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 鹏
关于“智能媒体”的定义,当前并未形成公论。理解这一概念的角度较多,最常见的主要是技术和用户。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很多学者认为智能媒体由媒体、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据等组成;从用户的角度而言,常见的观点是将智能媒体视为一种贴合用户需求的综合性媒体,可以智能地识别用户喜好,从而为其在服务和信息两方面提供上乘的使用感受。
在此基础之上,任锦鸾教授等提出了“智能媒体化”的概念,即“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媒体行业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系统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而媒体智能化的成果就是智能媒体。”①这一定义将用户需求与智能媒体技术综合囊括起来,将智能媒体视为媒体智能化的产物。
技术方面,智能媒体依托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媒体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人工智能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能力的模拟,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能力的加强和扩展。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上,智能媒体既能了解用户需求、又能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增强用户体验。
常见的智能媒体主要有无人机、机器人写作、媒体大脑等。无人机能够不受环境的限制,在人工智能的自动驱动下,采用独特的航拍视角,采集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机器人写作利用智能技术,对内容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然后自动生成符合用户喜好和需求的新闻标题和内容;媒体大脑,在对资源的采集、整合、呈现方面更为精准、全面、到位,它通过云平台、大数据、人机交互、图像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智能化。
影像无处不在,人类离不开影像。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影像就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语言产生之前,原始岩画、图腾等视觉符号就已成为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这一时期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②。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开端,人类开始进入了口语、文字、印刷等语言符号为主的传播时代。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人类的传播媒介开始由语言符号向视觉符号回归。19世纪,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标志着媒介影像化时代的来临,随后,在摄影术的基础上,卢米埃尔兄弟开始了早期电影的探索,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图像不仅仅是“凝固的真实”,而是接近于人们日常的“流动”的影像。在媒介影像技术的推动下,电影、电视逐渐普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影像了。
现在,影像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3D裸眼影像、虚拟现实影像、增强现实影像和全息影像等新的影像形式逐渐打破虚拟和现实的隔膜,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元素融合起来,形成一种集动态、有声、互动于一体的新型影像形式,给人类带来更加优质的感官体验。
通过回望影像的发展历程,我们加深了对影像的理解。也许正是由于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太过平常,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包涵广阔而难以细致勾勒的概念。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对影像的理解主要有现实层面的解释,以及注重感官、心理层面的概括。
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中,电影学家让·米特里指出,影像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物体。然而,在巴赞的著作《摄影影像本体论》中,巴赞指出重新还原各感官立体的外部世界是电影最终应该达到的要求。周清平博士在其《“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影像艺术》一书中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追溯了影像的形成。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意象,而原始意象的源头是人类的精神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换言之,人的大脑中本有一种先天的形象基因,在与外部环境的遇合中会在直觉中构建意向进行表述。融合了内在的情感、意志和理性的想象世界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形象,形象在文学艺术中成为意象,在电影、电视和网络影像艺术中形成影像。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电影、电视、网络影像艺术可以统一称之为现代影像艺术,而三者的核心基因都是影像。③
由此,对于未来影像这一概念,也需要从现实层面和感官、心理层面进行综合把握。未来影像是对现代影像的发展,但更注重以“真实”“客观”等方式来迎合人的喜好,给使用者带来更智能的使用感受。
