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中考成绩是学生报考高中成绩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家长、学生都很重视中考体育成绩。要想提高中考成绩,就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遵循体育训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关键词:体育中考;原则;措施;注意事项
中考体育成绩作为中考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督促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也使学校、家长在最大化压榨学生学习时间的同时,要拿出时间让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有深远的影响。体育中考的内容是“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的模式,如何让学生在紧张学生文化学习中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获得最好的体育成绩是每个体育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体会。
一、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
初中学生身高增长速度快,肌肉力量增长相对较慢,初中生尤其男生每年身高增加近十厘米,在外形上大多表现为又高又瘦,体型呈“豆芽菜”型。从参与体育运动的角度來说,这个时期力量增长相对较慢,速度、弹跳力和耐力增长相对较快。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生理发育特点优先发展学生速度素质、耐力、灵敏、柔韧素质,发展学生速度,减少负重练习,防止对学生的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在选择练习内容时要科学合理,避免蛮干。练习量和练习强度要合理,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高峰期,不合理的运动量会对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练习时间短,注重趣味性和变换,场地器材多样化避免枯燥。
二、中考体育训练遵循的原则
1.坚持长期性原则
中考体育是在九年级下学期的4月份进行,但针对体育中考的考试内容的练习要从七年级开始就有计划的安排。作为体育老师,正常情况下都是从七年级代到九年级,体育教师要有针对中考的三年体育锻炼规划。在完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基础上,从七年级有计划地增加中考体育的练习内容,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练习,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切不可七年级、八年级不重视,到九年级拼命练习,短时间内运动量和强度突然增加,学生练习处于超负荷状态,不但让学生容易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还容易使身体受到伤害,最后耽误了体育中考。有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掌握成正比的;反过来身体素质更好、在平时掌握更多运动技能的学生就更喜欢参加体育运动。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工夫在平时,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2.坚持经常性原则
体育运动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利用体育课、课间、课后,坚持每天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才能收到锻炼效果,才能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如果参加体育锻炼没有持续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收到锻炼效果,体育锻炼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很快会消失,降低和丧失了体育锻炼产生的积极作用。
3.坚持区别对待原则
虽然体育中考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是青少年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但身体发育千差万别、有早有晚,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发育有一定的滞后性,身体素质差别很大,而且男女差别很大,体育教师在安排中考练习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区别对待,制定练习内容要有差别化的标准,不要一刀切。
4.坚持循序渐进行原则
人体是有机体,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能力的提升是通过适应—超越—适应不断提高的过程,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运动技能的提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难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盲目增加运动量和强度,不但容易对学生机体造成损伤还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惧怕心理。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和练习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和运动规律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5.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体育中考是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的考试模式,体育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的时候不能只盯住几个考试项目,尤其在七年级八年级阶段要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增加与中考体育项目锻炼内容。到九年级再增加与考试内容更接近的专项化练习内容提高测试考核项目的成绩水平,力争体育中考之前使学生运动水平达到最好成绩。
6.坚持可行性原则
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最快阶段,体育教师安排练习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追求成绩盲目增加练习内容,有些年轻的体育教师为了追求中考体育成绩急功近利,导致练习内容成人化,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适得其反,达不到锻炼目的。
三、中考体育训练采取的具体措施
1.时间安排
在七年级八年级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每周三节体育课,在完成体育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身体素质分类和三大球每节课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增加练习内容。例如,第一节课侧重发展速度,第二节课侧重弹跳力,第三节节课侧重耐力练习。三大球可以以学期为单位侧重专项练习。九年级学生除了课堂练习以外要充分利用课间操,课外活动安排锻炼内容。练习的内容更专项化,球类项目选项也固定下来,练习更有针对性,全面提高学生体育成绩。例如,每天大课间,按照每个班的练习内容安排统一的课间和课后的练习内容。根据每天不同的练习内容制定统一的大课间练习表,每个班每天根据不同内容轮换不同的练习场地。
2.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取得中考成绩的基础。力量素质包括快速力量、最大力量、力量耐力,鉴于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教师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慎重选择练习内容和方法。练习时不要负重练习,采用抗自身身体重量跳跃等练习方式发展学生力量。例如在时间教学中,单双脚跳、蛙跳、跳台阶、跳栏架、跳绳、抗阻力跑等发展快速力量,采用长距离低重心大步走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等等方式。力量练习时要注重全面性原则,发展下肢力量的同时要注重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的成比例发展,不可过度地发展下肢力量,忽视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发展。
3.速度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速度练包括对信号的反应速度、动作完成的频率和移动速度。根据《运动生理学》可以知道对信号的反应速度、动作完成的频率训练的最佳发展时期是少年时期,作为初中生,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发展接近尾声,但反应速度练习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始终。在教学实践当中经常采用的常规措施有报数比快、叫号追逐、长江黄河等游戏类的练习;专业化的练习有听信号起跑练习,例如,用听击掌、听哨音起跑、背对起跑方向俯卧撑、高抬腿、小步跑等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频率和动作速度训练采用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提高动作频率,在动作频率练习中加速跑、高抬腿等动作频率练习都是抗阻力练习限制动作频率的速度。为了提高动作速度可以采用非抗阻力練习,例如,躺在垫子上做快速跑步动作模仿练习,或者双手吊单杠做快步频跑步动作提高动作速度。移动速度与步频、步长有关系,步长与腿部力量和柔韧性正相关,所以在速度练习中发展动作速度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柔韧性。
4.耐力素质训练
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根据距离设定完成时间,各种距离各种速度练习交替进行,条件允许时,也可在校园开展校园越野跑,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5.重视家校一体
课外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的舞台。学生在家的时间多于在学校时间,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后、节假日积极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中去,学生在课外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工具建立家校互动平台,随时指导学生锻炼,让学校和家长合力掌握、评价、督促学生课余锻炼情况。通过检测软件检测学生的运动量,教师除备课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制定科学的练习任务让在学生课后练习,家校运动锻炼一体化。让学生回家后教师也能及时指导,监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三、中考体育训练注意
1.注重技术练习
体育运动是力与美的结合,中考体育考试从时间上测试学生速度、爆发力、速度耐力、专项技术等项目,对技术动作没有具体要求,很多体育老师在中考体育训练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速度、力
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练习,降低了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要求。从长期看,不注重技术动作的改进和训练对学生以后参与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弊端。
2.分层练习
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能达到的练习标准也不一样,教师在制定练习标准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差别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练习任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的兴趣和动
力。很多老师在练习中统一标准,有的学生完成得很轻松,有的学生超出了他的个人能力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都是不合理的。要想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教师就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每个学生突出的素质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3.注意安全和伤病
有体育运动就会有运动伤病,教师在安排运动练习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运动的安全性。例如,柔韧性练习时要充分热身和拉伸,切不可上来就做猛踢腿等动作,很容易拉伤肌肉。短跑练习时,要充分做好专门性练习,预防高强度当中肌肉受伤。
4.关注后进生
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别很大,体育教师往往更注重体育成绩好的而忽视了体育成绩差的学生。越是好的学生越善于表现自己,而后进生因为没有自信,往往退缩隐藏自己。体育教师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赏识教育”原理,鼓励、关注、赏识体育成绩差的学生。针对后进生制订合理的练习计划让他们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
喜悦。
参考文献:
[1]吴久柱.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赵国海.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的思考[J].教师观点,2013(10).
作者简介:张杨红(1972.11—),江苏张家港,汉族,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