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18-10-27 05:20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日本建筑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臧峰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ZANG FengPrincipal, Founding Partner of PAO/PIDO

张海翱上海华都设计合伙人ZHANG Hai'aoDesign Partner, Shanghai Huadu

我觉得未来的建筑会更像是一个产品。

首先它大部分的构件,它的材料、结构、设施都是在工厂提前做好的,现场只需要很简单的安装和拼装就可以了。这样的好处很多。例如,它很节约时间,整体花的时间非常少。第二,它的质量控制得非常好,都是专业化和工业化的生产,能够有保证;第三,它对环境非常友好,因为在现场的工作量会非常少,不会带来很大的污染。同时,它还能够进入到社会的经济循环当中去,带动起整个社会的经济。最后,因为这种大量(生产)的方式,能够把建筑物的造价适当地降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房屋。这都是产品或者说大规模生产能够带来的好处。

我觉得未来的建筑一定会更加灵活。这种灵活主要是指空间的使用方式会更加的灵活,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很容易做出改变。例如说空间它能够变大、可以缩小,会根据家庭的情况做出调整,也可以根据一些功能的需求的变化,比如说从一个办公室变成一个商业建筑,这个房屋也能够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这都相对会更容易发生,而不是说像现在这样,任何一次改动都非常的麻烦,会带来很大的浪费、很多的污染。这也是产品的一个优势。

最后,我觉得建筑会更加的智能,它一定会和使用者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使用者一些很细微的要求,室外环境的一些变化,都会有更敏感的调整。

我相信建筑很快就会有这种改变,我们的工作也在这些方面进行。□

今天主要跟大家聊一聊建筑与传媒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从2015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公众媒体对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比如说像电视上的《暖暖新家》《梦想改造家》,或是像“一条”这样的大V推送的“孤独的图书馆”这样的经典案例。2017年,我跟吴彦祖一起参加了浙江卫视的《漂亮的房子》的节目制作,我们看到大众对建筑设计是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的。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目前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建筑学的严肃性和学术性。我认为这种观点大可不必。其实传媒只是建立了一种渠道,让公众更加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它对我们行业整个的传播其实是正向的。另外观点,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认为,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迅速地成名。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应该立足于作品和学术性,还有它的严肃性,这样一个传播,它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是需要它使我们的作品被公众更好地去解读,建立好建筑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传播的渠道。□

日本的近代建筑(上、下)作者:藤森照信出版:岩波书局,1993

走向乡土建筑:日常建筑和景观的研究导论Invitation to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 Guide to the Study of Ordinary Buildings and Landscapes作者: Thomas Carter, Elizabeth Collins Cromley出版社: Univ Tennessee Press, 200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东京大学的太田博太郎等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史学者开始注意到幕末、明治维新至二战前后日本建筑的发展。之后,稻垣荣三主张日本的建筑史学应与建筑理论结合并开展跨领域合作,村松贞次郎则以技术史为中心,开拓了日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青年时代进入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追随村松贞次郎学习的藤森照信,致力于遍访日本幕末至二战结束时期的近代建筑遗存。留校任教之后,藤森氏参与组织了日本近代建筑的全面普查,花费数年时间,建立了日本全国现存近代建筑的基础资料,集结成《日本近代建筑总览》(1980)。随后,为了解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息息相关的邻国情况,1980年代开始,藤森氏等日本学者又与韩国、中国、东南亚各国家及地区展开合作,推动各地近代建筑的普查与基础研究。这其中,1988年开始,藤森氏与清华大学汪坦先生等,共同推动了中国主要城市的近代建筑调查及《中国近代建筑总览》的出版,也揭开了中国全国性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序幕。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藤森氏查阅文献,寻访当事建筑设计师与从业者的后人,完成了《日本的近代建筑》的写作,该书于1993年由岩波书店出版,其后又由台湾中原大学黄俊铭先生译成中文出版。

该书作为日本近代建筑的一本通史,以幕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日本近代建筑形式风格变迁作为其中心,着力呈现出日本近代建筑发展的系谱关系。

在这部史书的开始,藤森氏以全球性的视野,向读者生动地描绘西方建筑, 一路由英国等殖民国家传播至南亚、东南亚,形成以外廊空间为特色的殖民建筑,传播至日本;另一路则是经由美国,形成美国殖民建筑中的“鱼鳞板”建筑,由受聘来日的美国技术顾问带入日本。这两路建筑系统开启了日本近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篇章。

当写到明治后期、大正初期的日本建筑,藤森氏着力呈现的是当时日本建筑界的觉醒,他们开始认识什么是建筑学,并从追随英、德、法、美,逐渐形成日本自身的建筑思想,引领日本近代建筑在各方面发展。

最后以昭和时代作为该书的结尾,日本建筑界迈出从表现派到现代主义建筑的脚步,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与战后的日本建筑发展一脉相承。

藤森氏的建筑历史写作与其前辈表情严肃、极尽客观描述的写法有所不同,他在《日本的近代建筑》的写作中文笔生动,细腻,在严谨考证的史实之外,加入作为建筑史家的发想与推断,使得这部史书既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又具有故事性、可读性。

