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浅析

2018-10-26 11:00罗贤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也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信息设备教学的引进就很大程度上改革了教育的方式,引入这样的信息教学能很大程度上改进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设备教学 课内外 教学质量

一、提出概念

1.初步陈述

目前,信息技术设备教学的越来越受到全球性的关注,如就像现在很多移动的实验室,它们自带移动设备和传感器,可以随时地采集最新最真实的地理空间的压力、经纬度、温度等物理参考数,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对这个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这种移动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实验延伸到野外环境,让学生们能真实的感受,现在的这个反馈的系统也比较实用,就是老师在教室布置课题,学生拿着传感器在外面做,然后就可以直接反馈给老师,老师能立刻得出成绩,哪些同学做对了哪些同学做错了都一目了然,这样就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交互程度和力度。[1]

2.案例

所谓的一对一学习,一位美国教授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一对一学习,后来经过“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进一步阐述,目前成为了教育领域谈论的比较多的话题之一,过去我们是那种大规模的粗犷式的教学,如果现在我们学生人手一台类似笔记本的移动设备,我们的教学方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类似于一对一的教学,学生不在齐刷刷的看着黑板上的老师讲课,而是看着移动设备,老师在移动设备上布置课题,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做好了再反馈给老师。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内外教学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举一个案例吧,如《三峡》这篇课文的软件,教师做了一个专题网站课文导入,老师然后放了一首《长江之歌》,然后,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老师随后把课文解读了一下,提出了三个问题:课文那些方面描述了三峡的景、描写了三峡的那些特色、用了那些手段来描写,这就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就是了解三峡,去读一些中外描写三峡的文章,如余秋雨的《三峡》、或者《长江三峡》,第三个环节就是品三峡,让学生把看了文章之后对每个作者来做比较,先给学生一些照片,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电脑写出这些描写景物的说法。

3.教学方法

毕竟学校发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上面的文字,图片等信息也是不够的,如果老师能在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落实后,再加入更多新的有趣的知识,这样不仅会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参与课堂拓展的机会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信息设备教学就是担当这样一个功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参与课堂的机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极大的作用。

二、教学影响与发展机遇

1.古今对比

从根本上来说一对一对课堂教学带的影响,那就是把教师、学生、教材、设备这四个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以前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式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在口头上说,学生要做好笔记,不然就会忘记,思维方式发生在老师的头脑里面,学生虽然可能会记住,但始终不是发生在自己的头脑中,信心技术的应用,则大大降低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老師和同学实在一起思考,老师更多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思考的时间大大提高,不需要消费大量时间来做笔记,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和实践,试想每个人都有一台便携式设备,它可以支持个性化、情景化学习,并且会对终生学习其很好的作用。[2]

2.发展机遇

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教育利用其理论基础与计算机技术开创性的将数万学习因素精准量化,例如将心态耐力、狠劲、平静、大脑清晰度等学习因素用数值呈现出来,并总结了学习因素之间的强弱关系,利用计算机算法将优秀老师的经验智慧固化。

学生使用便携式设备,老师并通过智能检测的方式,纪录并检测学生心态、身体、学习、思维等各方面的具体数据,每名学生的思维路径、心态变化、学习起伏、身体状况等学习因素都能通过大数据反映出来,从而发掘出学生在考试成绩上无法体现的漏洞,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分析,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根据其学习状况制定的独一无二的学习方案。实现计算机与学生无缝融合,实现真正的教育智能化。而这在传统教育里是无法做到的,也是传统教育无法替代的。辛雷教育实现了计算机与教育的无缝衔接,确立了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智能教育的推广,将使许多在现今教育体制中因为种种原因被淘汰的差生 也能受到最先进的教育。使任何人,任何年龄段、任何受教育程度的人都能获得收益终身的教育。

人们可能会认为,有价值的数据应该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的,但人类的思维和情感精密程度远远高于目前电子设备所能检测的范围,因此很多信息是无法通过电子传感器检测的,但这部分数据对人类来说是完全空缺的,对学习者来说却是真正有价值的。

在教育领域里,对于已经能精确采集的数据,如时间、成绩、正确率等,大数据的使用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模糊数据的积累,这些数据才变得有意义。信息技术设备教学基于数据,通过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各项学习因素的指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策略。同时随着数据的积累,方案将越来越精准。

结语

过去,因材施教的理念受空间,教学资源的限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个学生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其所需的学习资源,但在网络和计算机时代,大数据时代,这便成为了可能。计算机强大的储存能力和互联网,能将教学资源储存和归类,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以最短的时间成本的获取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和秋梅,何良胜.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P17-19.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7.

作者简介

罗贤艳(1966.06.19)女 汉族 籍贯:湖南省郴州市 大专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藏语文教学质量
关于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