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
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7日,我应文化部邀请,作为一名特约评论员,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观摩了开幕式及16场歌剧,加上过去曾看过的4部戏,参演的23部作品中,仅有3部歌剧没有看过。20部作品的浏览,应该说给了我一次欣赏、考察、思索的机会,让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自2014年以来中国歌剧创作、演出的基本状况。这24天里,辗转南京、常州、无锡、宜兴,看戏、写观感、与各剧组主创交流、评论,很辛苦,却很充实、很快乐。
在这有意义的“跨年之旅”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因此特别愿意与歌剧爱好者们分享一番、总结一下,并重点分析一些剧目,谈谈自己的感想。
此次歌剧節上,展演了多年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经典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同时涌现出一批新近创作的民族歌剧,其中有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文化部重点扶持的8部民族歌剧隆重推出、闪亮登场,接受了广大观众的检验。大家欣喜地看到,这些作品接地气,充分体现出歌剧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假以时日,其中有些作品也许会成为经典。
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推出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讲述的是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这个选材很棒,但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写的是一个健在的、又是很低调的人。怀着对屠呦呦的敬佩和对这部戏的疑虑,我走进剧场,却收获了极大的满足和感动。咏之和蔡雪的剧本创作遵照事实,抓住主人公生命中的关键节点,生动地、很有艺术技巧地、十分动情地、富有张力地表现出来,整个结构非常严谨,诗意地、富有哲理地描写了一位女科学家高尚的人格。作曲家孟卫东的音乐非常流畅,吸收了音乐剧的写法及浙江民歌、戏曲的音调,声乐部分朗朗上口,乐队部分张弛有度,加上埙、箫、二胡、琵琶、民族打击乐等,富有色彩。一幕二场屠呦呦与李廷钊的《别来无恙》《今夜星辰最美》优美动听,二幕一场屠呦呦咏叹调起伏跌宕,显示了作曲家深厚的实力。导演廖向红做事极为认真、严谨,把戏剧梳理得细细密密,娓娓道来,展示了诗意和激情。那随风起伏的青蒿,配之以灯光,用诗意与浪漫传达出最清纯、最真诚的赞美。同时,这部歌剧有着很强的现代戏剧思维,常用穿越时空的叙事方式,把幼年、中青年、老年屠呦呦放在同一个场面。扮演中青年屠呦呦的吕薇唱演俱佳,把一个知性、有教养、温柔、端庄、谦虚、内敛的科学家形象和气质,拿捏得十分到位,并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谢幕。
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演出的《马向阳下乡记》,是一部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现实题材的轻喜歌剧,值得点赞。整台演出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了热情,精神面貌可嘉。作曲家臧云飞写过很多优秀歌曲,尤其是军旅歌曲广为传唱,这次是臧云飞第一次涉足歌剧,他迈出了戏剧音乐创作的第一步。他的音乐简朴、通顺,贴近民众,易于被群众记忆。在这部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歌剧中,用了很多民间音乐素材,乐队里设置了富有山东特色的唢呐、坠琴、笛子、梆子等,很具地方色彩。导演黄定山盘活了整台戏,让众多的人物性格鲜活,尤其是四个村妇及四个村民,还有由戏曲演员担任的会计梁守业,给人印象很深。黄导在这次歌剧节上有三部作品展出,激情洋溢的他,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模范”。青年演员王传亮扮演的主角马向阳,让人眼前一亮,他表演松弛,声音漂亮,很能让人信服。他就是一位新时代的有知识、有理想的扶贫第一书记。
此次歌剧节上三部现实题材之一的《有爱才有家》,由于分组观摩的原因,我没能看到,但另一组的评论员们对其交口称赞,连连称之为好戏。我有幸在开幕式上听到刘丹丽演唱的该剧主人公刘德芬的一段咏叹调,非常感人。由此可见,现实题材的歌剧也能写好,关键是怎样写。只要我们选对故事,倾心尽力、满腔热情地去创作,就会让群众爱听、爱看,真正让老百姓关注并热爱中国的歌剧。