当下,智能媒体已经因其技术的前沿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代表着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智能媒体的语境下谈论未来影像,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在高速发展、革新的智能媒体技术的驱动下,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上的影像在未来即将呈现的形式。”④
这种呈现形式可从技术、传播、产业三个视角来进行阐释:
第一,从技术的层面上来理解,应知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这一方面体现为未来影像技术在人机交互方面体现出的智能性,即使用了未来影像技术的设备可以通过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方式更好地领会用户需求;另一方面,未来影像技术的智能性还体现为其在执行用户命令时表现更加高效、准确等的智能化特征。
第二,从传播的视角理解,应知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是一种传播形态。作为一种传播形态,未来影像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种感官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智能媒体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未来影像不局限于视觉符号一种传播形态,它是通过融合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传播符号,形成集合声音、气味、材质等多种元素的一体化传播形态。
最后,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还应被理解为一种产业载体。在这一层面,未来影像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产业,具有突出的发展潜力。作为一种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可作为“影像+”的基础元素与当前常见的多种产业进行融合,使其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其实,20世纪即已出现对未来影像的一些研究成果。不过当时这些成果零星出现,并未形成很大的影响。直到近几年,在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影像技术才取得迅猛的发展,获得了多方的关注。概括地说,当前最受瞩目的未来影像技术主要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影像等。
1.VR(虚拟现实)
VR是英文“Vi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译为“虚拟现实”,通俗来讲就是利用影像技术创建和模拟一个同现实无限接近的虚拟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被提出,到20世纪60年代,其基本理念初步形成。虚拟现实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一般认为,1962年,莫顿·海利希(Morton Heiling)发明的“传感影院”(Sensorama)是VR技术的雏形。⑤
1968年,伊凡·苏泽兰制造成功第一个头戴式的虚拟现实系统,后来,这一技术为美国军方所关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此做了相当数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如20世纪80年代研发成功飞行模拟装置这样的研究成果。⑥
然而,虚拟技术真正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却是近几年的事。20世纪90年代以降,日欧的一些游戏开发商率先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游戏产业,影视出版等行业也紧随其后进行了一些尝试。不过,因为当时有一些重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未曾解决,这些尝试并未坚持太多时间。
直到近十年,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互联网和媒体巨头注意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对其投入空前提高,这才使得虚拟现实技术真正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进而慢慢渗透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众多VR消费品的出现还让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相比从前,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和发展,但仍有一些难题并未解决。
首先,VR头戴显示器的舒适感亟待提高。2016年,Facebook公司旗下的Oculus Rift头戴显示器,索尼公司的Morpheus头戴显示器和HTC公司的Vive头戴显示器等VR头戴设备被集中推出,与用户见面⑦。然而仅仅一年后,这些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就销量骤减。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头戴显示器不仅不够轻便,而且容易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很多VR游戏的用户脱下VR头戴显示器都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有时还会出现恶心、眼花等症状。
其次,VR影像的质量仍需提高。美国广播公司利用VR技术在2015年推出首个虚拟新闻报道,报道场景设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叙利亚战区”的场景。国内外也相继出现了《刺杀肯尼迪》(JFK Reloaded)、《心脏守护者》、《G20小精灵Go》等新闻游戏。⑧电影公司也开始聚焦VR影片的探索,就在2018年上半年刚刚举行的北京电影节上,还首设VR电影展映单元。然而,VR影像的质量仍非上乘,沉浸式的多感体验难以很好地实现。以好莱坞为例,很多导演、制作人、摄影师对VR的关注重点正由拼接、压缩和光流算法转向深度地图、点云、光达扫描、高质量3D影像、容积和空间捕捉等。
2.AR(增强现实)
