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学科自然人文兼备,贴近现实生活,幽默艺术在地理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本文在研究幽默艺术的理论基础上,对幽默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和归纳出常见的幽默方法,并提出常见的问题,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幽默艺术;教学效果
幽默是哲理和情趣的体现,教学中所体现的幽默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其神是教育。但幽默诙谐绝不能脱离教育性,必须为教书育人服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幽默艺术,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一、 地理幽默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坚持用积极的情感教育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幽默教学因具有趣味性,在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收效显著,因为其符合如下客观规律。
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矛盾的统一。内容是事物的本质,形式必须适应内容,但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取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的亢奋又刺激着教师,相得益彰。
心理学基础: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时,效率才能大大提高。幽默艺术进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一个生动逼真的形象,同时对所涉及内容加以思考,使学生的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 幽默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表现技巧
幽默艺术主要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来表现。言语幽默的使用最为常用,体态幽默离不开言语幽默。我们在此着重分析教学幽默中几种常见的幽默表达技巧。
(一) 设置悬念法
俗话说,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比较诙谐的设问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通过改变暗示的方向,使学生的心理期待落实,犹似蓄势待发,从而产生幽默效果。例如讲地震预报时,我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三十多年时间,耗资7亿美元,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结论是……”学生满怀希望地期待地震预报的新成果,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准确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这样表述不仅产生了幽默效果,而且也说明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二) 巧用修辞法
形象比喻法:用形象生动而又客观具体的事物去比喻说明抽象、生疏的事物,使枯燥而难懂的事物变得轻松有趣,通俗易懂。如在学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可说:对太阳的寿命我们不必担心,但太阳的“身体健康”却需要我们时时注意。因为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就会“感冒高烧”。把“太阳风暴”比作“打喷嚏”,把“地球受太阳活动出现的问题及现象”比作“感冒发烧”,形象具体。
拟人幽默法:是指教师根据想象把地理对象当作人来讲述,以增加地理教学的亲切感和情趣性,能把抽象的地理事项形象化,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太阳是太阳系家族中的“家长”,它有八个“儿子”(行星),五十多个“孙子”(卫星),真是“子孙”满堂啊!
极度夸张法:从形象、特征、程度、数量、作用等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方式。它是造成语言幽默和喜剧色彩的一种常见手段。在教学中,夸张的巧妙运用可产生较好的幽默效应。例如在讲述“西风带”的特点时,采用“船上20吨重的蒸炉像陀螺一样在甲板上滚来滚去”来描述西风带的风暴,这种极度夸张的语言幽默,造成了学生的哄堂大笑,在笑聲中领悟了知识的真谛。
(三) 谚语回味法
谚语是用简短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失幽默风趣,言简意赅。引用适当的谚语用以阐述有关地理知识,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地理事项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江南水乡的河流污染情况日趋严重,教师用“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不洗马桶盖”来表述,形象幽默。
(四) 组合地名法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较高,部分地名要求熟记,如果将幽默艺术引进地名的记忆,学生必定记得快,记得牢。因此一定要把“死”地名变成“活”地名,记忆地名就会轻松而有兴趣。如马季老师的地名相声:“我到姨姨家去度假,我有两个姨姨,大姨叫夏威夷,家住冰岛,大姨家有两个表妹,两个表哥,大表妹叫爱尔兰,二表妹叫苏格兰,大表哥叫圣地亚哥,二表哥叫摩纳哥。他们都非常好客,我一进门,爱尔兰马上给我端上一盘刚果让我吃,这刚果呀特别硬,我用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去咬都咬不开,急得我出了一身阿富汗……”学生听了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加深了地名的印象。
(五) 同音字词法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情景设置法”,大胆想象,借助谐音,活用同音字词,将不相干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进而编制歌诀和顺口溜,构成特殊的含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例如,将地壳中含量最多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按谐音记成“养闺女贴给哪家美”,可以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记得既快又准。
(六) 反语倒置法
用和本意恰恰相反的语言来表达本意,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等。反语倒置法在地理课堂上大有用武之地,在人口,资源和环境均能充分运用反语倒置法。例如在讲“中国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对比”时,大加赞赏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和宣扬中国的盗版技术,来反衬中国的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这种幽默戏谑的讲解,明褒实贬。但从实际效果看,达到了直接表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 幽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 幽默教学目的要明确
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
(二) 幽默教学分寸要准确
教学幽默特别注意量与质两个方面。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教学幽默宜精不宜粗。其次,幽默材料的选择应对学生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对日常生活中流传的顺口溜引入教学应慎之又慎。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幽默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更多的教师通过实践不断学习、积累和提高,把幽默艺术更好地运用于地理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到应有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浅析地理教学课堂兴趣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
何杰,广东省高州市,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