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最优兼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0 m与200 m在训练理念、能量供应、运动员身体形态、技术特征、节奏、步长与步频等方面的差距较400 m 与800 m的差距更小;运动员的400 m水平越高,其200 m水平越高。结论: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应以200 m为宜。
关键词:男子;400 m;兼项特征;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2-0091-05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best simultaneous entry of the world elite male 400 m athle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athlete whose main sport is 400 m and simultaneous entry is 800 m, there are less difference of the athlete whose main sport is 400 m and simultaneous entry is 200 m in the training concept, energy supply, athletes body shape, technical features, rhythm, the length and frequency of steps. The higher the 400 m level of the athletes, the higher the 200 m leve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orld elite male 400 m athletes should be arranged 200 m as their simultaneous entry.
Key words:male; 400 m; simultaneous entry; evaluation criteria
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各具特色,包括100 m、200 m、300 m、 800 m等,其中又以兼项200 m、800 m最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主要对400 m、200 m、800 m项目的相关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最优兼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兼项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参考的资料有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中个人文献包括运动员的训练日记,官方文献包括国际田联官方网站运动员的参赛成绩,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网络、报刊、书籍等,网络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谷歌学术。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队教练、田径教研室教师,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短跑、中长跑教练。
1.2.3 数理统计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400 m最佳成绩与200 m最佳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二部分是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200 m成绩评价标准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400 m项目特征
在运动训练学领域,400 m属于体能主导速度性项目,竞技体育工作者也将其称为“长距离”短跑,在短跑项目中,它是最难比的,对运动员的移动速度、速度耐力及肌肉力量都有极高的要求。根据能量代谢特征,400 m属于糖酵解为主的速度耐力项目。在以往的训练中,曾出现过对400 m训练的认识偏差,过度重视耐力训练而轻视速度训练,结果造成运动员速度耐力与速度能力均较差;后期有研究者指出速度训练应是400 m训练的核心之一,速度对400 m成绩有重要影响,高水平的速度储备是速度耐力的基础,速度训练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1]。
