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梦娟
摘要: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不仅能把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用画笔最细微、最贴切、最独到、最个性地表达外,还能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是见证时代变迁的活化石。为此,本文着重研究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对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画;独特性;新媒体;继承与发扬
农民画,从狭义层面上是指画作的创作者是农民、牧民、渔民等,绘画的题材和主要内容是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农民画是一个非专业的民间画种,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之初就具有独特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为了抵制旧的封建文化残余,建设农村新文化阵地,配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催生的一个非专业画种。到了20世界七、八十年代,农民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乡乡村村有壁画,家家户户画满墙”的奇观,成为了引领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农民画作为见证时代变迁的活化石,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与学科价值。
一、农民画的特点
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既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又有其在创作过程中独特的魅力。农民画在内容题材上极重民俗题材 在构图上追求完美式的大而全理念,画面讲求完整圆满。在色彩应用上近乎随心所欲,色调鲜艳明快,热烈奔放,极富感染力。在风格上又显现出稚拙、洒脱的装饰性风格。这些都与三维写实艺术及近代科学、理性的绘画理念有所不同,因此其具有独特的“原始”魅力。
二、继承和发扬农民画的优势
1、有利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农民画的创作土壤和氛围多集中在民间,其创作之初充分借鉴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了剪纸、刺绣、雕刻、皮影、泥塑、年画、灶头壁画等传统民俗艺术,继承和发扬农民画可以促使我们探索与理解本民族哲学观、文化思维、文化信仰、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流变的欲望,从而增进我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也符合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只有对本民族的来历、发展、特点、趋势、规律、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今天,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前途的信心。
2、有利于利于培养个性与创造性,激发创新思维
农民画的取材极为广泛,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也可以是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其次,农民画的表现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在农民画创作中,经常排除理性、知性的参与,表现出与写实艺术迥然不同的方式。在造型和色彩上也不必拘泥于现实形象,可以突出表现具体事物典型特征而忽略细节,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运用色彩,强调色彩主观感情作用,把色彩当作表达情感的手段而不受固有色相的限制。这些特点能够够培养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性,从而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3、有利于该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目前,农民画作为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创作骨干大量流失,新生创作队伍数量极少,通过对该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使大家对农民画创作产生有浓厚兴趣,才能不断地充实农民画创作队伍,有效地使这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三、新媒体时代继承和发扬农民画的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接触事物的方式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对事物进行爱好式选择接触也更加明显。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对农民画进行宣传、继承和发扬,对农民画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保持农民画的原创性
通过成立相应的组织或机构,激励和引导大家去更细心的观察自身的生活,创造出更优秀的农民画作品。
2、提升农民画自身价值
通过现场或远程教育等形式,对想创造和乐于创作的人请相应专家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创作技能,进而增加其作品的自身价值。
3、拓展农民画传播途径
对创作出的优秀的、高水平的农民画,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画展,开设农民画公众号及电视节目展览等形式加大对农民画的推广,让更对的人去了解农民画,去参与农民画的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不仅能把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用画笔最细微、最贴切、最独到、最个性地表达外,还能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它不是生活的重现和民间各事件的直接堆砌,而是基于对生活的细节敏锐洞察,对活中的真善美的用心捕捉,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沉热爱。因此,优秀的农民画创作者都是民间文化承载的高手,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对优秀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切实提高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田苗.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方法探究鲁东大学,2017.
[2]尹俊逸.中職艺术专业教学中民间美术教育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3]罗思思.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J].教育观察,2018.5.7.
[4]许妮娜.儿童画与农民画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谢雨子,龚龙煜.民间美术在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融合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08(2).
[6]吕艳.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范例.论云南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8]庞建军.农民画产业设计模式探索[J].设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