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颖
摘 要:进入新时期,由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人才抓教育要从小开始。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管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教学和管理应该是联系紧密的。这说明如果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高管理技巧是必要的。由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基于此小学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然需要行之有效.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率地完成平课程学习的工作,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有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小学班主任的有效管理管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且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安全问题。[1]
2.改善课程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是为了今后阶段的学习打基础,班主任合理科学的管理有利于课堂学习高效率的进行。管理是一门艺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既不能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遵守课堂的纪律以此来达到管理的效果。班主任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毋庸置疑的是良好的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学生的管制,而是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课堂充满温情。[2]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管理地位认知模糊
管理是一门艺术,有能力的班主任在管理方面会使得整个班级的氛围能够融合在一起,增大学生和班主任双方交流的机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为之后的顺利开展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大部分班主任目前还都处在强制管理学生阶段,结果一味的管制往往适得其反,老师态度越强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越僵硬,問题行为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现在老师大多数在学生问题行为出来之后只会态度蛮横的批评学生,让学生在心中望而生畏,由于害怕老师的批评,学生的身心始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对小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管理方法的不得当会使得孩子产生厌学心理。[3]
2.管理模式陈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广,要求班主任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广泛面,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然而,大多数班主任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模式,管理注重片面性,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班主任管理中学生满意度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当前大部分学生对班主任的满意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是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动力急剧下降,这是管理制度本身造成的后果,拉低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现行的管理教育模式科学性、完善性不够深化,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不注重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散思维、思考问题,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创造意识得不到熏陶,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拓展,而且让学生的兴趣很难持久保持下去。
三、针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提出的对策
1.教师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强制性、缺乏个性化和互动式管理形式一直是不合适的。小学班主任应创新旧的管理观念,树立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班级学生建立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进行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激发学生的潜能。不应该像学校里面的教科书一样的循规蹈矩,要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管理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实际学习中遇到难题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发展能力。[4]
2.注重“问题”优化,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有意识地为他们找到困难的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一座知识桥梁,以指导他们一步一步知识殿堂,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通达的,班主任要积极平易近人,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让师生关系自由、平等、和谐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地解决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否正确,简单与否,都应该给予热烈和真诚的鼓励和真诚的赞美。其次要让学生乐于问。积极开展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在疑惑中去思考,在思考时解决疑惑。第三要让学生们善于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5]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相互尊重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运动锻炼,才会对培养完善的人格起到促进作用。老师要以爱之名真切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学生来讲,老师是朋友,是道德环境的创造者,是爱的主人,所以给予学生的更多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小学生是有很多的需求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物质奖励,或者是一两句取得小成绩时表面的夸奖,他们需要精神上的财富,这一点需要由老师来给予,营造的良好氛围能真正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让学生在班级生活和学习中心满意足。在建立这个和谐氛围的同时,需要寻求广大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废除掉坏的建立好的,完善和优化并行,并寻求更优。
结语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让他们很快融入环境,对规范有更深入的了解。还有就是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的管理制度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以便于形成对自己的约束力。在今后的教学中,班主任应该积极采用一切有利条件,在管理过程中也要采取不同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并用的方法。根据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发育程度和对世界认知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实施管理的方式,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5).
[2]刘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5(1):201.
[3]张亚杰.试论新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4(4):153.
[4]刘红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5(4):30.
[5]牛玉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