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0-29 07:57邓明文汤红军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胃穿孔穿孔开腹

邓明文,谢 宇,芶 勇,汤红军

(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 成都 611930)

胃穿孔是普外科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是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腹部突然疼痛为其典型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休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开腹手术方式对胃穿孔患者予以治疗,但传统开腹式手术创伤明显,且易导致并发症,腹腔镜手术方式见效快且安全性高,目前被广泛应用[1-2]。本文对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分别采用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42~74岁,平均(61.8±1.5)岁;病程3~32 h,平均(17.6±1.2)h;疾病类型:胃窦前穿孔27例、幽门穿孔35例、胃窦后壁穿孔13例。观察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43~73岁,平均(62.4±1.6)岁;病程4~32 h,平均(17.8±1.4)h;疾病类型:胃窦前穿孔28例、幽门穿孔36例、胃窦后壁穿孔1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符合胃穿孔诊断标准[3];年龄40~75岁;意识状态良好,无沟通障碍;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胃穿孔手术禁忌者;具有恶性溃疡、胃癌或既往有幽门梗阻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近期接受其他类型胃穿孔治疗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式手术,给予硬膜外麻醉,取头高脚低位,视患者情况,在右侧上腹部做一长约8~12 cm直切口,探查到穿孔部位后行病理检查,充分显露穿孔部位,吸净腹腔残留积液,伤口选用4号线间断性缝合,覆盖大网膜,视腹腔污染程度不同,用适量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及伤口,放置引流管。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一般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同对照组,于患者脐下做一小切口,长约1~1.2 cm,气腹气压约13 mm Hg(1 mm Hg=0.133 3 kPa),在患者左右两侧腹壁各作长度为0.5 cm的操作孔,左主右副。彻底吸尽腹腔残留液体后,探查病灶情况,确定后间断缝合穿孔,以网膜固定覆盖,检查患者无明显腹腔渗血现象,经副操作孔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脐部切口。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抗感染,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常规安置胃肠减压。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情况。疗效判定标准[4]:①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创口完全愈合;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创口愈合良好;③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创口开始恢复;④无效:临床症状和创口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四个指标。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7540(53.3)22(29.3)5(6.7)8(10.7)67(89.3)观察组7546(61.3)20(26.7)7(9.3)2(2.7)73(97.3)χ2值3.587P值0.049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休克腹腔脓肿及感染粘连性梗阻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754(5.3)3(4.0)4(5.3)3(4.0)14(18.7)观察组751(1.3)3(4.0)2(2.7)0(0.0)6(8.0)χ2值3.692P值0.055

2.3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7579.5±8.2104.8±12.442.5±3.612.8±2.4观察组7567.3±5.475.9±10.628.1±2.17.2±1.5t值10.76115.34229.92217.136P值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胃穿孔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类型多、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会进行性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该疾病发作原因在于胃黏膜经溃疡侵蚀后与腹腔相通,因此患者通常以腹部突然疼痛为临床症状[5]。传统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类型,前者是持续性胃肠减压联合药物治疗,但只能针对发病时间较短、临床症状轻、腹部体征局限、感染轻的患者,并且需严密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谨慎掌握,治疗时间较长,难以实现患者想要的治疗效果,如果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明显变化还需要及时改行手术治疗。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和迷走神经切除等方式均属于手术治疗方案,尽管效果优于非手术方式,但创伤明显、手术时间长,且容易被外界病菌入侵而导致切口感染,有的患者甚至还需要术中输血治疗,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偏高,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6]。

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和推广,许多县级医疗机构都能较好地开展腹腔镜手术,胃穿孔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同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只需于患者身上做几个小切口,几乎不会形成瘢痕,手术全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器官无需暴露在外,腹腔内组织器官被感染的几率降低,操作简便、耗时短且见效快[7]。腹腔镜手术应用有一定条件限制,如患者是否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手术者对腔镜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等,但腹腔镜手术对胃穿孔诊断具有明显优势[8]。

赵煜韬研究后发现,开腹式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腹腔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9]。舒代星研究结果显示,行腹腔镜手术胃穿孔患者手术情况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手术患者[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7%和8.0%(P>0.05)。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大致接近。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穿孔穿孔开腹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