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开荣
油画家孟二虎
油画家孟二虎坚持以中国画传统理论的核心“气韵生动”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目标,吸收中国画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油画创作之路,强化作品的视觉表达效果与深层蕴涵的营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油画家孟二虎的名字近年来在新疆美术界越来越响亮了。他以自己过硬的创作实力,越来越受到美术界人士的青睐。远的不说,自新世纪以来,他的作品不仅先后多次入选乌鲁木齐、北京、江苏、山东、重庆等疆内外举办的重大美展,而且还先后在伊犁、乌鲁木齐、江苏江阴市成功举办个展。同时,作品《冬的记忆》获第二届新疆油画展银奖、《冬至》获提名奖,《故土·家乡》获当代新疆油画家提名展优秀奖,《和谐家园》获全国群星奖新疆选拔展银奖、并获新疆首届青年油画展佳作奖,《冬的期待》获“走进塔城——最美还是我们新疆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黄昏》获“油画塔城:国际油画作品展”佳作奖。尤其是《风雪欲来》在“油画新疆——当代油画艺术展”中荣获金奖,《冬巡》获第四届新疆油画展艺术奖(金奖),一时间让同行刮目相看。
正因为孟二虎在美术创作中成就突出,他已于2014年入选新疆第二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也正因为如此,他于2014年从伊犁州美协调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教授、副主任。
《风雪欲来》(油画)
《冬巡》(油画)
孟二虎在创作中到底有什么追求,作品到底有什么打动人心的东西,确实值得探究。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创作由来已久的追求。南齐谢赫六法第一法即“气韵生动是也”。气韵,本来是魏晋时期评品人物风度的一个词,初进画论时,也是用来评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后来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评说各类画作中的各种形象,也用于评说绘画以外的其他姊妹艺术形象刻画。
孟二虎主攻油画,但注重吸收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与元素来进行油画创作,“气韵生动”就是他油画创作追逐的首要目标。怎样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说到底就是如何处理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景的关系,如何处理物象的形与神的关系,即如何使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感染力。在这方面孟二虎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孟二虎的油画创作风格传承的是苏俄风格,他尤喜欢列维坦的风景画。2008年开始不满足于这种苏俄写实手法,转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养分,开始吸收中国画的元素进行油画创作。于是产生了《雪域情怀系列》和《冬窝子系列》这类具有一定墨色韵味的作品。2011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研修期间,看到蜀地云气涌动、烟雨濛濛景观,深感其中气韵流动之美、景象变幻无穷之妙,同时也深感中国画在表现风起云涌、水天茫茫时的墨色运用的魅力。另外,新疆虽然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晴天丽日时,万物轮廓清晰,但风雨变幻之际,也不乏云气腾飞之景。加上他所生活的伊犁地区,素称“塞外江南”,天山腹地牧场云气流荡腾飞的景象,给他留下过深刻的记忆。他想何不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手法,来表新疆天山牧场的这种风光呢?于是他画下了《风雪欲来》《春风吹过西天山》《风雪牧场》《雪村寒林》和系列组画《梦回故乡》等一批这方面的探索作品。
《风雪欲来》等作品我们可称之为“天山风雪系列”,表现的均为寒冬或早春天山雪景。这个系列的作品中,画家明显地在画面中融入了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和意象造型意识,形成了他笔下特有的中西融合图式。同时,在创作构思时,他一反按照景物常态进行描绘的一般做法,而是抓住大自然变化的瞬间动态予以表现,着意作品的气势渲染,使得画面充满一种涌动的力,呈现出一种动势的美。如《风雪欲来》就抓住了山林间风雪即将来袭的瞬间景象进行勾画,只见山林间大气暗涌,林木瑟瑟,枝条随风摇晃。使人似乎感受到了山风的强劲,仿佛听到了松涛已经开始的低沉的呼啸。为了表现风雪欲来时山林气氛的肃杀、荒寒、凝重,画家有意将山间林木画成黑色或灰色,那么整个画面也呈现灰调子。《春风吹过西天山》表现的是早春春风劲吹天山雪的景象。远景,雪峰耸立,云雾弥漫;近景,林木摇曳,白雪皑皑。整个画面景象壮观,仿佛一首雄壮的林涛与白雪的交响曲。《风雪牧场》《雪村寒林》均表现牧村冬景,但两者给人的感觉又有所不同。前者阴云密布,气流回旋,银装素裹,雪意正浓;后者远景丛岭逶迤,近景林木萧瑟,山间寒气逼人。这类画作既展现出西天山冬景的万千变化,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艰辛。
《梦回故乡》系列共四幅,分别以灰、红、黄、蓝色调构成。这个系列受张大千泼彩画作的启发,运用油画颜料来表现一种泼墨泼彩的效果,更好地表现天山深处云气的流动与梦幻景象的朦胧苍茫,展示出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与梦境的悠然幻象。画面那种如行云流水般而又变化微妙的色彩渲染,给人一种似真似幻、迷离恍惚、静谧优雅的境界。
气韵,说到底就是作品中物象的“神”,即画面的精神气质。而要把握大千世界万物之“神”,就要直面自然与人生,深刻感悟自然和人生。孟二虎对作品气韵的追求,首先来自他对他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的深切理解与感悟,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在于他画出了自己长期以来对自然的观察、体验、感悟所得,画出了自然山水的魂魄。与许多优秀的画家一样,在孟二虎的眼中,自然山水也是有灵魂的。因此,在风景画的创作中,他不仅重视形象描绘山形水状,更为注重传神地显现山魂水魄,让画面上的山水风光真正地“活”起来,让人感觉到它的生命脉动。
