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不只是关怀

2018-10-27 10:56方博
歌剧 2018年2期
关键词:米拉歌剧香港

方博

“水泥丛林”“无休止的工作”“考试分数”……抛开舞台上的所有场景,从以上个别唱词便不难察觉,这是一部描写大都会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作品。亚洲协会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委约美国、中国香港和菲律宾的创作和表演团队的室内歌剧《米拉》(Mila)于2018年1月18日至21日,在香港金钟正义道9号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进行了全球首演。

《米拉》这部相当发人深省的当代真实主义室内歌剧,描写了一个香港三口之家和他们雇佣的菲律宾籍女佣之间的故事。这个商人家庭对待外佣向来苛刻,在菲籍女佣米拉(Mila)到来之前,因为香港籍妻子的百般挑剔,先后辞退过十余位女佣,已经被入境事务处列入黑名单。为了避免雇佣新外佣过程中的种种麻烦,美籍丈夫遂决定与佣人相互妥协。女佣米拉抵港之前,曾在一个新加坡家庭工作过20年,后由于女儿溺水身亡,米拉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奔丧。为了不被意外丧女的痛苦回忆折磨,米拉希望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便来到了香港。雇主家庭中的这对跨国夫妻因为双方繁重的工作压力,妻子性欲冷淡,丈夫出轨,他们的矛盾也时常让米拉成为妻子发泄的对象。夫妻二人每日为事业操劳而忽视了他们儿子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小男孩因为香港夸张的校园竞争环境,极度在意考试成绩和名次,加上家庭氛围并不温馨,多重的精神压力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另一方面,米拉始终认为是由于自己身处异乡,丈夫出轨后对女儿的生活缺少关照,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女儿轻生,这让米拉极度后悔和自责。在来到这个新家庭之后,她敏感地察觉到了小男孩的异常举动,时刻关注并守护着男孩,希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当我最初得知,《米拉》是一部讲述菲佣和一个香港雇主家庭之间的故事时,不由自主地想到我抵港后多年来频繁目睹的真实社会的画面:一群肤色较深、大多身材娇小的(东)南亚中青年女性,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每到周日便聚集在中环写字楼之间的天桥上或各个城市公园里,她们坐在地面的野餐布上,或打牌、或聊天。的确,30万人口的菲律宾籍或其他外籍女性佣工群体,在香港这座高度国际化的东亚金融中心城市,占据了令人难以忽视的人口比重。而“菲佣”这个词汇,也在香港人的脑海中留下了众多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见。为这个族群创作一部反映其真实生活的歌剧作品,这在香港的歌剧舞台上极为罕见。

《米拉》的编剧庄梅岩是香港戏剧领域享有盛誉的本土剧作家,她拥有香港演艺学院编剧文凭和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University of London)戏剧硕士学位,并多次获得包括香港舞台剧最佳剧本奖、戏剧类年度最佳艺术家奖等在内的戏剧奖项。其创作方向涉猎众多,包括原创或改编的戏剧以及歌剧作品。本次受邀参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委约的室内歌剧创作,在选题之初庄梅岩与亚洲协会行政总监孟淑娟商议,希望创作一部反映香港这座城市民族多样性的作品。在经过了委约方和创作团队的长期协商之后,最终选定了以菲佣和香港家庭的主仆双向视角演绎外籍佣工的生存状态、香港人工作及学习的压力和家庭矛盾,以及雇主与佣工之间的不同社会阶层人际关系等真实的家庭与社会议题。

《米拉》的故事灵感来源于独立记者苏美智、人权运动倡导者及摄影师罗伯特·高登(Robert Godden)2015年出版的著作《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这本著作分别从“外佣雇主”“菲律宾留守家庭”“外佣制度与社会回声”“外佣群体在香港的影像”“外佣自述各自人生”五个角度,记录并描绘出全球化进程中最真实的外籍佣工,及围绕着她们的家庭生存方式。作者收集与其相关的不同背景人士的心声并为外籍佣工发声,让读者可以从多重视角看待外籍劳工,反思自身对待不同民族、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时,自身对于人身平等与人权自由的态度。庄梅岩从《外佣》的诸多真实故事中选取素材,对雇主家庭高强度剥削佣工劳动力并质疑外佣人格、雇佣之间的尊卑貴贱不平等、外佣留守家庭的紧张关系几个着眼点进行着墨。同时,她也从部分外佣对雇主家庭产生的依恋,尤其是对雇主子女的关爱,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活动描绘,将故事的重心从紧张的雇佣矛盾转向平和的爱的主题。

常年往返于纽约和香港之间的美国作曲家伊莱·马歇尔(Eli Marshall),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马歇尔对亚洲音乐尤其是中国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自2003年以“富布赖特(Fulbright)学者”身份来到中国之后,马歇尔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交流访问,并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作曲博士学位。他曾为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终极版》等电影配乐,投入《米拉》音乐创作之前,马歇尔已经是为人熟悉的香港艺术界新生力量:在美国,他也是大都会、芝加哥、西雅图等歌剧院的驻团艺术家,并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任职客座教授。

