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广大师生已经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上升,需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比较困难,难以理解知识的本质。微课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26
现阶段,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很多课堂中无法有效传达或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瑕疵的知识部分,都可以利用微课来实现进一步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各种极具“观赏性”的视频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自我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提高学习水平。
一、辅助学生进行预习
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性强和课时短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其用于学生的课前知识预习,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节约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时间,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例如,在讲授“幂”的相关运算知识时,笔者让学生先通过微视频大概弄明白此章节所要讲解的主要知识,然后进行自主预习,这样笔者在课上讲解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而且笔者发现一些学生仅通过预习过程就能完全掌握课程重点,课后习题也已经提前完成。
二、利用微课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尤其是数学,其逻辑性思维更强,学生更难理解,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很难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故初中生需要数学教师为其提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创设数学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技术,以视频或者幻灯片为载体,将原本相对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成色彩鲜明的图案或者是生动、有趣的动画,以崭新的形式展现出教学的趣味性,让初中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由于初中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最强阶段,也是逆反心理的最强阶段,而微课技术可以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如能恰当运用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便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复杂、内容丰富,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数学概念,从而严重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然而,微课能够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在微课中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元二次方程。
四、解决教学的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涉及一些重点和难点,学生单纯听取教师的讲解,不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形式更加立体化的微课给学生展示一些公式概念的推导过程,而且微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进行重复播放,这样通过反复对推导过程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个推论过程,从而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比如,在对“绝对值”进行讲解时,可以从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入正题,可以问学生:“你从学校到家中的路线和从家中到学校的路线相同不相同?”由此引入绝对值的概念,接着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的数字开始研究,最后加深记忆,了解绝对值的概念。
五、增强学生记忆
初中数学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常用公式非常多,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导致学生不愿学习数学的最大因素。传统的教学常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记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同时还使学生很容易将大量的知识点记混。而微课将知识点进行分散处理,学生把知识进行分段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解决了初中数学记忆量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基本定理”的时候,可以将每一条定论进行单个教学讲解,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定论可以分成2-3个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视频和图片的立体化教学中突破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比如,在学习“基本定理”时,由于定论内容较多,学生很容易将定论记混,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通过微课的视频与图片呈现的立体效果,使学生更加理解定论中“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定论的意义,微课的视频效果能够有效加深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
六、利用微课辅导好每位学生
学生的智力总是有差别的,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清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所以在做题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再把学生召集起来讲解,那教师的负担就太重了,时间和环境不一定允许教师这样做。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演示上课的内容,也可以发布到微信群或者是QQ群中,或者是学校的校园网站平台上,让学生回到家里再慢慢看,看自己作业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让他们反复看微课,时间久了,他们就会看明白的。这比教师一味讲解,学生听得心不在焉效果要好得多。优等生也需要课下看微课。对此,教师可以制作知识难度较大的微课,让优等生去探讨、去完成。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课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将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课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 2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