《春风吹过西天山》(油画)
《风雪牧场》(油画)
在艺术创作的历程中,孟二虎从不安分守己。和有些画家急于形成自己固定的艺术风格不同,他从不满足于自己业已形成的艺术风貌,总是在求新求变中向着艺术的高峰探索前进,不断超越自己。从早先苏俄油画风格的借鉴,到后来水墨元素的运用,以至泼墨泼彩手法的借鉴,再到目前大笔触的挥洒,注重点线面的构成关系与作品节奏韵律的彰显,他没有在一个站点上消停过。在他的艺术历程中,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当然,他的求新求变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目的还是在探求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即探求如何使用恰当的艺术语言使得作品的气韵更为 生动。而艺术语言的变化,又与他所描绘的物象的特质与自己的审美追求密不可分。融入水墨元素描绘伊犁山林冬景四时变化,固然是在探讨中西绘画语言融合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寻找恰当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冬季风起云涌时天山特定的自然景象,水墨元素更能传递这种自然景象之神。他的《风雪欲来》之所以能在新疆油画展中荣获金奖,水墨元素在画中的恰当运用功不可没。他的《梦回故乡》系列如不借鉴泼彩手法,则难以表现梦境的奇幻、朦胧、缥缈之感,从而缺少此情此景的特有韵味。近几年,进入他艺术视野的更多的是新疆东部干旱地区的景物,如吐鲁番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鄯善的吐峪沟等地的风光,完全与“塞外江南”伊犁风光不同。加上这些景物的背后都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悠久而神秘历史的神往与怀思。对这类景物的描绘,他又变换了手法,用大笔触进行铺排,不重物象的形似而重韵味,在特有的形式构成中形成了一种厚重、神秘、飘忽、律动的氛围,给人以悠远的想象。
当然,这样画也有其审美追求方面的考量。孟二虎有很强的写实功底,并且有着大量的长期的写生经历,而且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写实性作品,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越来越感觉到不能把画画成照片式的东西,要拉开绘画与照片的距离。他正在探索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绘画效果,这也许就是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另一种演绎,也可说是国画大写意手法另类发展。在他的画室里,有两幅画描绘交河古城遗址的作品,一幅是写生作品,土黄色调,一片残垣断壁,尽显历史沧桑之感;另一幅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背景被处理成黑色,近景的残垣断壁的身影则被模糊且虚化了,更显示出古城遗迹的神秘、苍茫之感。还有一幅吐峪沟风光之作,大色块的铺排,以黄色调为主的黄灰色块的错落组合,勾画出吐峪沟民居的质朴的气质、错落有致的布局,展示了这里特有的文化氛围与乡土气息。
《雪村寒林》(油画)
《梦回故乡》(油画)
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孟二虎也是不拘一格,勇于在探索中前进。从他现有的作品看,他画的最多的还是伊犁风光,这是因为他曾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但他又不限于此,他是走到哪画到哪,画哪儿就要画出当地景物的形貌与韵味,决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如他在重庆学习期间,就画下了许多当地风光的作品,尤其是民居。2017年暑假,他又参与全国画家洪泽湖写生。这里是水乡泽国,与新疆的草原风光相比,完全是别有风貌,但他照样画得有声有色,水乡韵味十足。
《吐峪沟》(油画)
探求、创造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这条路是艰辛的,对艺术家来讲也是富有诱惑力的。不断探求、永不停步,是孟二虎创作更上层楼的重要因素,也是动力。
孟二虎对美术事业的挚爱,不仅仅体现在美术创作上,还体现在他对美术活动的组织和美术教学工作中。他曾在新源县文化馆工作,后又调任伊犁州美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在担任伊犁州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期间,不仅努力做好伊犁州内的美术组织工作,还积极参与全疆性的、与内地交流的美术活动,为伊犁美术走向全疆及全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调入新疆艺术学院后,他忙于教学、创作、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将大量的心血花在了人才培养工作中。
孟二虎的艺术历程再次告诉我们,充分汲取传统艺术营养,是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途径,不懈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大胆地创造,是艺术创作成功的要素。对中国传统画论的深切领悟与有意识地在油画创作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画的元素,使孟二虎油画创作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所在。勤奋努力,不懈追求,又使得他在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航行,不断超越自我。孟二虎深知艺无止境,因而他的艺术追求自然也就没有止境。尽管他现在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但他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没有丝毫的懈怠,常觉光阴似箭,创作时间不够用,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他的目光,不是盯着现有成绩,而是创作征程中的更高峰。
(本文图片由李开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