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林 刘文博
科普微电影《暮雪谣》片头
进入新世纪,数码化和网络化的普及使“精英艺术”平民化和草根化,在此背景下,“横空出世”的微电影,“乃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又一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盛事,如同数码技术宣告着电影新时代来临一样,网络技术也必然会促使电影的内容、形式、功能发生异变。”①作为微电影重要题材类型之一,科普微电影将科学知识普及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将严肃、理性、枯燥的科学知识以感性形象的影像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有效地实现了科普知识从硬宣传到软宣传的转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应势而生的科普微电影给人们带来的全新的科普体验,产生了原先科普宣传片“硬宣传”难以比肩的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风起云涌的科普微电影创作却是良莠不齐、差强人意,亟需精品范作的引领。2017年由新疆科普作家协会出品、科普作家李丹莉编剧、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王诗乔和卡普卡提·木拉提执导的《暮雪谣》探骊得珠,可谓众多科普微电影中的佼佼者,作品荣获“中国·浦东第四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最佳剧本奖,新疆第三届科普微电影·动漫大赛金奖等等,同时荣获上海大赛唯一的最佳组织奖。《暮雪谣》用电影方式进行科普,通过支边年轻教师暮戎与其父暮晨两代人前赴后继的支教经历,以及暮戎和雪歌的生死爱情,讲述了一个诗意而感人的故事。同时也以人文的方式诠释科学知识点,对传播和普及有关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与救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也为科普微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本。
中国科普微电影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唐僧说户外之登山篇》的诞生,接踵而至的是江苏吴江科协和吴江日报社联合制作的《神九你好》,这两部作品对科普微电影这一崭新的科学传播手段进行了有效尝试。“2013年1月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题为《江苏:微电影创新科普新方式》的新闻报道,对《神九你好》进行科普宣传。2013年2月6日,科普微电影大赛“中国·浦东首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②随后,全国各地多次举办科普微电影大赛,2014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也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科普微电影大赛。科普微电影群芳争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准确而有效地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是科普微电影与生俱来的使命,“科普影视作品始终以传播‘科学’为己任,以科学普及为目的,把某项科学的知识信息尽可能迅速、完整地传达给受众,对其中涉及的科学概念、表达的观点、做法、过程、结论以及画面展示和语言陈述都必须是科学准确的。”③优秀的科普微电影追求科学、艺术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在凸显“科普”的同时,不但会表达积极向上人生观和健康阳光的审美情趣,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富有哲思的人生智慧等。科学性是科普微电影的“第一要务”,艺术性是科学性表达方式和实现手段。没有科学性、没有科普内容,科普微电影便失去了核心价值和意义;没有艺术性,科普微电影就会“质木无文”、“行之不远”,科普诉求难以有效实现。
编剧李丹莉是国家一级作家,在新疆科学文艺领域被称为“拓荒者”。其作品有《小石头的梦想》《木杨杨的烦恼》《回家》《大红鱼的心声》《冰可儿》等。李丹莉的科学童话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新疆自治区科学文艺创作领域的空白,也展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新疆风物人情。对于所钟爱的科学童话创作事业,她说:“童话是成年人的灵魂和孩子的灵魂相接触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找到心中的共鸣,最终与童话的信仰融为一体。”作为一名敦本务实的科普作家,她说:“一个成熟的科普作家要有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要有品位不俗、风骨不屈的文学精神”。④秉承“进德修业,臻于至善”的创作理念,李丹莉创作的科普微电影《暮雪谣》将科学普及与电影艺术相结合,既展现了新疆神奇壮美的天地山川,也表达了勇于奉献的支教情怀,同时歌颂了美好爱情。影片对科普与艺术结合的探索非常成功,达到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暮雪谣》是科普微电影大花园中令人赏心悦目的一朵鲜花,对其“肌理构成”和“色泽外观”进行条分缕析,对当下科普微电影的创作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般而言,科普微电影的故事构成主要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以科普内容构成叙事框架,比较常见的叙事模式是,主人公因为不懂科学知识导致所做的事情失败、或者灾难、或者伤害等发生——在专家或者科技人员帮助下,主人公明白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主人公按照科学的方法行动——亡羊补牢,挽回了损失,或者取得了成功。这种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结构故事的作品可称为“显性科普微电影”,由于目的性过于外露,有固定叙事模式,有“硬科普”的迹象,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方式由于过于直接,宣教意味较强,而导致艺术性弱,“以情感人”不易做足,故常会受到受众心理上的排斥。二是将科普内容以软性的方式植入故事中,让科普退居次要地位,而让故事和人物个性塑造占据主体地位,在吸引人的故事中“夹带”科普内容。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这种“隐性科普微电影”由于将科普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之中,寓科普教育于娱乐,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艺术氛围中获得科普知识,往往更受欢迎。这类科普微电影传递给受众群体的信息不再是生硬的科学知识,而是经过加工的、具有很大吸引力或共鸣的精神产品,极具情感魅力,披上这层外衣,才有可能直抵人心,突破观众戒备心理的“防火墙”,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接受科普知识,甚至实现从纯粹的被动受众到科普知识积极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也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科普微电影,并尝试着用科普微电影来宣传产品。通过幽默、故事化的手法讲解科学知识,进而让受众接受科学知识,为产品塑造优质的口碑,最终让受众形成购买行为。”⑤
