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玲
【关键词】 农村初中;导学案;课堂教学;积累素材;督促;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75—01
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在教学原则指导下,由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而课堂作为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它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教学方式。基于对实际教育状况的了解,笔者认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还是集中在课堂上,只有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知识面狭窄,课外知识相对欠缺,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差,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面对问题,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回答,甚至一脸茫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想到了利用导学案,转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建立在师生共同努力的背景上。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不只是教师的转变,更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课堂变得更为高效。
一、利用导学案,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根据学生特点,我们编写的导学案设计了 “相关知识”的环节,适时地加入一些学习该篇课文所要了解的概念(包括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作者、背景、文体等相关资料,以便使学生的自读扎实有效。“课后拓展”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是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尽量选取一些符合他们生活实际,贴近他们生活环境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同时,在页眉页脚部分编入相关的学法指导或诗歌积累,以帮助学生加强积累,为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二、利用导学案,督促学生扎实预习
初中的语文课文文段内容较长,而课时又较紧张,所以预习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也注重了其在预习环节的导学作用。导学案正文第一部分是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生在预习之前先了解目标,以便有的放矢;第二部分是“预习自测”,主要是通过检测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难字词,然后是“教材助读”,这里设置了一些学生读完课文后应该能独立解答的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安排,主要考察学生预读课文的质量,以达到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这样的预习既使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三、利用导学案,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导学案检查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然后归纳出疑難问题,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疑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在促使“导学”功能的落实的同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后拓展”,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达成了学习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当然,这样的课堂模式对教师也有一些要求: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认真编写导学案,以保证导学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有效地起到“导学”作用;然后根据学情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以导学案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要充分利用导学案,使之不流于形式。
四、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为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保驾护航
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我们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还要考虑他们各自的学科特长,然后分学科选定小组长;每节课该学科小组长们会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选出最佳小组,根据预定规则给小组加分;每一小组各科小组长会根据当天状况选出最佳组员和最不活跃组员,并根据预定规则给组员记分;教师及班委会进行监督,并及时督促课堂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或小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全体学生 “动”起来,只要学生愿意动,课堂就不会死板;只要学生愿意动,教学效率才有可能提高。
运用了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设计符合学情的问题,然后确定课堂教学过程。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保证了课堂效率;而且利用导学案教学还能使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