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身体形态素质实证分析

2018-10-26 11:00陈海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生理学身体素质体质

陈海雁

引言

中国孩子缺的是什么?日本公主与中国平民孩子的写照: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那些各种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们自己肩背着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下雨天日本公主自己带齐所用大包小包上学。中国家长接送孩子都是让妈妈抱着,奶奶背着,家长们帮拿书包等用品的,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家长爱孩子更多一些呢?这样呵护下的孩子身体素质是否就好些呢? 我国在1985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部门在28个省区联合开展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于1995年、2000年、2005年又进行了相同规模和内容的调研,发现中小学生70后、80后、90后身高增长是“前快后慢”,体重则“前慢后快”,在机能、素质方面,同样是学生时代,80后比70后的爆发力和速度明显提高,而耐力则有下降,90后则成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1]那我们身边孩子的体质、体质特点与体质变化规律究竟如何呢?为此,笔者以刚进幼儿园3-3.5岁孩子为对象,采取测试不同身体素质项目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一定身体素质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身体素质状况表现发展极不平衡,并根据这一状况提出了自己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刚进我园的3-3.5岁孩子随机抽取7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8人,女孩37人。

2.测试项目

身体素质项目: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形态项目:身高、体重。

3.测试方法

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要求,教师经过培训学习测查方法,专人专项采用统一器材进行测试。[2]

4.研究数据

(1)统计不同得分、级别人数占的比例。(2)分男女年龄组,分别计算测试指标的平均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分、平均分标准差。(3)对各项指标的均值变化作动态分析,重点研究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变化特征。

二、测定结果与分析

1.各分值人数百分比见表1

10米折返跑:得3分的人数最多,是26人,占35%。立定跳远:得3分的人数最多,是24人,占32%。网球掷远:得3分的人数最多,是28人,占37%。双脚连续跳:得2分的人数最多,是20人,占27%。坐位体前屈:得2分的人数最多,是29人,占39%。走平衡木:得2分的人數最多,是24人,占32%。身高:得3分、4分的人数最多,各是26人,占35%。体重:得5分的人数最多,是56人,占75%。总体等级:处于三级合格的人数最多,39人,占52%,其次是处于四级不合格的人数是34人,占45%。

2.体质评价结果与分析

走平衡木主要反映平衡能力。男孩平均为22.25秒,平均得分2.3分,女孩平均为26.21秒,平均得分为2.5分。从标准差的数据看出3-3.5岁男孩的平衡能力远远好于女孩,相差8.33秒。而且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也大,从得分来看,男女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欠佳。

3.形态测试结果与分析

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等重量综合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体重的增加表示肌肉、肌力的增长和营养状况改善。男孩体重平均为16.39公斤,女孩平均为15.4公斤,无明显差别,说明这年龄段幼儿体重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从得分来看,男女幼儿在体重方面发展很好。

4.总体评价结果与分析

(1)总分、平均评级平均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分、平均分标准差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的“综合评级标准”,对我园3-3.5岁幼儿测查数据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显示幼儿体质状况男孩总平均分为20.4分,女孩总平均分为19.9分,级别处于3.4-3.5级,说明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整体身体素质对比全国标准处于不合格与合格之间,必需加强锻炼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2013年广州市4362名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广州市3-6岁幼儿体质综合评级总体合格率达97.0%,年龄和城乡差异显著;幼儿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总体上符合3-6岁幼儿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显著;3-5岁幼儿6项身体素质指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变化趋势,6岁组幼儿身体素质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各年龄组幼儿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较好,上肢力量以及柔韧性发展不够理想,城乡差异

显著。[3]

我对刚进园的3-3.5岁孩子抽样调查表明,幼儿身体形态、机能的生长发育正常,身高、体重处在全国中上水平,反映幼儿营养充分,幼儿的健康普遍受到家长的关注。但幼儿身体质状况素表现发展不平衡: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这两项发展较好,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等方面发展相对较慢、较差,反映幼儿身体后劲不足,这与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家庭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体质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体质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当前应加强幼儿营养工作的力度,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膳食营养管理,家长可借鉴幼儿园带量食谱在家中试用,保障孩子营养的均衡。幼儿园医生平时制订带量食谱,通过运用软件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软件评价结果显示给孩子们提供的各项膳食营养指标均达到标准,给孩子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膳食,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2.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认识,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现在家长玩手机电脑的时间多了,孩子也跟着一起晚睡觉,而孩子如9点前能睡着,对孩子的身体与智力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应减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早睡早起的绘本故事,从小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3.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参加合理科学的身体锻炼。如幼儿体育活动、早操活动、户外活动、体育活动区活动、运动会、远足或短途游览等,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内容的身体锻炼活动,不仅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而且灵活运用多种组织方法,并认真贯彻幼儿身体锻炼的基本原则,为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从幼儿起奠定良好的基础。

4.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能力。对孩子的包办行为尽量减少,让孩子自己走路,自己背书包,自己进餐等。如上厕提裤子、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晚上先选好明天的衣服等等,衣服不能穿太多,幼儿园的孩子最好冬天有一件外套,户外活动方便穿脱。

5.家庭多组织户外活动时间,安排适宜的活动量。如果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的人,对病原抵抗力差,更容易患病。在冬天更要进行户外活动,只要做好孩子的保暖,特别带好帽子,让孩子最少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邢晓蕊.2005-2015年河北省3-6岁幼儿体质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2017:2.

[2]张慧和,顾荣芳,薛菁华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霞,郭卉菁,田美萍.广州市3-6岁幼儿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12):8-13.

猜你喜欢
生理学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