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艺术史,再难找到如双子星般交相辉映,却似远还近的这样兩位画坛大家——吴昌硕与齐白石,就在历史长河中遥遥对望,脉脉不得语。
前者,拯救了当时正在衰退的文人画,以坚守古意的金石昧,成就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后者,用一生质朴天真燃烧成不一样的烟火,为艺术在雅与俗之问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而他们遨游艺术之海的法门和他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前者更转化为内观,而后者更专注于向外的突破。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就像漂流在大海上的浮岛。若顺洋流而走,可能到达大洋彼岸,但也不能排除暗礁沉船风险;若逆流而上,则一定不敌天数。当我们观察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探寻最后一代文人画复兴和终结的原因时,会发现吴昌硕的成功在于顺势而为;而如今相对落寞则缘于他固守自己艺术信念的静止。而齐白石的幸运,也同样在于他的顺势,他的孤傲隐藏在他的天真喜悦之下,他懂得在阳春自雪和下里巴人之问取一个最平衡的度,时代和大众撷取了各自可以共鸣的部分。
其实这也是两位“亿元级”大家在几十年的市场表现中,“学生”齐白石反而比“老师”吴昌硕价格更高的奥秘。(菡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