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与诗意结合

2018-10-30 09:36廖卫成
考试周刊 2018年85期
关键词:牛毛花针童声

摘 要:朱自清先生的《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现今又荣登部编版教材首课,可见其魅力。这篇文章将童声和诗意进行了完美统一。

关键词:春;童声;诗意

一、 且把美文比童声

儿童纯净的心灵,清新的认识,所迸发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天籁,丝无杂音。发自本心的欢愉才是最真实的。

听,“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是儿童对春的热盼,“着”“了”是欢腾的笑语,响彻天空;是雀跃的身姿,乐舞大地。此一句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喜悦、亲切、柔和扑面而来。文章下文都是在这样的基调上完成的。

山、水、太阳,这些景致的细微变化,都逃不出孩子们的眼睛。成人早已习惯,习惯地成了自然。因而只有对世界充满热情、幻想的儿童,他们的视角才是不一样的,才是敏锐的,炫彩的,多情的。

春草“偷偷地”“钻”,妙笔。有情态,有变化,有过程,有惊喜,有生命。“嫩嫩的”“绿绿的”,叠词使用,是儿童的擅长。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多么欢快,多么活泼,那样真实鲜活,无忧无虑,烂漫天真。春天里,如果没有了孩子的身影,那么这样的春天是枯燥的、无趣的!

春花每年都有,谁都可见,但是《春》里的花为何那般灿烂,那般“热闹”?这是因为作者以儿童的心来待眼中的景。满树花,皆是情,每一朵,绽放的都是笑语。成人眼中的常景,正是孩子们的新欢。看着花,想着果,再惬意不过了,“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现实,到想象,因少见,而多喜,使得文章充满着春天浓郁的魅力。

连那些野花都能吸引儿童的眼——被生活磨灭激情的成人,谁还会在意野花——但是朱自清先生除外。这些野花也是朱先生眼中的花: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

没有渲染,没有铺陈,只是在描述眼前所見,表达心中所想,自然,平实,又富有一种安适,与静美。如果换成了成段的渲染,如《梅雨潭》中关于“绿”的一段,则与童声相背。

农事在儿童敏锐的感知下,变得多层次,多趣味,满耳,满面,满鼻腔都是春的体验。只有孩子们,或者只有拥有童声的人才能感受这样的体验。体验这种丰满的,多情的,富有感染力的气息。

晴天里,热闹,欢腾;雨天里,别恼,惬意。又是孩子的视角。“春雨贵如油”,于成人而言,关注的是春雨对于作物的影响。但是儿童不是。雨天是他们探寻春天的延续。他们又比开来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有分析说这是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不错的,这是读者感知的。但是“牛毛、花针、细丝”这样纯粹、直率地表达,用在此处不是一种完美吗?用最平常之物,道最美之境,除了心无杂尘的孩子,还能有谁?

读到此,只觉得《春》中一直有一大群孩子在围着身边,他们在笑着、跳着、闹着、比着、尖叫着、欢呼着!好不热闹!

热闹还在继续。由地里,到城里,有老,有小,满满的都是被春意感染的人。“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在这样欢愉的诗情画意里,无论孩童,还是大人,精神状态是一致的,那就是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

二、 再赏佳作如诗文

文章的诗意,体现在语言文字的柔情和舒适。

《春》的美好,是与文字的美好相称的。

叠词的运用,自然、贴切,毫无堆砌感,让人觉着亲切。这是语言柔和的变现。满篇“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嗡嗡”“微微”“一点点”这样的语言,多么温婉,富有柔情。不仅是音韵的和谐,更是情感的和谐,内蕴中透着精巧。

短句的运用,使文章有了律动感。春天欢愉的旋律在不经意间奏响。这种旋律既是孩童心弦在拨弹,更是作者诗意表达的演奏。单字的,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那些短句就这么应着春天的旋律奏出来了。或急促,或舒缓,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或如清风细雨润入夜。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是急切的表达,犹如细弦直拨上云天,欢乐,喧腾。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是舒缓地流淌,就像小溪迂于此,柔婉,回旋。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个“看”字,多么激动!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多么开心!

文章的诗意,体现在画面的工笔和渲染。

很明显,《春》绘得是江南春景,浓郁的地域风情全被作者染在了中国画中,在工笔和渲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工在用色雅正。“朗润”“红起来”“绿绿的”“像火”“像霞”“像雪”“青得逼你的眼”“绿得发亮”“黄晕”,文中所用之色无不是自然本色,轻轻勾来,缓缓点下,便是最美风情。

工在布局精妙。以草色设底,以繁花着面,树上、花下、遍地,层层铺叙,层次井然,杂而不乱。有草,有树,有花,有鸟,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更有人。人是主体——牧童戏笛。

现实的存在只有经过加工才能称之为艺术。江南春日,牧童吹笛是常见之景,不足为奇,但是将之取来,与鸟儿的呼朋引伴放在一起,便有了一种艺术的协和感,和立体感。整幅画面由生动,变得有了情趣。

渲染得最好的,还是乡下雨夜一段。那是将现实虚幻,营造出淡雅和朦胧,渗透出水乡特色,和江南韵味。“黄晕的光”“安静而和平”“稀稀疏疏”“静默着”,光是词语,便可感知那份柔,那份谧。与前文的热闹不同,这里虽有人在行走,却也是静。暖暖的色调中透出诗意,甚至是禅意。

但是这里的静与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不违背,反而是一种契合,作者由感官体验,转到内心静默,是对春的一种深沉理解,更是由儿童视角,转移到成人感受,使得文章在内在行文中有了曲折,更使得情感的流露有了动态变化。实是达到了动与静的结合,艳阳与雨夜的结合,现实与梦幻的结合,儿童与成人的结合。

文章第二段,渲染得也很好。纯写意的笔法,大景致,大手笔,笔毫挥洒,意境全出,那山,那水,那太阳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不具体,却形象;不细致,却灵动;看似不着色,却是此时无色胜有色。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以儿童的口吻述说春天的名篇,在文中充满着儿童的天性和作者诗意的笔触,正是两者完美的结合,使得《春》魅力常在。

作者简介:

廖卫成,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市阜宁县羊寨初中。

猜你喜欢
牛毛花针童声
童声飞扬
小雏菊(外一章)
夏 天(童声合唱)
今夜的母亲
春雨
春天的雨
白帐篷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童声一笑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