20世紀80年代,教练员逐渐认识到速度能力对400 m的重要性,并加强了速度练习。进入90年代,人们对400 m有了新的认识,并将其归为体能类短跑项目。曾有苏联学者指出:400 m运动员必须是短跑健将;美国著名短跑教练哈特指出:400 m是需要短跑速度与800 m耐力的项目,运动员也有短跑型与800 m型两种,而在世界大赛中短跑型更容易取胜,这是因为发展中跑运动员的速度更困难,而发展短跑运动员的耐力更容易,随着400 m项目的不断发展,速度型运动员越来越多而耐力型运动员越来越少;德国学者莱策尔利的研究表明,400 m与100 m、200 m有密切相关,他认为100 m每提高0.1 s,400 m将平均提高0.44 s,而200 m每下降0.1 s,400 m通常就会慢0.22 s。我国学者简荣章及龙斌的研究结果表明,100 m、200 m成绩越好,专项成绩就越好;杨立鸣指出,400 m成绩的进步和提高表明,运动员100 m、200 m成绩的优劣对400 m成绩有直接的影响;邴玉昌指出,世界优秀400 m运动员具有更高的100 m、200 m水平,这是与一般运动员的显著差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4卷第2期2018年4月 张 伟 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最优兼项及其评价标准构建No.2 2018通过回顾以往文献可发现,研究者更多是在强调速度能力(100 m、200 m水平)对400 m成绩影响的重要性,而鲜有强调耐力(800 m水平)对400 m成绩的影响。目前我国对400 m兼项特征研究比较细致的学者李汉涛发现,相比兼项800 m,运动员兼项200 m的成绩更好,400 m运动员兼项800 m未曾创造过世界纪录,而部分优秀400 m运动员都曾是100 m、200 m选手,且400 m从生理生化、素质特征、跑动节奏及用力特征上都更接近于短跑,与中长跑有着本质差别。因此,综合以上文献,本研究认为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以200 m为宜。
2.2 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兼项特征的个案分析
从专项特点分析,在短跑项目中,与400 m最为相似的是200 m,在中长跑项目中,与400 m最为接近的则是800 m;而在历史发展中,兼项200 m与兼项800 m均有大获成功者,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迈克尔·约翰逊,后者的典型代表是胡安托雷纳。
首先对两位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分析。相比而言,约翰逊的速度能力更强,他的100 m最好成绩为10.09 s,胡安托雷纳的速度能力较差而耐力更好,100 m最好成绩为10.50 s。其次,在主项400 m上,速度能力强的约翰逊成绩更好,他创造的世界纪录直到2016年才被打破,而胡安托雷纳的最好成绩只能排在历史最佳400 m成绩的前100名开外。最后,在兼项安排中,约翰逊曾经创造男子200 m世界纪录并保持12年之久,至今仍排在历史最好成绩的第四位,而胡安托雷纳的800 m最好成绩同样只能排在历史最好成绩的前100名开外。通过二者的比较可知:速度性运动员比耐力性运动员在400 m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即表明400 m更接近短跑的特征,因此,400 m运动员适合兼短距离项目;约翰逊的兼项成绩较胡安托雷纳更优秀,因此,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应以200 m为宜。
2.3 不同项目特征的对比研究
在田径赛事中,400 m介于200 m与800 m之间,单从距离上看,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似乎应以200 m为宜。本研究将从训练理念、能量供应、训练方法手段、身体形态、技术特征、节奏、步长与步频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最优兼项。
2.3.1 训练理念的革新
相关研究表明,与800 m的相关性,400 m>1500 m,当前800 m、400 m的发展趋势,是无氧代谢占比越来越高,有氧比例越来越小。英国专家艾登曾预言:随着800 m成绩的不断提高,它将成为超长短跑,所以发展800 m经常采用短跑的训练手段,而随着400 m的发展,其发展也常采用200 m的训练手段。因此,从项目发展规律来说,800 m运动员可兼项400 m,而400 m运动员兼项应以200为宜。
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练员不刻意区分400 m、200 m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而是在短跑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成绩。约翰逊认为力量、速度、耐力对400 m、200 m都有利,一种方法就可以提高两项成绩,他曾说过,400 m的耐力、200 m的速度互为有利。
2.3.2 不同项目的能量供应对比
在400 m供能系统中,APT-CP的供能比高于800 m,肌细胞的乳酸堆积速率也比800 m高。由于能量供应比例的不同,400 m属于速度性项目,而800 m属于耐力性项目,不同的项目属性,使得专项身体素质也不相同,400 m是速度素质,而800 m是无氧耐力。
由表2可发现,三种项目虽然都是以糖酵解無氧供能为主,但400 m与200 m的能量供应更为相似,而与800 m的能量供应差距较大,400 m、200 m的无氧供能占据了绝大部分,有氧供能只占很小的比例,800 m的无氧供能虽然也占主导,但仍有相当一部比例的有氧供能。
李展指出,强化ATP-CP供能是发展400 m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缩短糖酵解无氧供能时间;随着800 m成绩的提高,尽管它正逐渐从耐力性项目向速度性项目转变,但糖酵解无氧供能能力仍是提高800 m成绩的关键[2]。
2.3.3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身体形态对比
有研究指出,在生理形态上,400 m与200 m运动员的选材要求及形态指标基本一致,而与800 m运动员有较大差异。400 m 、200 m运动员肌肉发达,皮下脂肪少,下肢较长,大腿相对较短,跟腱长扁、清晰,脚趾短、整齐、活动范围小。有统计表明,400 m 、200 m运动员的身高多集中在180±5 cm范围内;800 m运动员身体呈“干瘦”形,身材匀称,体重轻,下肢修长,踝关节围度小,足弓较大,身高多集中在178 cm左右[3]。
