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10-29 11:00马玉清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运用语文教学

马玉清

摘 要: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效果,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新课改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下,当前的教育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积累到丰富的知识,而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素质人才。就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教师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改善,从而提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1.学生兴趣较低

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行,但是在长时间传统教育的影响下,目前仍有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上课之前,教师会将上课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总结出来,上课时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可,在这期间,教师与学生基本上是无交流状态,更不涉及到情感体验。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渐渐的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中的情感

在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这期间,教师的思路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就目前来讲,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课堂上无法与教师产生平等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所想,也就“得过且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缺少理解情感的能力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3.学生缺少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朗读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和内容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通常学生都是用一个声调读完全篇内容,或者有的学生干脆“滥竽充数”,不读或者默读,学生不“用心”读,自然不能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1]。

二、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音乐以及故事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讲到朱自清《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图片,并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然后让学生描绘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开始正式引入本课主题,为学生范读课文,在朗读时,教师要注重语气、语速、语调,让学生听完范读之后,开始讨论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春草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本课主体当中。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让学生充满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2]。

2.情感朗读,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情感体验

在所有的语文课文的课后要求中,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几个字。有效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对有感情的朗读加以重视。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播放音乐的方式,有助于迅速培养学生的情感。以《五柳先生传》为例,陶渊明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全文字数不超过两百,虽然课文短但却精,全文用着朴实无华的语言,起承转合的结构,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这篇文章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渔舟唱晚》,在配乐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淡泊名利,不屑于世俗功名的心态,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作者的情感[3]。

3.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情感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文章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段话都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教材,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赏析课文。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表达了诗人从失望、迷茫、困惑中走出来,在此过程中,他忍受着苦难,坚强勇敢的面对困境,乐观的迎接困难,并坚信自己可以战胜它们。整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你心向阳光,充满着乐观积极的情绪,终究会战胜困难。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充分的把握中文章中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尤其是“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在人们失意时,喜欢用这句诗来激励自己。通过这些事,我们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4.善用感染,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

用情感熏陶学生,需要教师自己能够做到善用情感,然后在上课时间,带领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让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熏陶。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解作者对于父亲的感情,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亲或者家人的一些事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父母的爱,课后,教师可以留下作业,让学生写一写我和父亲或者我和母亲的小故事,让学生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爱。

总而言之,对于中学生来講,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情感、心理正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个利用语文教学让他们进行情感体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深化语文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要充分的重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新课改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下),2016(5):43.

[2]周红梅.新课改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2015(17):58.

[3]张颜.新课改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13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运用语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