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18-10-29 09:23陈贵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危重症全程家属

陈贵静

危重症患者是急诊抢救过程中的主体, 多数患者的病情或伤情均相对复杂, 且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此时患者本身和家属均存在紧张、恐惧等情况, 并容易因此而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情况;所以临床辅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 对于抢救的成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则将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作出分析, 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抢救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60.95±6.3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60.16±6.26)岁。两组患者均在急症出现后24 h内就诊, 其急症包括脑出血、外科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抢救, 即快速评价患者情况并给予其对症处理, 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护、吸氧、生命体征监护等护理, 同时做好相关护理文书的记录, 用于客观反映患者病情, 并为下一步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指导[1]。

观察组患者在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①接诊干预:在急诊科抢救室对患者接诊后, 应该及时对家属询问患者情况, 或者在患者意识状态清醒的情况下询问其病发过程;并指导家属避免随意挪动患者, 以防产生二次伤害, 同时针对呼吸不畅的患者及时给予通气治疗, 出血或损伤严重则及时止血并简单包扎, 根据此过程对患者的观察情况, 做好简单的病情记录;②分诊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评估, 客观地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后给予其科学评估和分诊;其他类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及时分诊给予对症处理[2];③抢救配合:抢救全程护理均应该有效地对患者实施各项操作, 例如呼吸困难者妥善建立氧气通道, 保证患者正常呼吸,拟行手术的患者及时预备各项手术器材, 并配合对患者进行相关导管的留置和置入, 全程均做好记录;④加强基础护理:抢救成功后, 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基础护理的注意事项,例如饮食内容、健康知识等,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认知水平, 从而促进其及时恢复, 并尽快脱离危险[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统计比较, 包括导管留置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45±4.69)min、(14.31±3.56)d,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4.56±8.65)min、(22.49±5.1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55、8.253,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往往危险性较高, 同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恶化现象, 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抢救过程中必须和时间赛跑, 尽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以便于改善患者预后[4]。

本次作者则针对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施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45±4.69)min、(14.31±3.56)d, 短于对照组(34.56±8.65)min、(22.49±5.1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355、8.253,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急诊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伴随有紧张、恐惧等心理, 同时家属协同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此时全程护理干预则发挥其价值, 即对于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进行稳定, 尽可能给予其足够的信任, 为医生妥善展开各项措施提供条件[5]。同时可按照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 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评估, 并向医生进行报告, 从而使其异常可得到有效处理, 这对于稳定患者病情, 避免恶化现象的发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6]。随后对患者的病情简单作出评估, 可及时给予分诊治疗, 在此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作用则在于, 有条不紊地帮助医生开展相应抢救工作, 并给予患者导管留置和呼吸机通气等辅助操作, 从而使得抢救工作在同一时间线上合理穿插, 因此有效缩短用于对患者抢救或急救的时间, 这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仍然具有重要意义[7]。而在抢救完成后, 患者病情基本趋于稳定, 全程护理干预工作则注重监护患者情况, 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基础护理, 使得患者的恢复工作可从饮食、健康锻炼等各方面展开, 最终利于患者情况的改善, 减少其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最终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8]。

综上所述, 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值得相关科室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危重症全程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京沪高速全程监控改造供电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