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 要: 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生命、历史的温度,并成功引导了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引领了一波“文物热”“博物馆热”,节目有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并尊重年轻人的实际行动,作者根据这一启发设计了选修课程《让南博的文物会说话》,以让文物会说话,让《国家宝藏》进课堂。
关键词: 文物热 南京博物院 选修课 创新性表达
2017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该节目以精良的制作、独特的视角,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生命、历史的温度。据统计,《国家宝藏》播放期间其相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破8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22亿。毫无疑问地说,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后,《国家宝藏》又一次在全民中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
在学生热衷的B站平台上,每一集《国家宝藏》都有大量弹幕评价,“我们的民乐丝毫不输交响”“爱我华夏,兴我邦国”“此生不悔入华夏”……一句句毫不掩饰的表白,一次次自豪的感慨,让我真心赞叹这个节目的成功。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一辈的关注,成功地引导了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引领了一波“文物热”“博物馆热”。
在今天很多人眼中,“00后”“10后”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自小过多地接触网络,他们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大事缺乏关心。可是,《国家宝藏》的热播让更多人改变了对“00后”“10后”的看法。
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我非常迫切地想要抓住这次热潮,让学生走进历史,亲近历史,触摸历史。我不禁思考节目大火背后的原因,《国家宝藏》为什么能大火?该节目为什么能吸引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它的成功对于一线教师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该节目之所以吸引年轻人,是因为它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它以一种崭新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不漠视年轻人的创造力,真正做到了理解和尊重年轻人的文化需求。“理解”“尊重”“创新”,常提的口号,不变的真理。趁着“文物热”“博物馆热”,结合南京本土资源,笔者设计了选修课程《让南博的文物会说话》。
一、一览上下五千年——南京博物院
历史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比如文物、史集等),史料不会说话,学生如何了解历史、亲近历史、学习历史?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贴合实际,在尊重当今学生学情的同时又能渗透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爱国情感呢?选择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
文物是什么?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经过了甄选,众多的馆藏文物就像是先人们遗留下来的美丽珍珠,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整合串联成生动的历史项链。“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博物馆实物的展示空间、开放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①。“一座座博物馆将数千年的社会生活、人生百业浓缩于咫尺之间,漫步其中,探寻历史的踪迹,从有限中窥视无限,于咫尺间体味万千世界”②。通过一件件文物,达成历史与现实的跨时空对话。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文物遗存丰富,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为一千多座,加上近年来民间兴办的特色博物馆,全国各类博物馆已达两千余座。博物馆早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盘虎踞,六朝古都的南京更不例外。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截至2010年,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43万件馆藏文物灿若星辰,不仅有浑厚凝重之魂,而且有江南精致雅巧之秀,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光辉。“从全国范围到江苏地域性,跨度千里。从旧石器时代到当代藏品,历时久远。从宫廷传世品到考古发掘品,种类繁多。南博,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③。在刷屏的《国家宝藏》节目中,南博作为压轴出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光坤舆万国全图”惊艳全国,《国家宝藏》的LOGO里,还藏着南博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
南博一共有六个展馆,每个场馆都有不同的主题文物。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年南博还会举办数十个临时展览,包括院藏文物专题展、其他省市的文物精品展、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展及国外有影响的文物及艺术品展等。南京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多么让人庆幸,因此圍绕“文物热”展开的选修课程以南博的资源为前提。如果能恰当地开发利用南博的资源,做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博物馆和中学历史教学优势互补,必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欣赏学生的有趣灵魂
目前中学课堂的历史教学仍然以教科书为第一教学资源,迫于中考升学压力,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兴趣减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④。开设选修课程《让南博的文物会说话》,尝试拓宽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设计博物馆探索任务清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南博、利用好文物,在选修课伊始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话题,为学生提供一份博物馆探索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初认南博文物。学生根据任务清单,有目的地参观游览完成答卷,之后互相传阅、公开展示、评优评奖。在参观展览结束后,还需要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设计一份私人专属的《南博探索任务单》,不限主题。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观赏展览,基于兴趣,又高出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丰富了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二)认识你的名字——普及文物种类
南京博物院有六个场馆,每个场馆有着不同的主题文物,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应有尽有。走进博物馆我们常有“不识字”的尴尬,因此认识器物名称是认识器物的基础,像盉、簋、甗、戣、罍、鬲、匜、彝、卮、盨、甗、盨、觚、觯、斝等。
认识器物名称还要知道器物的用途(如下图),请学生自己认领感兴趣的文物种类,在做出调查和了解之后,以“小老师”的身份给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以最有生活气息的陶器为例:
鬲(lì)是极具代表性的陶炊具造型,产生年代较早,是中国古代饮食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鬲的基础之上,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炊器产生,如灶、甑(zèng)、甗(yǎn)、釜、鬶(guī)、斝(jiǎ)等,是炊具的进化,同时烹饪技术也得到不断地丰富。后期演化过程中,鬲的实用功能被弱化,宋元时期其造型形态常被借鉴用于香炉等造型当中。
甗(yǎn),简单来说,就是古人发明的一种蒸锅,一般认为最早的陶甗(yǎn)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就是上面提到的鬲,用于煮水加热;上半部是甑(zèng),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bì)(相当于现代的蒸屉),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利用蒸汽熟制食物的传统则绵延至今,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鬶(guī),形制与“鬲”相似,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陶鬶的造型是原始陶器中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一种。据考古学家猜想,陶鬶是原始时期用来给水加热的工具,类似于今天壶的功能,腹部承装液体,底部用来加热,上部有流供液体流出,和流相对的后部有把手用来提拎;当然其造型也具有深刻的仿生意义,酷似雄鸡。
(三)说说文物背后的故事
清史研究专家杨念群曾说:“历史学有‘公众史学的派别,就是如何把最专业、最晦涩、最学术的东西转化成公众能接受的形式。”《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用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殿堂级的国宝。因此,要使学生真正爱上看似烦琐、复杂、有点枯燥的历史,“接地气”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学生3人至5人自由组成小组,经过合作探究,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挖掘出文物背后的故事。根据学生自身喜好,探究成果可通过演讲、表演、ppt汇报、绘画、雕塑等各种方式呈现。因学生知识储备和相关学科背景欠缺,探究成果言之有理即可。
此项活动的设计旨在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物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享受一次远古穿越,领略歷史之美,完成一次薪火相传。
三、结语
物转星移,时间是会逝去的,历史却是永恒的,文物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文物已然变成一段段具体的故事。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传播知识的方式也应跟着变化。文物绝非扁平、冰冷的物件,它是沉淀了如梭岁月的记忆之书,是承载了万象光辉的民族基因宝库,借着文物之光,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历史学科。
注释:
①邓进平.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青少年历史核心素养——以长沙中学历史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3):6.
②柴贺景.品尝思维的盛宴——让博物馆走进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4(4):2.
③http://mp.weixin.qq.com/s/8KJBxEVup4Tqf28bW_DbaA.
④柴贺景.品尝思维的盛宴——让博物馆走进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4(4):2.
参考文献:
[1]綦岩.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17(5).
[2]柴贺.景品尝思维的盛宴——让博物馆走进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4(4).
[3]邓进平.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青少年历史核心素养——以长沙中学历史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3).
[4]李晓杨,韩建业.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甑、觑谱系研究[J].湖南考古集刊(第12集),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