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云
摘 要:伴隨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实施,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许多变革,新的课堂教学策略随之而来,全方位地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坚强的后盾和强有力的保障。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潜心研究小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下大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方案,逐渐渗入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强化学校课程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协调和发展,促使两者之间的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融合;学校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在国家教育教学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实施和开展着,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创造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发展空间。我国教育部门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缩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相应地也为家长接送带来很多的困扰,各个小学学校,为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积极地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同时注重学科课程的学习与此项工作的密切交融,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服务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幸福感和成就感,提高小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就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措施如下:
一、有效地发挥和施展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优势,拓展与课程融合的渠道
广大小学管理机构,面对修订后的小学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探索全新的课后服务思想,融入各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和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全面拓展服务体系与课程知识融合的渠道,强化和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制度,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实施与之相吻合的服务模式,统筹规划各项服务制度,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和框架,切实解决小学生的实际困难,协调当地教育机构,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行之有效地开展和进行,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展示课后服务工作的无限魅力。
二、构建家校完美结合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严格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课下时间的延长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能早早地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忧的是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甚至没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致使小学生面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参加课后服务活动。这时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深入到家庭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各项课后服务工作之前,一定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向家长汇报服务的方式、内容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要优先照顾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从而为学生提供资质较深、保障安全的服务工作体系,从而促使小学生自主自愿地接受课后服务,保障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确定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内容,推动服务工作与课程资源的融合
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严格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以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为行动指南,合理地布置学科作业内容,妥善安排学生的课后时间,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其中包括完成学科作业、进行有效的自主性阅读、融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或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等等,同时可以进行课程知识的拓展训练,组织社团活动,建立兴趣小组,为小学生播放适宜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影片等等,从而为小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让学生的身心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规范课后服务的各项保障制度,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安全后盾
与课程资源相一致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障。小学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完善、规范的课后服务保障制度,强化学生以及教师对安全卫生的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的安全系数,同时积极配合各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消除各种威胁到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隐患,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课后服务与学校课程的完美结合,从而确保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全。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学校管理的主流精神。在实际的小学管理教学中,必须有机地整合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课程,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实运用以上手段,突出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教育教学体制的主旨,促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两者结合的强大优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江.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与学校课程的有效结合[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06.
[2]李文悦.探究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如何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