由福建省文化厅出品、福建省歌舞剧院演出的《松毛岭之恋》,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民族歌剧。音乐创作坚持闽西山歌特色,浓浓的乡音乡情十分亲切,剧中人物阿妹、阿根、阿财,都有很动听的民歌演唱。想起我几年前为福建创作的《土楼》,与《松毛岭之恋》一样,讲的都是一名客家女子坚守、等待的故事。《松毛岭之恋》的故事背景放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长征之前,使全剧基调更加雄浑、壮烈。年轻的卢荣昱担任作曲,还是挺不错的,很好地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我怀着特殊的感情来听这部歌剧,那些熟悉的闽西山歌,加上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让我心潮难平。最难忘,阿妹等阿根30年,始终认定他是去干大事了,每年为他做一件新衣服、做一双新鞋。当儿女告诉她,阿爸早已在松毛岭牺牲,交给她一本烈士证,阿妹独自关在屋内,哽咽地清唱出主题歌《哥是你心中的常年树》;打开柜子,30年来做的一柜子衣服和鞋,让全场观众无不动容。当年的云花——王庆爽,在这部歌剧里,展现了最好的歌唱与表演,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之中:当年的阿勇——孙砾,成了这部戏的艺术总监,一直带领大家努力攀登艺术高峰;当年的阿水——郑海兵,在这部戏里扮演阿财,他和当年饰演林老伯的周建坤,演唱都得到大家的肯定。当年排练最认真努力的“三青年”——姚中译、陈昱、彭彬,也都在这部戏里担任了重要角色。看到我熟悉的青年演员们的成长,真是很欣慰。歌剧是他们追逐的目标,歌剧让他们不断成长,做一台好戏,锻炼一批人,这正是发展歌剧事业的一个初衷。
这次歌剧节也有不少历史题材的作品涌现出来,中央歌剧院的《玛纳斯》就是一部重量级的力作。作为中华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玛纳斯》,改编成一部歌剧的难度是极大的。几经修改后,这次展演的版本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许舒亚作为极有实力的作曲家,改变了以往擅长运用现代技法写作的习惯,更多地吸取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素材,严谨、严肃地完成这寄予重任的创作。歌剧序曲相当完整,几处歌舞场面的器乐曲也写得很漂亮。在乐队写作中,还安排了口弦、库姆孜琴。主要人物的咏叹调也都写得相当专业,如男中音玛纳斯的几段咏叹调、女中音恰绮凯极富个性的咏叹调,尤其受到观众欢迎的是男高音赛麦台依的《我活着,我微笑》和花腔女高音阿依曲莱克的《请你把马头转回来》,还有抒情、动听的四重唱《圣洁的月亮河,阿依阔勒》。中央歌剧院强大的实力还体现在训练有素的乐队和合唱上,演员阵容新人辈出:扮演玛纳斯的於敬人、扮演赛麦台依的李爽、扮演卡妮凯的阮余群、扮演阿依曲莱克的郭橙橙、扮演恰绮凯的牛莎莎、扮演额尔奇吾勒的刘怡然,都十分出色。李爽、阮佘群都演过我的歌剧,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对唱好人物、塑造好角色,是极其认真的。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功,除了天赋条件,更离不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对很多怀揣歌剧梦想的年轻歌唱家来说,有着启示作用。
同样是历史题材的歌剧作品,特别值得称道的还有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楚庄王》。这部歌剧,既有正歌剧、大歌剧的气势恢宏,又有民族风格很强的古韵古风和民间地域特色。编剧李穗以“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来结构剧本,剧诗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很强,从楚庄王韬光养晦到飞鸣冲天,对当代人有着很大的激励和振奋的意义。作曲家吴粤北第一次写歌剧,起点很高。他认真谦虚,不断听取意见,几经修改,反复打磨。这部歌剧的音乐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有民风民情的鲜明色彩。几次出现的《星月沉,华灯升》,既统一又有变化,给人的印象很深。《一阵狂飙》的对唱、二重唱、四重唱,表达人物内心情感丝丝入扣。作曲家注重把楚文化的因素糅进音乐里,如运用古琴的音色,用湖北方言和中州韵来谱写某些咏叹调。这次在歌剧节上《楚庄王》的完美呈现还应当归功于导演陈蔚,作为湖北武汉人,她为家乡的戏尽心尽力,让整个舞台大气磅礴、熠熠生辉,尤其把舞蹈队合理地运用在歌剧里,加强了戏剧感,增加了可看性,也平添了不少色彩。
上海歌剧院为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奉献了唯一一部外国经典歌剧——威尔第的《阿依达》,展现出很高的水平。指挥家许忠在音乐处理上非常细腻,一如他作为钢琴家演奏时那么精致,使乐队和合唱高度协调,并富有张力。徐晓英扮演的阿依达,发挥了她大抒情的嗓音优势,几段脍炙人口的咏叹调演唱得都很完整。对比她演唱的我歌剧《雷雨》里的繁漪,已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我还听了她在歌剧《拉贝日记》里唱女主角魏特琳,可见徐晓英大胆开拓戏路,迎接各种挑战,她的歌剧之路会越走越宽。男中音杨小勇还是那么棒,真是宝刀不老的歌剧常青树!上海歌剧院近年来“走出去、请进来”,把中国歌剧带到国外,把外国团队带到国内,制作高水平的经典歌剧,《阿依达》就是如此。这样的文化交流最终会促进中国的歌剧事业发展,这是很有文化战略眼光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大剧院十年来引进、制作了几十部经典歌剧,对推动中国歌剧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曾几何时,歌剧演出门庭冷落,现在年轻人纷纷走进剧院欣赏歌剧,这是开放、交流的成果。我多次亲身感受到,并为此而激动:现在有了这么多歌剧迷,让我们的创作更有了动力!学习经典歌剧,对我们进一步创作好自己的歌剧作品十分有益,前人留下的经验我们必须借鉴和学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留给我们的,都是宝贵的财富。