2.3.4 不同项目的技术特征对比
从技术角度分析,400 m与200 m在跑的技术上有更多相似之处,而与800 m有一定区别。
首先,在起跑方式上,400 m、200 m相同,而800 m采用站立式起跑。在跑动过程中,400 m、200 m采用分道跑,而800 m在跑过抢道线后便可抢道,400 m、200 m摆臂快且有力,带动身体向同方向转动,有利于增大步长、增加后蹬力量及加快两腿交换速率,800 m摆臂幅度相对较小,主要作用是协调动作、放松上肢并保持体力;400 m、200 m对运动员的弯道起跑、弯道加速跑、弯道途中跑及下弯道跑均有较高要求,而800 m对运动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次,400 m、200 m在跑动过程中各种身体角度基本相同,而与800 m有较大差异,400 m、200 m的上体前倾角为75°左右,800 m为80°~85°;400 m、200 m的后蹬角为40°~45°,800 m为48°~55°;400 m、200 m的摆动腿大腿前抬与地面夹角为24°~25°,800 m由于摆动腿抬腿低,因此夹角更大;后蹬结束时,400 m、200 m后蹬腿膝关节角为150°~156°,800 m为160°~170°。最后,400 m、200 m的下肢折叠幅度大,800 m折叠幅度小,400 m、200 m折叠摆腿接近臀部,速度快,扒地动作明显,800 m动作程度低,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平均消耗体力;400 m、200 m的上肢摆动幅度基本相同,800 m摆动幅度更小[4]。
400 m、200 m的终点跑是全程速度的最低阶段,距离通常为15~20 m,要求尽量保持已获得的跑速并在最后1~2步做出压线动作冲过终点线;800 m终点跑通常是在终点前200~300 m开始,此阶段速度增大甚至超过平均速度,对终点压线无特殊要求。
2.3.5 不同项目的节奏特征对比
400 m与200 m的节奏安排更相似,而与800 m有较大差距。400 m、200 m是分道跑,运动员通常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参赛,基本不受他人的干扰,而800 m只有很少一部是分道跑,因此跑动过程中受他人的影响较大。
由不同项目分段速度变化曲线可知(图1),400 m、200 m的速度变化曲线一致,都是单峰曲线,而800 m是双峰曲线。400 m、200 m在跑动过程中都要求控制好节奏,要注重放松跑,不同分段速度差异不应过大,特别是在400 m最后100 m、200 m最后50 m速度下降不应过大,800 m不同分段速度变化较大,其节奏安排主要分为两种——前后均衡型与前快后慢型,为了摆脱对手及消耗对手体力,运动员经常采用变速跑,比赛对手的节奏安排对运动员有较大影响。
2.3.6 不同项目的步长与步频对比
由表3可知,400 m的步长、步频与200 m的差异小,而与800 m的差异更大。400 m、200 m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节奏比较稳定,受他人的干扰小,步长与步频的变化也较稳定;800 m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受他人的影响大,由于变速跑的存在,步长与步频的变化范围也较大。
2.4 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400 m最佳成绩与200 m最佳成绩相关性研究
国际田联官方网站男子400 m专项运动员共155人,其中过半数(98人)都有200 m官方成绩,而鲜有800 m成绩,从这一点也可看出,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兼项以200 m为宜。
由表5可知,400 m成绩属于非正态分布,200 m成绩是正态分布,因此,二者的相关分析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由表6可知,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400 m最佳成绩与200 m最佳成绩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16,小于0.05,表明二者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同时说明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400 m最佳成绩与200 m最佳成绩不相关的概率小于0.05。该结果表明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400 m水平越高,其200 m水平也就越高。
2.5 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200 m评价标准的建立
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评价,即定位身体素质水平与层次,使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直观的了解。测量与评价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标准,将运动员的指标差异进行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运动训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评价是训练计划制订、实施及调控的基础。
