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4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在我们国家法律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也都需要接受教育,教育平等的观念已逐步形成共识。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也就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因此,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就成了教育界以及心理学界极为关注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學困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我们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学困生双亲在外地,少数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有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作业常常完不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2)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一定的家庭辅导。语文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2.教师因素。(1)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忽视知识、能力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成为学困生。(2)作业设计不合理,学生普遍把语文作业当作“任务”,作业有效率极低,不足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个人因素。这其中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智力因素主要有:记忆力差,表现为识字障碍、积累有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说话不连贯、词汇贫乏,写作文困难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的行列。
二、转化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一定要把握其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扫除学习障碍,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小学生的教育本就是启蒙教育,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通过培养学生听、读、写、思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觉悟的环境中体会语文知识。(1)兼顾备课内容,调动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加强学生字、词、句的准确应用以及分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2.帮助学困生养成预复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很多学困生只重视课堂上老师的听讲,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却忽视课前课后的预复习工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回家读通课文,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挑出不懂的词句,记录在作业本上。对于刚学过的知识,要引导学困生及时复习,使语言知识和技能经常得以巩固强化,并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学习当中的困难,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复习、记忆和操练。
3.教给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方法是学生基础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平时注意积累学习方法,并在适当的时候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变“学会”为“会学”。(1)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培养科学记忆方法。 (2)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帮助学困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其保证学习语文的时间。其次,指导学困生做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自己复习。最后,指导学困生找出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3)加强经验交流,不断改进学法。我定期让班级中语文基础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学困生不断吸收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有效方法,提高学习质量。这样既感染了学困生,又促进了那些基础好的学生。
4. 家校同心助力前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家校协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困生的家长,我们更要多些尊重和理解。要教会家长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和激励点,用激励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低年级学生学习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和家长都要让孩子明白,只要加把劲,学困生也能成为优等生。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