为一个板块收入,也是为了加强教师对学生“自读”能力的指导;二是课外阅读应注重兴趣培养,课外阅读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是必要的,除了鼓励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多加积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变换更多的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博物馆,“阅读”更多的现实景色;可以让儿童作家、成功人士等通过公共媒体、视频软件或者现场演讲,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经验……依此让对学生读与写的教学更加全面,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

四、结语

“部编本”充分落实了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能够让语文学科充分发挥“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优势,写作技能、技巧的教学与训练,与“阅读”部分相适应的体例,让写作训练更有阶段性、系统性,同时“读与写”紧密同步,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部编本”的语文读与写的教学,我们应该抓住全新的契机,注重语文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改变读与写教学的面貌,让“部编本”教材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丰沃园地。

参考文献:

[1]杨焕林.略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J].好家长,2017,(67).

[2]黎卓明.基于“部编本”教材理念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师道·教研,2017,(10).

(作者单位:四平市第十四中学校)

猜你喜欢
部编本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