作为带着跨文化传播实践者身份的美国青年作曲家,对于本次室内歌剧创作,伊莱·马歇尔在构思之初便希望该作品能以英语、粤语和塔加路语(Tagalog,菲律宾官方语言)三种语言[对应剧中美国籍丈夫、香港籍妻子、中美混血儿子(同时兼演菲律宾籍女儿)和菲律宾籍女佣]进行表演。像这样的多语种歌剧创作,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歌剧舞台上都并不常见,其跨语种、跨文化的对话方式,对于作曲家在歌剧音乐部分的创作也是高难度的挑战。为了很好地表达每个人物表演当中的语言自身形态,作曲家采用了大量的微分音音乐及无调性旋律进行写作,将粤语和塔加路语的唱词按语言的声调进行旋律化处理,使得各角色的演唱都更贴近日常对话时的正常声调。这样的处理,在增加旋律可唱性的同时,也很好地放大了唱词的情绪,更便于歌唱家融入角色、展现戏剧表现力。

除了第二幕妻子和丈夫各自的独唱、第四幕米拉和妻子的二重唱以及最后米拉的咏叹调之外,整剧大篇幅的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都以无调性的技法写作。另外,作曲家还运用了许多特殊的“打击乐器”。比如,为了营造出餐厅的声音景观,马歇尔特意在打击乐部分加入大量厨房用品如自带微分音特色的不同大小的锅和盘子,加上他和同事手工剪切的木料、钢管,再用大量玻璃瓶装上不同容量的水并按照平均律和微分音定音、排列,实现了音高、音色与厨房、餐厅的声景与场景融为一体。大规模打击乐器结合弦乐、管乐,以及特意进行针对性调律的双钢琴共同演奏大量无调性的音响织体,以大量特殊室内乐音色组合为主导,为具体场景下的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塑造增强了戏剧效果。

香港舞台剧著名导演陈曙曦,在《米拉》的创作中运用了诸多现实生活素材。例如,将厨具和餐具组成的特殊打击乐器规律排列在定制的架子上,形成厨房场景,与歌剧第一幕餐厅场景相对应:又如,幕间将餐桌的桌板直立掀起作为投影屏幕,投映出第二幕中妻子在车内观看的、用摄像头来监控的、米拉手机上的影像。与此同时,导演也使用了许多舞台剧表演中夸张的戏剧性处理手法。例如,剧中人物在唱出内心话的时候,用了戏剧旁白的表现方式,演唱者在不同位置移动中表达情绪,其他人物均静止在原地,突出演唱者内心活动的同时,也预示着主要人物之间忽远忽近的距离。又如,夫妻二人近乎仪式性的统一而整齐的用餐动作,配合着各自不同的表情和念白,传达出他们的貌合神离。再如,小男孩每次离开餐桌,弯腰驼背地背着椅子来到书桌前,整个行进过程脚步缓慢而沉重,这把椅子也象征着他的课业压力,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

随着香港媒体多次曝光本地雇主虐佣的事件,近些年人们对于外佣族群的关注逐渐升温,而外佣族群中不同的个体声音也逐渐被人们所听见。除了上文提及的《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外,还有不少反映菲佣的作品。例如,香港翡翠台的专题节目《星期日档案》,其中有一期特别以“没有外佣的日子”为题,从香港人与外佣的相互依赖、港籍和外籍佣工薪资及工作方式对比、外佣引进与合约制度等多方面,讨论了外佣在香港社会中的处境与价值:菲籍女导演维拉拉玛拍摄的纪录片《周日选美皇后》,则描述了在港佣工参加在香港举办的菲律宾旅游小姐选美比赛的同时,她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挣扎与自我迷失:曾经身为菲佣一员的街头摄影爱好者巴查尼(Xyza Cruz Bacani),将菲佣的生活日常作为自己的摄影素材,其作品被《纽约时报》推荐,如今成为受世界瞩目的摄影师。

《米拉》的音乐总监,美国哥谭市室内歌剧团(Gotham Chamber Opera)创办人兼艺术总监尼尔·格任(Neal Goren)在谈到室内歌剧这门艺术形式时就提到,正是由于室内歌剧所需的表演空间较小,舞台上演员与在场观众之间的交流便更加直接,使得观众更容易感动。而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讲述外佣与雇主家庭的故事,因故事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绪,舞台上的表演便会更加真实且戏剧性十足。早在2007年,菲律宾就制作上演过一部音乐剧《沉默的女高音》(The Silent Soprano),讲述菲佣女孩玛姬(Margie)在香港被发掘并最终成为著名歌星的曲折故事。此次室内歌剧《米拉》的上演,再次引起了香港乐迷的关注。当歌剧最后一幕,主人公米拉在河边的咏叹调,以柔弱又悲凉的声音唱出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爱的渴望——这些也正是《米拉》的創作者们,期待这部作品带给香港乃至全世界观众们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
米拉歌剧香港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走进歌剧厅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米拉的失误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