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把学生看做教育的重点,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课堂;交流;情境;语文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改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所接受。事实研究证明,老师们在语文课中渗透生本教育,能让学生们的人格得以健全,能让老师们养成尊重生本、敬畏生本、爱护生本的意识,语文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本教育的深刻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鉴于此,笔者围绕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展开探讨。
一、 在学习方式中渗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突显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最佳方式,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自我探求、自我表现最强的时期,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则能尊重和满足学生们的内心需求,能让学生们积极地表现自己,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例如学生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就把学生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并设立了小组长。我让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和查询本节课的生字,并标注拼音,确保会读。接着,再指导学生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朗读完之后,我正在黑板上出示了几个的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进行探讨和交流:
1. 为什么周总理的伯父说“中国不振”?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有知道的吗?
2. 周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同学们读书的理由又是什么?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然后,我让学生们一起交流、探讨,各抒己见。在这期间,问题的难度逐渐变得深邃起来,学困生在倾听其他学生发言时能帮助自己打开思维,优等生在发言时能力又能再次得到锻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都被激发了出来,进一步为以生为本教学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在课堂氛围中渗透,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大部分就是老师们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在底下听讲,学生们没有发言的机会,所以课堂氛围总是不活跃,师生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做到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我在教学中是这么做的:
例如,我在教授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还是非常注重和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我笑着走向同学们,并问道:“学习了这篇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表现在哪?儿子了不起表现在哪?同学们能说一下吗?大胆一些,不要怕说错。”受到我的鼓舞,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课堂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在学生们谈论并回答完之后,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文,让学生们把文章按父亲的心理变化:担心——悲痛——坚定——惊喜——激动分成这几部分,然后仿照这种心理变化描述一个自己与父亲的故事片段,表达出父亲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而且最重要的是课堂氛围活跃恰起来了,学生们听课质量和老师们的授课效率就会提升,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在语文情境中渗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创设特定的语文情境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语文情境中渗透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还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语文这门学科。
例如学生的们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们的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小女孩、抢女孩拖鞋的男孩儿、小女孩唤醒幻想的奶奶,哈有一个旁白,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切身體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我又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这篇课文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关系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学生们就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让他们心底里爱上学习语文。我们老师还要不断地思考与实践,走出语文教学的荒漠,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与实践语文的生本教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努力使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感悟生本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爱清.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
[2]曾颖.发挥生本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作者简介:
潘维芸,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