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琴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农村等偏远地区,人们知识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图书馆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面对社会图书资源分配不平均的情况,建立流动图书馆是一条新的阅读通道,可以实现全民阅读。本文主要研究公共图书馆构建流动图书馆以此推动全民阅读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 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党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此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是图书的聚集地,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可以普及教育。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图书资源,偏远的地方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这就阻碍了全面阅读的发展。建立流动图书馆,通过开展阅读活动的方式,可以提高图书资源的覆盖面积,促进信息知识的传播,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与文化水平,通过开放资源的形式,让图书馆走到民众当中,以此实现全民阅读。
一、全民阅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目的是满足全民需求,在开展全民阅读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据统计,2010年我国阅读的调查结果中,成年人在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率只有50%,这说明有一半的成年人没有在图书馆阅读图书[1]。面对这种现象,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應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此问题,提高图书馆的阅读率。全面阅读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组织保障与经费支持
目前来说,全民阅读只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政府部门其主导作用,国家财政也没有相应的支持。所以,开展全民阅读的活动比较难以进行。
2.国民整体阅读能力不高
阅读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阅读习惯、阅读数量、阅读服务等。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阅读数量不够,阅读服务不到位,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3.偏远地区缺乏阅读资源
在贫困山区或者偏远地区,阅读条件有限,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很多儿童与务工人员都得不到阅读资源,政府没有给予一定的支持,导致阅读工作无法开展。
二、推动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有很多图书资源,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比较丰富,各类书刊文献都能为全民阅读提供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办法有很多种,方便读者更快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2]。另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可以对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公共图书馆是传播信息的公益组织,推动全民阅读是其最基本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构建流动图书馆是促进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中小城市的经济比较发达,是公共图书馆建立的主要地点。但是,建设的数量相对较少,只有一个总馆,没有设立分管。所以,很多人不能享受到阅读资源。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更是缺乏阅读资源。因此,为了使更多人丰富知识,享受到图书资源,图书馆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阅读服务。通过建立流动图书馆,可以建立图书馆总分系统,既提高了图书馆的阅读率,又为全民提供了阅读服务。这样可以满足贫穷偏远地区的阅读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流动图书馆有效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建立流动图书馆的建议与相关措施
建立流动图书馆的建议与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将图书带回家阅读[3]。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了移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图书馆也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以此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可以购买电子阅读机,也可以在车载流动的图书馆上设置电子阅读机,让读者可以随便浏览图书,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图书,将图书带回家阅读。构建流动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率,使图书资源能够被更多的人享受,对推动全民阅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第二,流动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校园中建立流动图书馆,可以让学生通过流动图书馆阅读经典国学图书,开展校园阅读的活动,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另外,全民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孩子的阅读兴趣[4]。可以把流动图书馆带进军营,为军队战士提供政治、军事上的书籍,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文化内涵,培养战士阅读的习惯,以此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将流动图书馆带到乡村之中,可以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丰富生活知识,利用影像的方式,可以提高村民的阅读积极性,以此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流动图书馆的建立,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服务,扩大阅读范围,使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流动图书馆建立的原则
建立流动图书馆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与活动内容。第一,服务理念:建立流动图书馆的目标是资源共享,服务基层读者[5]。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文化水平进行强化,让基层人员也能感受到文化知识,享受到文化权益,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第二,服务模式方面:在某一个地区,城乡结合,由城市公共图书馆提供资源,村镇提供场地和人员,共同打造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每年都要开馆,并定期更换书籍,保证书籍的新鲜性。第三,在活动内容方面,要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比如:专家讲座、新书展览会、读者互动、知识竞猜等。通过活动提高读者的读书兴趣,丰富读者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推动流动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图书资源,拉近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图书馆的印象,对阅读产生兴趣,以满足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公共图书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可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满足每个人的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以此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红光.浅谈公共图书馆构建流动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J].办公室业务,2017(21):168.
[2]侯桂英.且末县图书馆践行全民阅读初探[J].新西部(中旬刊),2015(9):22,24.
[3]汤利芳.浅议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的服务方向[J].魅力中国,2016(38):279,281.
[4]周琦.针对流动儿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索[J].卷宗,2015(8):24-25,26.
[5]郑辰.福州市少儿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家长的认知与态度[D].安徽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