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2018-10-26 10:55李伟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外阅读情感

李伟

课外阅读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促进独立、健康地成长。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从个性品质形成的角度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信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等,可以身临其境般体会故事中关于友谊、勇敢、正义、博爱等人文精神,受其熏陶感染;或在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同时,进行正面模仿,开启自身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当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时,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情怀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些传颂至今的经典诗词,正是整个汉民族文化体系在思想、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积淀,它们不仅琅琅上口,而且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令人为之“流连忘返”。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诗词过程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将母语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阅历尚浅,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相当一部分来自各类书籍。主动地阅读,就是主动地求知,久而久之,能够形成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或给他们介绍各类有益书籍,或引导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知识拓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从能力形成角度看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1. 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语文知识源于社会生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成长环境是相对封闭的校园,对社会的正面接触较少,自然也就缺少了投身社会、了解社会、感悟社会的机会。而课外读物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之外的精神食粮。通过阅读这些信息,学生与社会生活取得了一定联系,拓宽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为不断完善自我创造了条件。正是课外阅读呈现出的开放性及探究性,让它成为了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 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知识归纳概括水平的同时,扩大知识储备,为日后写作做好充分准备。作文中新颖的观点、优美的语句、流畅的文笔,都受益于丰富的阅读积累。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语言方面的营养成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或借鉴章法,提升写作技巧;或锤炼思想,陶冶情感。总之,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3. 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

课内阅读是“有限”的。一方面,由于课堂教学在学习时间上的限制,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突破重难点,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而部分学生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或其他因素,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另一方面,教材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学习内容上,有些课文只是节选自某些文章,缺乏整体性,这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在课堂上学习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只能肤浅地了解其情节,而难以对作者思想品格及小说反映的思想意义、时代背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果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故乡》《社戏》等作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少年闰土》的认识高度,也可以让他们对作者在写作技巧、遣词造句方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外阅读是“无限”的,其所呈现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而其所呈现的探究性特征,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让思维的触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加其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机会,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巧妙地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既能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又能使其閱读和写作能力得以提升,并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外阅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