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都是需要长期积累以及实践的。但是,一节标准的语文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大模块之一,阅读中读的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日益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提升阅读能力。
一、因材设定教学目标
小学生是接受系统性学习的基础,接触新鲜事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的冲动。他们像一张白纸,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描绘出完美的蓝图。小学生生活经验匮乏,阅读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内容。方法得当会促使学生们迅速掌握阅读的技巧,并使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设定出真正符合教学目的并能促进学生成长的阅读目标。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时,虽然篇幅短小,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其包含的情感深度和覆盖的语文知识非常全面。古诗是一种浓缩性的情感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抗拒学习。 因此,老师应该预设《静夜思》的阅读目标,将情感具体化。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看月亮会想起故乡,真正做到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因此,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打破生字,生词的阅读障碍,了解其在文本中的基本含义。(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文,初步掌握诗文所描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通过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具体化诗文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加强词语积累,探索文章奥秘
语言的魅力是强大的,优美的语言能够给人带来清风拂面、心旷神怡的感受。悲伤的语言能够让学生产生痛苦的情绪,豪迈的语言能让学生身临广阔壮大的情境。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有效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于不同类别词语的积累,从课文中词语的理解逐步扩展到对整篇课文的体悟,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感悟课文中的情感,提高阅读技巧。以《春天来了》为例,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季节的变换,对于春天的到来也是有很多的体会的,我会让学生模拟自己印象中春天来临时的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发表关于春天来了的想法,切实体会自己与作者之间相通的感受,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做一个优秀的读者,提升阅读的效果。同时,反复的朗读与背诵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主动思考诗的内涵,养成主动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课堂的内容还是非常有限的,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拓展来巩固课堂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安排与教学内容相似或者相关联的课外篇章阅读。要求学生按照课堂学习的步骤进行阅读理解,以拓展阅读内容,实现巩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刷子李》,学生了解普普通通的手艺人的高超技术以及这种工匠精神,所以,在布置课外阅读时,可以找到与之相似的文章,像《泥人张》《快手刘》《苏七块》等,既达到了丰富学生阅读量的效果,又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轻易掌握该类题材的作品。另外,教师也可以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安排每日阅读计划或者每周阅读计划,通过对名著的整体性阅读,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经典作品的优秀之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像《西游记》《格列弗游记》一类的作品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突出的人物性格、带有探险色彩的故事、浓厚的传奇意味都能够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在课后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安排每日阅读一章的内容,或者具体化的七个段落内容,不能贪快,而是要深入阅读作品的精髓,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写下心得体会,或者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长时间积累会加深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产生阅读的乐趣,能够自觉挖掘出自己喜爱的作品的类型或者进行广泛的阅读,这些都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甚至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强化深入的形势和巨大变革的时代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开展有效性阅读教学成为教师的重要思考内容。回归语文阅读的本质,还原语文阅读的多彩颜色,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纪春晓.基于“语文角度”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教育现代化,2017(38):175.
[2]付红梅.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J].新課程(中),2016(8):70.
[3]江燕红.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J].学园,2014(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