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刘 肖,何静薇
(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急性脑梗死(ACI)有效治疗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兴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在治疗中的最佳时间窗与疗程的选择报道较少[1]。笔者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采取不同时间窗及疗程高压氧治疗,旨在为临床ACI的治疗上探究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以急性脑梗死为诊断的患者126例,男81例,女45例,患病至入院时间2~12 h,平均(8.4±1.1)h;年龄47~79岁,平均(56.3±4.6)岁;体重54.2~94.7 kg,平均(67.1±5.2)kg。随机数字法分成采取不同时间窗及疗程的7组,每组18例,对照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7组中A组予常规扩张血管、抗凝、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余下六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控制范围压力为220~260 kPa,20min/次,加压吸氧3次,25 min/次,间隔5 min,氧体积吸入分数为99.3%~99.8%,患者休息10 min之后,减压25 min出氧舱,1次/d。B组时间窗病发<12 h,疗程连续20 d;C组时间窗病发<12 h,疗程连续40 d;D组时间窗病发12 h~7 d,疗程连续20 d;E组时间窗病发12 h~7 d,疗程连续40 d;F组时间窗病发>7 d,疗程连续20 d;G组时间窗病发>7 d,疗程连续40 d。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2]:起病急;病发时出现偏瘫、言语不清等典型症状;无类似疾病史;未接受过类似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3]:头颅CT/MRI急性脑出血;其他脑血管疾病及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妊娠及哺乳期;血液系统疾病;精神异常者。
1.4评价标准[4]: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IHSS: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采用ADL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脑损伤程度:用脑电图仪检测,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正常。
7组患者NIHSS、ADL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NIHSS评分由低至高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ADL评分由高至低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脑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7组患者NIHSS、ADL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NIHSS(x±s,分)ADL(x±s,分)正常[例(%)]轻度[例(%)]中度[例(%)]重度[例(%)]A组1823.15±1.4646.53±2.2703(16.67)12(66.67)3(16.67)B组1815.63±0.5769.96±2.886(33.33)7(38.89)5(27.78)0C组1813.55±0.2678.53±3.578(44.44)9(50.00)1(5.55)0D组1817.78±0.8763.56±2.883(16.67)5(27.78)8(44.44)2(11.11)E组1816.65±0.6967.93±2.874(22.22)6(33.33)8(44.44)0F组1819.58±0.7654.43±2.372(11.11)2(11.11)10(55.55)4(22.22)G组1818.03±0.7759.68±2.583(16.67)2(11.11)10(55.55)3(16.67)
注:NIHSS、ADL评分及临床疗效,各组组间相比,P<0.01
ACI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多发于年龄在65周岁以上者,现阶段男性多于女性,且有着年轻化趋势,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为主要特点。常见非创性治疗方式-高压氧治疗作为缓解其脑缺氧,良性调节脑组织代谢,增强大脑血氧分压,对脑缺血性灌注损伤效果极佳,于脑科临床中使用。本研究中,NIHSS评分由低至高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ADL评分由高至低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脑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C组、B组、E组、D组、G组、F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在患者发病后较短的时间窗内,进行长期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对患者治疗后的综合评估,以保证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组研究结果与李春梅等研究结果[5]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内科治疗,而在高压氧治疗中在急性病发12 h内的时间窗进行疗程为40 d有效的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脑缺损程度,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