藤森氏在该书后记中写到学生时代阅读了太田博太郎的《日本建筑史序说》之后,便立志要补写太田氏书中未涉及的日本近代建筑史的序说,同时也想“撰写更主观且混入臆测乐趣的历史”。□(撰文:钱毅,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领域的研究是在1970-1980年代逐渐繁荣起来的,其兴起过程与对西方建筑史研究的反思有重要关联。在西方,建筑历史的研究,脱胎于19世纪末期学界对古典建筑遗迹的持久的兴趣,在经历了此后长达60余年的缓慢而平稳的发展后,逐渐成为了一门广受认可的专门学科。1970年代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民间的那些平凡的建筑——这些房屋在学院派“精英”式的建筑历史观里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建筑”——即那些平常民众所拥有和建造的“日常建筑”(ordinary buildings)。他们的兴趣受当时的强调责任和公平的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一些学者为二战后的密斯的“玻璃”盒子赞不绝口的同时,另一些学者则开始对乡间田野的普通住宅(Ranch House)心驰神往。这些新的受民粹主义影响的学者选择了一种更加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建筑,不仅仅关注建筑本身,更关注那些通过“筑居”而与社会环境交互的人和文化。

Carter和Cormley都曾经是美国的乡土建筑研究会议(Vernacular Architecture Forum[VAF])的主席,他们借助这个会议平台,集合了各个学科领域中,对乡土建筑感兴趣的学者。考古学(archaeologist)、建筑保护(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社会史(social historian)、民俗(folklore)等学科的学者都参与到这个会议中,并在后来的活动中将不少成果集合出版为乡土建筑丛书系列(Perspectives 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而Carter和Cormley合著的《走向乡土建筑:日常建筑和景观的研究导论》即是这一系列丛书的第一部。这是一本以探讨乡土建筑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的书,两位作者期望以美国的乡土建筑为样本,探讨在当代的学术语境中如何认识、分析、解读乡土建筑。Carter和Cormley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取样、调查、呈现、分析和解释(Interpretation)的系统。他们将乡土建筑研究的工作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建筑调查(Architectural Investigations)/分 析 框 架(A Framework for Analysis)/数据解释(Vernacular Architecture Studies:Interpreting the Data)。值得每一位对乡土建筑感兴趣的入门者阅读。

Diane Shaw在为Thomas Carter和 Elizabeth Collins Cromley的著作Invitation to Vernacular Architecture所作的序言中提到,“The Researcher's Challenge is to devise a strategy that will enable buildings to reveal their history and meaning.”乡土建筑研究最困难的部分正是如何让这些建筑正史中“缺席”的民间建筑“发声”,如何用一种理论的方法解读它们的意义。诚然,这个过程非常困难,但是这也正是本书努力尝试的,就如Dian Shaw所说的,“Interpretation, not documentation, is the final goal.”□(撰文:段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鲍威

BAO Wei

B.1982,北京,中国

哈佛大学硕士

鲍威建筑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B.1982, Beijing, China

MArch., Harvard University

Director, Bao Architecture Offce

李晓东

LI Xiaodong

B.1963,中国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3, China

PHD.,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Principal, Li Xiaodong Atelier

张悦

ZHANG Yue

B.1973,长沙,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B.1973, Changsha,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陈忱

CHEN Chen

B.1984,天津,中国

哈佛大学硕士

临界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B.1984, Tianjin, China

MLA., Harvard University

Principal, reMIX studio

青锋

QING Feng

B.1977,四川,中国

爱丁堡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7, Sichuan, China

PHD., Edinburgh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张宇星

ZHANG Yuxing

B.1968,江苏,中国

东南大学博士

深圳大学研究员

趣城工作室创始人

B.1968, Jiangsu, China

PHD., Southeast University

Professor, Shenzhen University

Founder, ARCity Offce

范路

FAN Lu

B.1978,江西, 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8, Jiangx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爱德华·科格尔

Eduard Kögel

B.1960

魏玛包豪斯大学博士

爱德华·科格尔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0

Dr-Ing. Bauhaus-University Weimar

Principal, Studio Eduard Kögel

王硕

WANG Shuo

B.1981,北京,中国

莱斯大学硕士

META-工作室创立合伙人

B.1981, Beijing, China

MArch., Rice University

Founding Principal, META-Project

张轲

ZHANG Ke

B.1970,中国

哈佛大学硕士

标准营造创始人

B.1970, China

MArch.,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er,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张利

ZHANG Li

B.1970,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世界建筑》主编

B.1970, Beij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Vice Dean, School of

A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Partner, Director of Design,

Atelier TeamMinus

Editor-in-Chief, World

Architecture

赵扬

ZHAO Yang

B.1980,重庆, 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哈佛大学硕士

赵扬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B.1980, Chongqing,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MArch.,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er, Zhaoyang Studio

支文军

ZHI Wenjun

B.1962,浙江,中国

同济大学硕士

同济大学教授

《时代建筑》主编

B.1962, Zhejiang, China

MArch., Tongji University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Editor-in-Chief, Time + Architecture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日本建筑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日本元旦是新年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探寻日本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黄金时代》日本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