AR是英文“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中文译为“增强现实”,指通过新兴的影像技术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进而使“虚拟”和“现实”共时性地出现于同一场景,以增强用户对“现实”的认知并提升感官体验。
AR技术出现于1990年,其研究动因即是通过将虚拟信息补充、添加到现实世界,从而增强用户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感受。一旦用户接触到某个现实事物,AR设备的应用就可使他同时很便捷地获取丰富的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与眼前事物相关的补充信息,从而唤起用户对事物多感官的深入感受和全面的认知。
近年来,国外的互联网和媒体巨头纷纷试水AR研究。如微IBM、Google等联合成立了AI联盟,而且将人工智能平台Project Malmo提供给开源社区,推出AR眼镜HoloLens,着力打造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而苹果则进一步认为AR比VR应用更广泛,是非常核心的技术,除了大力招聘VR/AR相关人员,还收购了来自AR领域、3D体感及面部识别等相关领域的Metaio、PrimeSense、Faceshift、Emotient等,储备了几十项的VR、AR专利,为开发AR操作系统做好准备。⑨
AR研究的起步要稍晚于VR,因而在技术上也不如VR成熟。不过,凭借将“虚拟”与“现实”对接这一核心功能,AR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以教育领域为例,一些危险、耗资高的操作可以通过AR技术的人机互动进行,这有利于高效、安全地完成多种操作训练;或者在文化领域,AR技术可以用于虚拟展示难以看到原状的文物;在工业领域,则可以利用AR技术模拟装配维修的过程,以检验尚未投产的工业原件的适配性,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R不仅和VR一样具有硬件、软件设计不完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位置限制、功能单一、互动有限等短板,这都大大限制了AR装置与人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用户的多元化尝试。
3.全息影像
在VR、AR之外,现在最受关注的影像技术非全息影像莫属。在很多场景中,全息影像已经华丽亮相、大出风头,比如周杰伦演唱会中与邓丽君的对唱,日本“初音未来”的演唱会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全息影像呢?其实,不论是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对唱,还是“初音未来”的表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全息影像技术是指通过相干光干涉原理记录和查看图像,当合适地将其呈现时,客观物体的三维成像可以被精准地复制还原,这种照相技术可以记录客观物体所反射、甚至是透射光波里的一切振幅和相位。而记录胶片可以完整地重新构造被记录的客观物体所透射出来的任何光线,这使得其看起来像客观物体就摆在眼前。当人们通过变换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就会看到被透射的客观事物的全貌,被记录胶片所记载下来的成像由此是立体而清晰的。简而言之,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不通过任何介质,从空气中就能显示出来的影像,而且观看角度可以随意变换,体验者能够从三维立体的画面之中穿梭自如。
用全息摄影的手法来拍摄和放映的音像制品叫全息电影。顾名思义,区别于一般电影画面的扁平化,在全息电影中,电影文本的展现是立体的,其镜头感所带来的纵深感比一般电影要强烈很多,画面可提亮的程度也远远高于普通电影。⑩在很早之前,有关学者对全息电影的钻研和分析就已经开始了。1974年,苏联的全苏电影和照相研究所(尼克菲)着手研究和发展全息电影,并在两年后拍摄制作了全球第一部全息电影小片段。虽然后来,因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国家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巨变,使得全息电影的研发难以为继,但是尼克菲并未止步于此。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难关,掌握了拍摄制作全息彩色故事片的技术、拥有了以全息技术和3D数字电影为基础的产出能力。
然而,由于技术上仍存在众多难以攻克的关卡,全息电影至今仍然难以得到广泛且有效的操作和运用。未来真正能实现三维显示的路途还很长。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可从沉浸感、在场感、互动感三个方面把握未来影像的发展状态。
1.沉浸感
沉浸感指的是未来影像为用户营造的身临现场的感觉。通过无限接近现实的影像模拟,影像技术可让用户产生沉浸到影像之中的感受。
以“VR”为例,“沉浸感”体现在用户观看VR影像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身临其境”是未来影像力图实现的一大目标,当前,这主要体现在当用户头戴VR设备时,他们将被暂时地与现实空间分隔开来,这时他们所看到的不再是他们身处的现实世界,而被置换为VR显示器中造出的那个无限接近现实的“仿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与现实短暂隔离的用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浸入”这个仿真世界,体验无限接近现实世界,其实却全部虚拟的未来影像。哪怕此时的用户知道自己感受的世界全然虚拟,他们也会“沉浸”在这虚拟世界中感受它。
与VR的虚拟场景不同,AR影像的创制基础是现实世界,AR是将虚拟元素添加到现有的现实影像中。由于这种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互配合,无缝对接,这种新的“现实+虚拟”的影像,同样能够迅速吸引用户的眼球,增强用户的感官体验,让用户获得强烈的沉浸感。
全息影像,是指不通过任何介质,将某一现实事物进行立体描摹,如“克隆”一般再现“现实”。当用户观看全息影像时,会有一种无法明辨真实和虚拟的感觉,从而沉浸到一种全息影像制造的场景中。
未来影像通过这种让用户浸入其中的传播方式,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其所打造的影像场景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超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感官体验。
2.在场感
