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梅
摘 要:創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而十几岁少年的思维最为灵敏,也没有受过太多教条的束缚,在这个时期,我们对孩子加强创造力的培养,效果是最好的。这就需要重视中学的创新教育,中学政治课堂应该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主阵地之一。
关键词:创造力 思维 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地掌握基础知识
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政治教师应当首先教会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创造力提升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倡导发现式的学习、体验式的学习,使学生立即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从而主动地、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愿望与实践。
二、注意培养创新活跃的政治课堂气氛
1.活跃课堂气氛,精心设置问题,为师生搭建对话、互动平台
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单向、硬性灌输,不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而是要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参与,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置问题,比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内容时,上课开始后我没有直入主题给学生讲解本框内容的知识点,而是给学生出示了自己在课前搜集好的当前有趣的物价变化明显的图片和信息,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让学生从这些信息中看出物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高时低,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农产品价格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之后阐述个人观点和想法,我则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科学点评并加以完善。
2.采取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活跃学生思维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该采取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与教师、同学进行对话、互动的欲望,活跃学生思维。例如设立时事讨论课,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主动讨论问题并交换看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或者分组辩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变得会学、乐学、善学。
三、锻炼学生多种思维品质,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1.展开"幻想"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
2.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在发散思维中1加1可以有各种答案,如等于3(如夫妻结婚生子),等于1(两个人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等于0(两个人闹矛盾,互相拆台)。而在汉语中,它还可以等于二、十、王、田等,凡此种种都是发散思维或想象力的表现。教师还可利用回答《脑筋急转弯》中的问题,发现杯子的100种用途等,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问题意识的能力,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3.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青少年学生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出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
教育过程一直是一个充满创新,创造自己的过程。给予学生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构建创新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研究讨论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让学生品尝寻找正确答案的愉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进而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迸发。
参考文献
[1]周金凤.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