这一届歌剧节可谓群星璀璨,艺术家们尽显身手。除了前面提到的,参加这次歌剧节的还有著名的指挥家张国勇、吕嘉、李心草,歌唱家阎维文、田浩江,年轻的实力派歌剧演员薛皓垠、韩蓬、宋元明、柯绿娃等。特别要提的是在《白毛女》和《木兰》中担纲主角的雷佳,每场演出甫一亮相便是满堂彩,她的演唱和表演经过老师和前辈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堪称范本。而王宏伟、龚爽等优质的演唱与表演,也點燃了《二泉》的演出现场。我还发现了《张思德》的主角吕宏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民族男高音,塑造的人物纯朴、可亲。
由文化部出品、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通过2015年至2016年拍摄3D电影、全国巡演;《小二黑结婚》通过2017年全国巡演,日臻完美。这次歌剧节把这两部扛鼎之作都拿出来参演,引来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欣赏,盛况空前。中国歌剧舞剧院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家级院团的强大实力,交响乐队、民族乐队、合唱队,都表现一流。两部经典民族歌剧还推出了蒋宁、毋攀、高鹏等优秀青年演员。的确,我们的歌剧需要更多的优秀院团和我们自己的歌剧明星来提升品质、扩大影响。很多国外的歌剧迷追逐着他们心中的偶像奔赴世界各地看戏,我们也要培养更多有号召力的演员,让群众关注并真正喜爱上自己的中国歌剧。
我们的歌剧在二度创作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最为关键的一度创作,要想得到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次座谈和点评,说的大多还是剧本和音乐的问题。我觉得创作人员需要学习、研究和提高,真正建立起歌剧的思维。现在不搞歌舞晚会了,一些行家里手转而来搞歌剧,往往还带有以往的固定思维:重场面、轻人物刻画:剧本缺戏、戏剧矛盾平淡:人物内心空泛,缺乏情感力量和思想深度:剧诗僵化、概念化:音乐多歌曲思维、缺戏剧性:乐队、合唱造势,处处是高潮;写不出有深度的唱段,不走心、不动人:有人只会写歌,不会写乐队,依赖别人配器,多人的合作捉襟见肘……凡此种种,都造成对一部投资巨大的歌剧的伤害。大家呼吁应该办起相关的学习班,加强创作者的修养和能力。我始终觉得,做一部戏必须真诚地投入,不能当作一个“活儿”,不动情感的快速“完成”。歌剧是综合性艺术,要求各部门精诚合作,集中各方才能,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现在有些剧组,某些主创太强调个人,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排斥别人的意见,如果这个人是编剧、作曲或导演,对歌剧的伤害就很大。说到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创作态度的基本问题。另外,一部歌剧投资很大,建议先做音乐会版歌剧,广泛听取意见,一度创作夯实了,再投入做舞台版歌剧。这次参演歌剧节的沈阳音乐学院的《星星之火》就是这么做的。
在舞台呈现上,近年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的导演违反歌剧规律,喜欢晚会规格:有的歌剧扩音过大,音响震耳欲聋,让人烦躁不安……在这次歌剧节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些都破坏了歌剧的品质,应直面问题加以解决。我们要给人民大众展示歌剧的魅力,不能给人们一种错觉:闹哄哄的晚会也算是歌剧。如果我们仅仅搞一个戏剧结构混乱、思想肤浅、音乐自我陶醉的作品,纵有声、光、电的豪华大场面,老百姓还会喜欢吗?只怕这么浪费纳税人的钱,最终是要被问责的!
中国歌剧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我很荣幸,24天里和歌剧界老前辈乔佩娟、羊鸣等老师一起看戏、评议,在工作中向他们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自己觉得更要努力,承前启后,努力创作。此时,我不由地想起,在看重庆歌剧院的《辛夷公主》时,作曲家郝维亚在开演前向观众介绍剧情和音乐主题,他坚持做导赏这件事已经多年了,就像当年郑小瑛老师普及、导赏歌剧一样,郝维亚在接力、践行。看来,中国歌剧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