本研究评价方法包括两种——评级评价与评分评价,身体素质指标选取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200 m最佳成绩。由上文的检验可知,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200 m最佳成绩属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建立评价标准。在评级评价和评分评价中,都需要用到数据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200 m最佳成绩描述如表7所示。
2.5.1 评级评价
等级评价标准的制订采用离差法,评价等级数为七级,各等级人数比例分布为中间多,两头少,呈对称分布,评价标准如表8所示,评价标准分布如图2所示。该评价标准属于低优标准,等级分界点的划分按以下步骤进行。
七级标准:七级位于图的最右侧,根据七级至平均值区间的概率,七级分界点对应的概率为:P=0.5-0.08=0.42,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u值为1.41,七级的分界点为+1.41S,与七级分界点相对称的一级分界点为-1.41S。
六级标准:六级位于七级的左侧,五级的右侧,根据六级至平均值区间的概率,六级分界点对应的概率为:P=0.5-0.08-0.12=0.3,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u值为0.84,六级的分界点为+0.84S,與六级分界点相对称的二级分界点为-0.84S。
五级标准:五级位于六级的左侧,平均值的右侧,根据五级至平均值区间的概率,五级分界点对应的概率为:P=0.5-0.08-0.12-0.15=0.15,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u值为0.39,五级的分界点为+0.39S,与五级分界点相对称的三级分界点为-0.39S。
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各等级分界点对应的成绩,+1.41S=21.13,+0.84S=20.92,+0.39S=20.76,-0.39S=20.47,-0.84S=20.30,-1.41S=20.09。经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200 m成绩的等级及标准,如表9所示。
2.5.2 评分评价
评分评价标准的制订采用标准百分法,评分基点定为得0分,满分点定为得100分,评分范围确定为(±3S),由正态分布理论可知,此评分范围包括全部频数的99.73%,几乎包括全部频数。径赛项目属于低优标准,将-3S对应100分,+3S对应0分,因此标准百分T的计算公式为T=50+-X6S×100。根据国际田联官网中98位世界男子优秀400 m运动员200 m最佳成绩计算出世界男子优秀400 m运动员的200 m成绩标准百分对照表,如表10所示。
2.5.3 研究启示
由以上研究可知,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具有较高的200 m水平。反观我国高水平男子400 m运动员,前任全国纪录保持者韩朝明,其400 m、200 m最好成绩分别为45.46 s、20.54 s,现任全国纪录保持者徐自宙,其400 m、200 m最好成绩分别为45.25 s、20.60 s,他们在评级评价中只能位列第四级,在评分评价中均不及格。这表明我国高水平男子400 m运动员的200 m能力偏低,从而对其400 m成绩产生了消极影响。
3 结论
400 m与200 m在训练理念、能量供应、运动员身体形态、技术特征、节奏、步长与步频等方面的差距较400 m 与800 m的差距更小;由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400 m最佳成绩与200 m最佳成绩的等级相关分析可知,运动员的400 m水平越高,其200 m水平也就越高。因此,世界优秀男子400 m运动员的兼项安排以200 m为宜。
参考文献:
[1]房冬梅.速度训练应成为400米跑专项训练中的核心之一[J].福建体育科技,2003(5):13-14.
[2]李展.400m跑和800m跑的专项训练方法比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3):48.
[3]李汉涛.400m跑项目应归属短跑训练体系的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4):110-111.
[4]瑞华.短跑和中长跑的技术有什么不同?[J].田径,1998(11):41.
[5]简荣章.400米跑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的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3(2):16-23.
[6]邴玉昌.400m跑翼项指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7-108.
[7]袁运平,王保成.短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8]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9]郭俊人,冯敦寿.北京亚运会男子一、二、四百米技术分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6(3):75-77.
[10]龙斌,熊西北.男子400m跑的项目规律和特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3):47-49.
[11]刘志刚,沈昕平.200m跑速度耐力训练初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