科普微电影《暮雪谣》剧照
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微电影创作盛况,李丹莉在新疆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与时偕行,近两年策划、编导了三十余部科普微电影,得到各级评委及专家认可,荣获全国各类大奖,在科普微电影行列遥遥领先。李丹莉深谙科普微电影创作要义,对于科学童话创作心得和艺术感言,也是她对科普微电影剧本创作的理念和要旨。《暮雪谣》沿袭了科学童话中科学知识普及与艺术表达完美结合的特色,影片开篇通过雪歌的回忆设置悬念,引出故事,展现了暮戎与父亲暮晨两代人在农牧区的支教经历,以及暮戎与雪歌的生死爱情。暮晨远赴农牧区支教,为了寻找走失的学生不幸在木里雪峰坠崖,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暮戎秉承父亲遗愿,也来到了木里雪峰下的一个村庄支教,期间因为一氧化碳中毒险些失去生命。影片通过令人叹惋的故事表现两代支教教师心怀梦想、勇于奉献,并表现了与当地牧民的深厚情谊。雪歌与暮戎的爱情,唯美凄婉,真诚感人。在此基础上,恰如其分地植入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做到了艺术的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高度统一,对科普教育的软性传播做出了重要探索。
《暮雪谣》通过后半部分的情节设定,即暮戎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状况,医生的治疗方案,雪歌的相守,以及暮戎开始恢复意识,治疗出现效果等,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等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和介绍,通过将科普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之中,寓科普教育于娱乐之中,实现科学严谨性与微电影娱乐性的统一。具体来说,科学普及主要是通过暮戎母亲和医生的台词、以及结尾字幕来实现的。在暮戎一氧化碳中毒后,剧中人说:“暮戎坐的那辆车,为了冬天取暖,违规改装,造成一氧化碳泄露,冬天冷啊,肯定车窗玻璃是关着的,车子也一直在发动着,当他意识到自己中毒为时已晚,因为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无法自主运动,即使暮戎的头脑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窗门逃出去,可是手脚都不听使唤……”这些台词对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条件、特征以及人体反应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母亲引用专家的话说:“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以及慕容中毒后的昏迷症状等展现了一氧化碳中毒对身体造成的巨大危害。医生说:“治疗方案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案走,还需要继续做高压氧仓治疗,高压氧仓治疗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案”“这和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中毒程度有关系,中毒时间越长,中毒程度越深,因此病人也就会醒来的越晚,所以患者需要再进一步的观察。”“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说:静脉治疗、营养神经的药品,但是,这些对于已经缺血坏死的脑细胞的恢复程度到底有多少,现在还不清楚,最有效的治疗还是及时地进行高压氧仓治疗”等,对一氧化碳中毒者在医院就医时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了全面介绍。
另外,医生的台词:“幸亏送来的比较及时,现在至少心跳、脉搏还有血压都是比较正常的,任何治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见效果,幸亏救他的人懂得一些一氧化碳中毒以后救助的方法。”展现了一氧化碳中毒后对中毒者进行及时施救的重要性。结尾字幕:“专家提示,以上情况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在没有窗户封闭的房间里使用煤气灶火炉、或者易燃物品;使用安装不当的燃气热水器;汽车发动机在长时间怠速空转时,车内密封;井下操作不当……”则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多种环境条件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
诚如影视专家褚远亮先生所言:“《暮雪谣》体现了科学文艺作品的宗旨和定位,即普及科学知识是首要的,文艺形式是为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的翅膀,为的是承载着科学知识飞翔得更远。这部作品普及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护与救治科学知识点,为了让这一科学常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编导不仅为之设计了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而且用字幕全面而清晰地展示一氧化碳危害生命的几种情况,给观众以警示,让人们防患于未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⑥如此评述,可谓一语中的。《暮雪谣》通过上下两辈人的支教故事,以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为主线,普及了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在科学知识软性传播方面,本片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
