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2018-10-26 11:00赖文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

赖文科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物理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落实“探究性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以及创新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经过近些年来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的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新课标 探究式教学 合作交流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也得到广泛的认可以及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探究式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体验和了解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其方法,自主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极大的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对其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很大帮助。为此,本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展开探讨,以供借鉴与参考。[1]

一、创设物理教学导入情景,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讲课时通常要有一个导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过程。物理课就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前,把生活中的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勾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结合情境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下来就围绕这个目标去展开学习。

例如,在我们学习大气压一课时,先准备好一个空瓶、酒精、棉花、火柴和一个煮熟的鸡蛋。把棉花用酒精浸过后用火柴点燃投入空瓶中,把瓶口用削好皮的鸡蛋堵住,很快鸡蛋就会被吸入瓶内。这个实验,会使学生脑中产生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还可以利用替代教具创设问题情境,例如,用一块小的橡皮泥会在水中沉浮,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做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2]

二、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关注每节课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更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哪些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哪些科学探究能力,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凡事欲速则不达,培养学生能力也要循序渐进。假如一节课是一叶小舟,三维目标就是船上的货物,每次船上装什么、装多少都要事先考虑。[3]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创设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帮助教师快速组织课堂,还能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制造悬念,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度。

3.对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进行详细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路要清晰,如何设置课堂环节,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考虑充分。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重结果更重过程为原则,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好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

三、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只有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内容因材施教,灵活地选择探究方法。我认为适当的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蒸发》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弄清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设计三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并得出有关结论。问题1:取相同两滴酒精分别滴在课桌和手背上,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用塑料尺只将其中一滴酒精展开,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只对其中一滴酒精用纸筒吹气,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如此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们便立即投入到实验活动中去,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很快自己得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探究的艰辛与愉悦。[4]

四、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素质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会明白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的想法、思路会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發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独立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5]

五、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我们学习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采用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可见,具有开放性教育环境是保证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前提,有了这种环境,才能造就勇于探索、富于创造的新人。

参考文献

[1]李丽霞.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物理实验.2015,(01).

[2]张光敏.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0).

[3]刘志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讨[J].现代教育,2015,(35).

[4]王菊进.关于初中物理探究性式教学研究[J].物理教学,2016,(04).

[5]李国宴.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探讨[J].中小学教育(下旬刊),2016,(11).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