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龙对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 年1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78例,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不同条件下的样本进行检测,观察采血部位、标本放置时间、存样温度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本次血常规检验中有6份出现误差,误差率为7.6%,静脉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结果优于末梢血,采血部位应优先选择静脉血减少结果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即送检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结果均优于放置2小时和4小时后的检测结果,组间比较(P<0.05);样本在冷藏条件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均优于常温条件下存放样本,组间比较(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采血部位不同、存样温度不同、标本放置时间不同,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上诉影响因素开展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误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17-02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基础检查项目,也是临床诊断必不可缺的,医生可根据血液样本中相关指标形态、数量分布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血液疾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1]。但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也会因相关影响因素造成误导[2],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7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现进行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 年1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77岁之间,平均年龄53.2岁,患者基础资料数据和疾病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較。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取样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对患者静脉血和末梢血作为样本上机检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资料、疾病和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血常规结果不符病理,探讨血常规检查结果相关影响因素[3]。
1.3 观察指标 观察采血部位、标本放置时间、存样温度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到数据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1.0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多样本进行方差分析,组间进行正态分布t检验,比较检验结果当P<0.05则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在本次血常规检验中有6份出现误差,误差率为7.6%,经过分析后发现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采血部位、放置时间、存样温度因素有关。从表1结果可知,静脉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结果优于末梢血,采血部位应优先选择静脉血减少结果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结果可知,立即送检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结果均优于放置2小时和4小时后的检测结果,说明血常规检测应立刻送检对结果影响最小,组间比较(P<0.05);从表3结果可知,样本在冷藏条件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均优于常温条件下存放样本,说明冷藏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较少,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已经成为临床检验的基础项目,也是临床医生通过血液成分诊断疾病的主要检测项目,可通过检测结果辅助各种血液病诊断。本次研究误差率为7.6%,通过结果分析血常规检测产生误差的原因与采血部位、标本放置时间、存储温度等有关[5]。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误差发生,应合理选择采血部位,末梢血管与静脉血管比较管腔相对狭窄,多会发生血液沉淀情况,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均会受到影响,导致检测值结果偏高,静脉血取样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对于采集后的样本应细心保管,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检测,缩短样本的保存时间,如样本无法检测应采取措施进行保存,对血小板和白细胞不进行检测可在2-8℃冷藏环境中保存24小时,如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则需要将送检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另外对于血常规检测仪器应熟练操作,各种参数设置合理,提高仪器校准的准确率,避免在检验过程中造成误差。对于血常规结果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采血时间、患者年龄、患者性别、采集样本时身体状况等条件,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在临床操作中提出相应措施,避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误差。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采血部位不同、存样温度不同、标本放置时间不同,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上诉影响因素开展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误差。
参考文献
[1] 银景兴,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医药卫生,2017,5:102-103.
[2] 袁建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整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9:239-240.
[3] 刘鑫,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7:123-124.
[4] 王国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4,34(2):114-115.
[5] 黎长征,血液常规检查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