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孟渊
《宣示表》钟繇
汉代末年,自汉灵帝开始,中国历史便进入了一个纷乱的年代。三国、两晋,近二百年间,兵火不断,而中国书法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确立,并且书法的思想体系,亦大致构筑于这个时期,后世至今,不过是对其继承光大而已。
征战不断二百余年而文事不失,反而兴盛,在文化史上确实是一奇特现象,而能形成中国书法史上这一繁荣局面的原因,姜澄清先生在其《中国书法思想史》中总结有这么五条:
其一、三国与汉代相连,东汉碑石,魏晋人亲睹多见,且蔡邕等大家距此不远。后世视为珍宝的汉代真迹,当时人耳熟能详。汉末至三国初,钟繇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其子钟会从父学书,开父子从学之风;其二,三国书法以魏最盛。除地理上的原因外,与曹操父子的爱好文事关系甚大。曹操不仅以诗文名世,而且书法也“笔墨雄瞻”,《书断》称操书“雄逸绝伦”。当时骚人墨客云集魏京,时代风尚就此形成;其三、魏、晋文人好清谈,鄙薄富贵而寄情山林,专致翰墨,世称晋人书“韵胜度高”,正是这种超然尘外的性情所培育出来的;其四、汉代以勒石斧碑为习尚,至汉末因滥泛而几成末流。纸张的兴起为书法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晋人书传后世的非缣即纸,对唐人影响很大;其五、汉代为书体变易的时代,至三国两晋,书体已定,不再纠缠于书体变化中,能够专心于书法本身。因此,三国两晋,成为我国书法真正的确立期。
可以说,在三国以前,人们潜心研习书法的技巧,其主观动机是为了实用,是一种自发的习书意识。而主观动机由实用转为明确的艺术自觉意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书法,应该是从钟繇开始。
《书法正传》载,钟繇年少时,随刘胜学书三年。回来后,与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曹操等议用笔之法,在韦诞家见到蔡邕笔法,韦诞不让他看,钟繇竟气得捶胸呕血,多亏曹操用五灵丹把他救活。韦诞死后,钟繇令人挖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蔡邕笔法,从此知道“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运用之后,其书法“由是更妙”。每见世上万物,都从书法的角度去琢磨它,因此后人称其书法“点如山颓,滴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
在三国之前,还没有痴情书法如此的人。《书断》赞誉钟繇是“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宣和书谱》称他书写的《贺捷表》为“正书之祖”。他写的《宣示表》更为传奇,多家流传,最后竟也同王羲之《兰亭序》同样命运,成了殉葬之物,据传现今所见为王羲之的临本,却也很难让人置信。
蔡邕以隶书见称于世,曾农髯说隶书到蔡邕才见性情。用今天的话说,隶书到蔡邕才真正从纯实用的性质中脱出,而成为抒写“性情”的艺术。楷法则到了钟繇才告完备。钟繇以三十年的心血,穷究书法,达到“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的地步,可以说,技巧论的确立是从钟繇开始的。历史上称三国为书体“一大转折”,这是一个古篆、隶在实用领域内逐渐为楷书所淘汰的时代。钟繇提出的书为“流美”说,明确追求书法意识,最早提出从“美”的角度来审视书法创作,将实用性的写字与审美性的创作区分开来,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嘉平石经》残石
《《平复帖》》残石
纸的出现,为书法的发扬光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从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两汉残纸来看,纸到东汉蔡伦时,已经制作成熟,蔡可能是纸的一个改革专家。至今最早的纸本书法,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在西晋武帝泰始初年所写。至此,书体的成功变革,技巧的有效积累,实用向审美的转化,书写承载物——纸的发明,一切促成书法成熟的条件都具备了,于是,书法理论便自然而然地接踵而来。
从社会风气而言,魏晋文士,志在山林而轻轩冕,在出发点上,不以书法为求仕的工具,排斥了功利主义的目的,有利书法品格的超迈。其时,学书在士大夫间蔚然成风。秦观《法帖通解序》引用欧阳修的话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法帖者乃魏晋人施于家人朋友,其逸笔余兴,初非用意,自然可喜。后人乃弃百事而以学书为事,至于终老穷年,疲弊精神而不以为苦,真可叹也。”汉末以后,父子授受书艺,几成风尚,蔡邕与其女蔡文姬,钟繇与其子钟会,西晋有卫瓘、卫值父子,东晋有王羲之、王献之。卫氏一家,四世嗜书,四世中,卫恒成就最高,卫恒从女卫铄,世称卫夫人,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据传,《笔阵图》为其所撰。卫恒官至太子黄门侍郎,作《四体书势》。
西晋在理论上值得一提的有成公绥和卫恒二人。
成公绥(公元231年—273年)为西晋文学家,字子安。在明人辑的《成公子安集》中有《隶书体》一篇,赋体,大意讲隶书繁简适中,规矩有别,用之简易。而对创作则描写得有声有色。这篇文章涉及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用笔的挫、按、挑、引、驻、拔之类技巧,都有所及,同时又谈到“分白赋墨”、“缱绻结体”。也是最早提出书法可供玩赏的人之一。
卫恒晚于成公绥,卒于公元291年。《晋书·卫恒传》收入《四体书势》一文。所谓“四书”,即古文、篆、隶、草。这篇文章说是论“体势”,其实是论源流。
西晋的书论文章,行文受赋的影响很大,不仅《四体书势》,索靖的《草字势》也是这样,这些文章大量地以比拟为法,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物类去拟喻书法的点画及体势,满篇都是龙腾、鸿惊、兽跂、鸟迹之类,既是一代文风影响所致,也是“法自然”观念的反映。
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生长在西晋时期,名师的传授,家风的熏陶成就了一代宗师。王氏一族,为泱泱书法世家,陶九成的《书史会要》中辑入者二十二人,这是继蔡、钟书法家族后最大的群体,也可能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书法家族群体了。王氏一族好书的传统,奠基于王导。王导为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的从兄。王导官至太傅丞相,史称“晋祚中兴”的“社稷之臣”,其人“识量清远,简素寡欲”。王导书法师承于钟繇、卫珑,尤工行草。
王旷与卫氏为中表,因此得蔡邕笔法于卫夫人,并以此授给儿子王羲之。
王羲之有儿子七人,为世所称者五人,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其中,献之名声最大。题为王右军撰的几篇文章,以《笔势论》规模最为宏大。这篇文章后人虽多有说法,指其非王右军所为,但这篇文章包括的十二个题目,即创临、启心、视形、说点、处戈、健壮、教悟、观形、开要、节制、察论、譬成,几乎涉及书法的所有方面,已超过前代,可以视为晋末至六朝时期书法思想的一个纲目。
时世的变迁,王氏一族的南移,不仅使书法热点增多,而且南方风光对艺术家的陶冶也异于北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正是完成于会稽。羲之学书于北人,至其南下,生活于茂林修竹之间,造化陶蒸,书风遂改,故其《兰亭》,刚柔相济,变化大焉。羲之过江,虽是一己之行,而中国书法的流派,却自此分野。其后,复因南北对峙的政局形成,天时、地势、人事皆异,书法亦从此出现南北之分。
书法的来龙去脉,重点讲中国书法从无到有,从一种字体到多种字体产生到成熟的过程。至此已诸体完备。后来的发展,主要是书写风格的变化,而书体则没有出现变化。作为学书法者,了解较多相应的知识也较容易,因此不再续讲。
(本文图片由李孟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