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也存在诸多风险。本文主要论述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情况,对该项工作进行创新,确保企业的安全经营和有序竞争。
关键词:信息化;保密管理;划密定密
前言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透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企业信息日渐公开,出现信息爆炸情况。但该背景下,企业尚未认识到自身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侵犯企业隐私,而且危害信息安全。企业领导要基于外部信息环境,明确保密管理工作要求,营造安全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1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现状
首先,泄密情况时有发生。企业泄密事件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如果企业员工对信息保密和公开界定不清,或者在没有设定密级时公开保密信息,属于无意识泄密;倘若基于自身利益或私欲,故意将企业保密信息泄露,则属于有意识泄密。
其次,计算机泄密情况增加。企业日常运营及安全管理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存在漏洞,发生泄密情况;外出技术服务中计算机无密码设置,导致信息泄露;保密信息经由公共信息发送,且无隔离措施;开发应用软件时,合同条款未明确规定泄密风险[1]。
2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问题
2.1保密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员工虽长期从事保密工作,但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保密工作缺乏认知,导致信息的公开和保密、工作秘密和个人秘密等常发生混淆。加之,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日益增多,使企业日常工作更加便利。企业员工或保密人员往往以此为载体传送信息,忽略网络安全,导致企业信息泄露。
2.2规章制度不完善
企业日常运营及发展过程中,从文件定密到解密,以及涉密信息的使用和保管等,都有一套既定的保密工作流程,而且相关保密机制中也对其作了具体规定。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多使用电子文档进行信息的传输,纸质文件则相对比较少,导致企业保密工作难度加大。计算机网络的影响加速了信息传播,倘若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对企业计算机进行保护,很容易遭到黑客入侵,泄露涉密电子文档等,增加企业经济损失[2]。
2.3保密监管落实不到位
信息化时代,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落实保密监管工作,仍然沿用陈旧的规章制度,甚至没有对其进行贯彻执行。一些企业员工无视企业制定的保密制度,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随意扩散泄密文件,为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2.4保密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很多企业泄密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计算机没有加密。因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对这些计算机进行保护,导致涉密信息的安全性难以保证,从而很容易受黑客清晰,或者在传送涉密信息的过程中被非法截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要增强自身保密意识,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加强非涉密计算机的保密工作。
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创新
3.1强化保密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倘若企业保密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泄密风险,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保密人员要加强思想意识,具备危机感,明确新时期企业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运营背景及发展要求,革新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加密方法,对企业内部计算机和网络等进行加密处理。而企业也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随时做好封锁措施,对各类泄密等意外情况进行应对,将信息泄密带来的危害和风险降到最低。
3.2安全管理涉密网络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是涉密文件的主要存储载体,故而,网络保密工作非常关键。具体实施方法是时刻监控企业内部的涉密台式计算机,加强网络安全。安排专人对各台计算机进行负责和维护,将企业保密工作管理落实到个人,通过该种方法,促进企业工作人员增强保密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各类可移动传媒工具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管理企业员工的个人笔记本、移动硬盘等,以免因员工个人原因或疏忽出现企业信息泄密情况。不断完善企业內部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信息泄密等违规行为。加大保密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具备较强的防泄密技术,顺利完成信息化企业保密管理工作。
3.3加大保密检查监管力度
在企业保密管理工作中,保密工作检查非常重要,企业要改变以往保密工作思维及理念,在实践中对该项工作进行落实,对企业信息保密及管理工作进行灵活转换。在日常运营及发展过程中,将保密监管工作做实、做严、做细,最大程度保障其有效性。重点加强关键涉密部门及相关位置的保密措施及保密载体的防范能力检查和培养,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采取具体措施和方法,加以预防,以免出现泄密情况,从源头上做好企业保密管理工作[3]。
3.4依法开展划密定密工作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管理工作要始终秉承管理与防范相结合,以防范为主的原则。同时采用多种措施加强企业保密工作,准确划分单位内部情况,保障秘密资料的安全性。企业涉密资料的定级、定密、解密和保密期限等划分,要严格遵循具体管理规定执行。时刻监督企业重点涉密部门、部位等,并加大保护力度。全面细分企业各项工作,加强与保密部门的沟通,明确企业内部秘密、涉密人员分布情况等,以免企业保密工作的开展过于盲目,提高保密工作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全面落实企业保密工作非常关键,直接关乎企业的运营及发展。企业领导和涉密部门都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明确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现状及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保密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安全管理涉密网络,加大保密检查监管力度,依法开展划密定密工作,使该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兼备,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将运营及发展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尉飞新.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保密管理工作的探索[J].保密科学技术,2014,(11):61-62.
[2]康占芯.信息化条件下科研单位的保密管理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6,(17):36-37.
[3]李向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1):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