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子短跑训练问题

2018-10-26 11:00钟少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问题

钟少婷

摘 要:短跑运动是一项剧烈运动,它给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短片训练是决定运动员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短跑运动员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关于女子短跑训练的研究却非常少。文章以女子短跑训练为主题,指出了女子短跑训练问题,提出了女子短跑训练建议,希望能为女子短跑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女子 短跑训练 问题

短跑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和运动水平的关键,但是,与男子短跑运动员相比,女子短跑运动员在身体构造和机能方面有着显著不同,这也决定了女子短跑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要求教练员在女子短跑运动员训练中,正视女子短跑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开展系统训练,为女子运动员快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女子短跑训练问题

1.技术问题

我国女子短跑200米、100米成绩,长期以来都落后于西方和非洲国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多,除去种群身体机能构造问题外,训练技术是影响女子短跑训练成绩的主要原因。如目前我们在女子短跑技术训练上,还没有专业的适合我们自己的技术训练方法,女子训练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从物理学规律出发进行的竞技技术训练。如许多教练员在女子跑步训练中,关注的多是动作数量、身体移动、力臂角度、腾空训练等,他们对工作肌群用力、心理训练等都缺少关注。此外,许多教练员在女子短跑训练中,还存在拔苗助长的心理,在基础技术训练不扎实的基础上,许多人都会直接开展单独训练,并且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都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运动员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能有所突破,但是由于训练缺少针对性,所以一些人可能会错过最佳发展期。[2]

2.训练指导问题

利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技能,创造出最好的专项运动成绩,是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核心。而要想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素养,教练员必须要关注运动员的个人能力,然后在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优化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具体到女子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做好女子短跑运动员基础阶段的技术和体能训练,要尊重女子运动员生长发育和生理规律,依据科学训练理论,坚持科学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女子短跑训练水平。但是,许多教练员在女子短跑训练中,采用的都是“一刀切”的训练方法,并且训练主要以短距离速度训练为主,都不重视女子运动员无氧糖酵解能力和机体抗乳酸忍受力训练。由于训练任务重,许多教练员很少会针对个人进行专门训练,女子短跑训练的功效有待加强。这也使得许多人片面地认为,女子短跑运动员自身发展前景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密切相关,。[3]

二、女子短跑训练建议

1.科学开展技术训练

随着科技发展,在现代体育训练中,许多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出现。目前,业内对田径运动技术实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认识都不断深入,这也为女子短跑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合短跑运动项目的特点可知,短跑是一项以无氧功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良好的协调能力,还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快的动作速率。此外,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稳定性,也是短跑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也要求短跑教练员在女子短跑训练中,要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成绩进行跟踪观察,认真分析运动员专项成绩提高速度,找出运动员发展短板,科学预测运动员的发展潜力。然后,突出技术训练,合理把握女子短跑技术训练的节奏,借助基础训练帮助运动员进行动力定型,形成自动化的规范动作,接着将技术动作有机连接起来,强化个体的运动能力。在技术训练中,根据短跑运动的特点,教练员要根据女子运动员的特点,重点开展加速运动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和发展柔韧素质训练,争取将前沿技术知识转化为训练技巧,以提高女子短跑训练水平。

2.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体育训练指导理念之一。过去,在女子短跑训练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根据自身经验,努力通过技术训练来提高单位时间内运动员的跑步速度,但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质、能力,都是不同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手法,容易影响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在以人为本的训练思想指导下,运动员要对女子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分析,然后针对女子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分层次、分团队地进行短跑技术学习与训练,或者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争取使运动员在獲得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运动要领 ,最终取得较好的训练成绩。如在200米跑速度力量训练中,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体重、身高指标,科学计算运动员支撑腿的最佳角度、头部和身体摆动幅度值。然后,通过测量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摆动值和脚步协同性,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强化训练质量。

3.重视心理训练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取的好成绩的关键。短跑对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短时间的肌肉高强度运动,很容易导致运动员肢体僵硬、精神紧张。因此,在女子短跑训练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女子短跑心理素质训练的重点是:首先,端正运动员的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训练和比赛动机。如有的运动员认为,只要做好日常技能训练,到赛场上自然能跑出好成绩。其实不然,因为赛场上有许多突发因素,而竞技运动又需要技术和战术配合,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在赛场上发挥出较高的水平。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思想,让运动员集中精力做好训练和比赛准备工作,要求她们正确看待训练和比赛,不要过多考虑成绩和名次,引导他们自觉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其次,借助耐力跑、抗干扰训练、模拟训练等,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在心理素质训练中,教练员还要借助合理的训练手段,使运动员“跳一跳、够得着果实”,以培养他们的训练信心和决心。

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产生,离不开教练员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长期复杂而克服的训练。在女子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必须要根据女子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开展系统训练,同时在训练中突出速度和力量训练。惟其如此,才能激发运动员的体育锻炼热情,提升运动员的短跑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茂发.中学女子短跑运动员训练问题[J].体育教学与训练,1987(02):28-29.

[2]舒耳坦诺夫,柳百敏,邹顺和.女子短跑训练问题[J].体育科研,1982(04):30-33.

[3]恩·苏尔特诺夫,李乐正.女子短跑的训练问题[J].辽宁体育科技,1982(03):30-32.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