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唐代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让我想起了鄉愁里的中秋节。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十几岁的我最盼过节了,因为那个年代农村经济落后,缺吃少穿,生活在农家的我们一年很少闻到肉腥味,日常生活中都是干巴巴的粗茶淡饭,连油都少得很,只有到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才能吃到大鱼大肉,美美地解解馋。
中秋节在我们老家热烈而隆重,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记忆中,每到中秋节的头几天,母亲就去村边的池塘边采来青青的芦苇叶。不知从哪个年代起,在长江岸边的故乡,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要包粽子吃。粽子前一天晚上就包好煮熟,中秋节早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热粽子,孩子们每人还会吃一个煮熟的热咸鸭蛋。其实,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缺少不了美食,节日期间丰盛的菜肴让人们大饱口福。
节日里大人们是最忙碌的。村边有几口池塘,每年开春后都要放养鱼苗。这不,中秋节这天天刚放亮,男人们就早早拿着鱼网在池塘边开始捕鱼,站在池塘边或者小船上撒网,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池塘。鱼捕获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各家人口数量进行分配。此时的池塘边十分热闹,村上的男女老幼几乎都围拢在池塘边看分鱼,“这个甲鱼分给我家行吗?”“那个鲫鱼分给我家给娃娃催奶”那情那景温馨难忘,好像就在昨天。
除家家户户分鱼外,杀鸡宰鸭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要饲养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平时舍不得宰杀,生下的蛋换个零花钱补贴家用。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家每年中秋节都要杀鹅,母亲说,鸡鸭生蛋舍不得杀,再说家里大小十几口人,杀一只鸡或鸭也不够吃,鹅体格肥大,数量多,味道也鲜美。而母亲做鹅肉跟别家不一样,煮熟后切块加各种调料凉拌,满满一大脸盆,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在故乡,中秋节那天,午餐少不了肉圆子。买回猪精肉,用刀剁烂,然后做成肉圆粉丝汤,意为中秋节家家团团圆圆,好日子长久。
大人们忙碌,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也不闲着。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河塘里的菱角已经成熟了,男孩儿们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采菱角,生着吃,煮熟吃,美味香甜,而菱角茎拌成凉菜也非常可口。
儿时中秋节真正的高潮是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印象中,每年我家的中秋月饼都是在商店里购买的。中秋敬月亮,总是在母亲的带领下,在桌案上摆上月饼及自产水果,插上三炷香,点上蜡烛。当月亮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全家齐聚在一起跪拜月亮,祈祷月亮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吉祥平安。吃月饼时,由于家里人口多,月饼数量不够,大人们只是尝尝味道,剩下的就给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了。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虽然离家较远,但每年的中秋节都尽量抽时间赶回家与亲人团圆。
儿时的中秋节,月饼很少,月色很淡,亲情却很浓,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至今难忘,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