《暮雪谣》通过具有新疆特色的方言、服饰、道具,塑造了富有个性的新疆本土人物,对当下新疆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表现到位,也是一部极具地域特色的爱情微电影。
作为百年中国电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题材电影以特有的地域色彩、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中国电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哈森与加米拉》首次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民族风情以及民族特色搬上了银幕。”⑦之后,《天山歌声》《沙漠追匪记》《生命的火花》《阿娜尔罕》《不当演员的姑娘》《冰山上的来客》《天山红花》和《草原雄鹰》等影片,已成为新疆电影的经典。“新世纪以来,从斩获2001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真心》,到2004年度代表中国首度打入中亚电影市场,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巡回上映的《美丽家园》,再到2006年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俄罗斯电影年和法国文化日等众多国际大奖的《吐鲁番情歌》。新疆电影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记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彰显了独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袤的戈壁沙漠和胡杨林、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和小伙、悠扬的阿依特斯和木卡姆音乐等,新疆电影中这些有着特殊文化背景的符号,展现了新疆独有的人文地理环境,给新疆电影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宝库。”⑧
新疆电影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征服了无数观众。《暮雪谣》继承了新疆电影的优良传统,通过对木里雪峰雪景、高山羊群、新疆歌谣、服饰及塔纳别克等人物形象,展现了新疆独有的地域文化,以及新疆人民淳朴善良的精神世界。汉族教师暮晨得了风湿腿病,哈萨克族学生小塔纳别克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能治风湿病的雪莲,而暮晨又为寻找小塔纳别克而发生意外,永远消失在了木里雪峰的冰裂中……作为儿子的暮戎则秉承父亲的志愿,也来到了木里雪峰支教,因为一氧化碳中毒险些失去生命。这份属于上下两代人的纯洁情感与以白色为主色调的木里雪峰壮丽的雪景相映成辉。影片片名为“暮雪谣”,取自木里雪峰的两个词语的谐音,也因此而设计了两位主角的名字暮戎与雪歌。可以说,木里雪峰的皑皑白雪极具象征意味,代表着暮戎与雪歌两人之间的纯粹爱情,也代表着暮戎与父亲暮晨上下两代支教老师与小塔那别克为代表的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深厚感情。影片中,小塔那别克反复吟唱的新疆歌谣贯穿全片:“我们把家搬到了,阿勒玛勒啦,有谁能够不服那命运发落啊,多少年了多少天,不能回家,爸爸妈妈没消息,怎能不牵挂……”这首歌谣在小塔那别克牺牲后暮晨吟唱过,在暮戎一氧化碳中毒前也吟唱过,配上木里雪峰的壮观美景,整部影片尽显深沉与辽阔之美,表达了农牧区人们对支教教师的深厚感情。
科普微电影对于科普知识“呈现度”的把握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如果全篇都以科普知识的展示结构故事,则面临着把作品变成“硬科普”危险,如若过度淡化科学知识的呈现,则有可能成为一部非科普微电影。《暮雪谣》对科普知识“呈现度”的把握可以说是拿捏得当,恰到好处。
就科学知识普及而言,科普微电影《暮雪谣》由于叙事时长的限制,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原因、急救措施、病发状况、治疗方案、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等很难一一详细陈述,因此便需要选取最重要的、最打动人心的、最具戏剧化的情节细节进行展现,目的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观众对一氧化碳中毒问题的关注。展现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后果可以警醒众人,展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条件可以防患于未然,《暮雪谣》对此复杂的过程裁云剪水,删繁就简,通过暮戎在车上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的场景展示,以及诊疗时医生的台词,进行了巧妙的科普植入,达到了宣教的目的。对于中毒者如何自救以及非医护人员如何施救,并没有过多提及,避免了把剧情片变为“医疗纪录片”或“急救示范片”。就此而言,《暮雪谣》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普及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将生硬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在以情动人的同时达到了科普的目的,对科普微电影创作中科普知识“呈现度”的把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科普微电影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注释:
①杨晓林等著:《微电影艺术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第1页。
②杨晓林等著:《微电影艺术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第200页。
③杨晓林等著:《微电影艺术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第206页。
④赵光鸣:《在风的簇拥中追梦——李丹莉科学童话集<小石头的梦想>读后》《新疆日报》(汉),2016年12月6日。
⑤杨晓林等著:《微电影艺术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第202页。
⑥新疆科协:《科普微电影,<暮雪谣>获奖啦!》搜狐网2018年1月9日。https://www.sohu.com/a/215607157_99958456
⑦李江杰,沈浩:《新疆电影的人文主义教育研究及其当下思考》《当代电影》2016年第11期,第137页。
⑧张丽娟,高吉:《新世纪以来新疆本土电影的发展及文化特质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36页。
(本文图片由杨晓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