在场感是就用户的主观感受而言的,即用户感觉自己正在某一场景之中。与沉浸感相比,“沉浸”更多地与虚拟现实的技术程度相关联,被视为衡量虚拟环境对现实场景还原程度的关键向度,而“在场”强调的是受众的一种心理感受。
“在场感”是标志用户感受的概念,因此用户的主观感受是衡量“在场感”最重要的指标。以现在正在故宫进行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为例,用户参与其中,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在场感。“清明上河图3.0”展演中的“孙羊店沉浸剧场”打造了一个360度的全息立体空间,这一空间采用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形式,既有AR、全息等技术营造的北宋人茶余饭后喝酒闲谈,市井街区喧闹流动的生活图景,又有真实人物扮演的“小二”“店主”“琵琶女”,在高科技影像与剧场空间真实的交融配合下,用户不由自主地就能从心底生出一种“穿越感”,仿佛自己也生活在北宋,自己也是《清明上河图》的画中人之一。
3.互动感
互动感即用户与影像互动时所产生的感受。“互动”意味着用户与未来影像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双方均可传播和反馈。
如果与“沉浸感”作比,沉浸感更多地突出用户的感受和体验,而互动感强调的是用户与影像、影像所营造的环境之间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使间接的。
以汉代丝绸之路VR影像作品带给用户的互动体验为例,这种互动感可以从影像内部和影响外部两方面进行分析。影像内部的场面调度触发的是用户的间接反馈,主要是通过营造“环境”,然后用户与“环境”交互来实现,具体的做法有调节灯光造型来模拟真实光感、调节摄像机运动来模拟丝绸之路人物视角等。影像外部的场面调度触发的是用户的直接反馈,主要是通过用户使用触觉装置引发“通感”,进而产生互动,具体方式是用手势、虚拟按键等。
研究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的发展现状,不能不研究未来影像的产业推广现状。
很多高新技术最初都是在军事领域获得应用,之后再慢慢推广到其他产业的,未来影像技术也是一样。以VR的发展历史为例,它在诞生之初就在军事领域获得了关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未来影像技术才逐渐从军事领域推广到其他产业领域。
1.可多行业应用的未来影像技术
未来影像技术在多种产业中都可获得应用,比如游戏、影视、设计、制造、零售、医疗、教育、艺术等产业,与未来影像的融合都可产生不错的效果。
游戏一直是未来影像关注的产业领域,未来影像应用于游戏的例子有很多,对于未来影像游戏的开发也从未止步。未来影像在游戏领域的开发,不仅包括如《Beat Saber》《重生:武士觉醒》《骷髅海》这样的线上游戏,还包括如《布鲁克海文实验》《Holopoint》这样的线下游戏。
影视领域中,关注和使用VR等未来影像技术的影视作品逐渐增多。如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情节,在未来的某一场景中,在主人公面前会随叫随到地出现某个三维立体全息投影的屏幕或者机器人,然后智能地与主人公对话,这就描绘了未来影像在未来可能普遍出现的场景,也在电影中运用了未来影像技术。
在设计、制造等领域中应用VR和AR技术,可以使用户使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模拟装配等操作,不仅节省了支出,而且更可明显提高设计效率。零售行业中,未来影像与营销结合起来,可以实现AR看房、AR看车、AR试衣等,这可明显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未来影像也可应用于医疗、教育、艺术等产业领域,比如,VR技术可用于手术仿真、模拟治疗、远程救治等;AR技术可用于用户教学实验模拟操作、训练;AR、VR和全息可用于舞台呈现、艺术表演,Burberry的3D全息投影走秀,可是被载入了时尚圈的“史册”了。
2.融资能力渐趋稳定的AR/VR产业
2018年上半年度,AR/VR产业共完成93笔融资,比2017年同期(111笔)下降17.8%;总融资额约为81.28亿元(约合12.22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约为100.9亿元)下降19.6%。细分来看,国内共发生27笔融资,总融资额约为20.2亿元(约合3.04亿美元);国外66笔,融资总额约为61.08亿(约合9.18亿美元),具体可见图1、图2。
分析上半年VR/AR产业国内外市场的融资情况,可发现除3月出现较大波动外,2018年国内外VR/AR产业的融资情况基本上比较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上一年度的动荡之后,VR/AR产业在2018年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图1 2018年上半年VR/AR行业融资报告
图2 2018年上半年度国内外融资额
来源:微信公众号“87870网”——中国关注VR/AR/MR三大领域的垂直媒体。
3.普及程度
当前,未来影像技术逐渐普及,与人们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只要留心,人们不难发现其生活中已经常可见到未来影像的踪影。不管是日益增多的VR游戏,汽车销售商推出的VR试驾,应用了AR技术的扫码APP,还是手机、电脑等开机时用到的“人脸识别”等等,未来影像已慢慢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综上,现在未来影像的发展渐趋稳定。在这一阶段,伴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逐渐成熟,各个产业的推广和应用也在加速进行。
关于智能媒体语境下未来影像的发展,有三种趋势是可以预见的。
首先是虚拟与现实“融合”。智能媒体时代,现实与虚拟的界限逐渐消弭,因此可以说,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具有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趋势。
李普曼在其名著《公众舆论》中提出的“拟态环境”将在智能媒体时代与现实环境重合。人类通过对未来影像技术的应用来创设出一个符合自己喜好的,无限接近现实而又迎合自己想象的虚拟世界已不是痴人说梦。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一方面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通过营造古代的环境带用户“穿越”回去看古代的人情风物,也可打破空间的局限,通过虚拟其他地方的环境,让用户领略异域他乡的无限风情。可以说,依凭未来影像技术的使用,人类终于有机会尽情徜徉在一个“境随心动”的新世界。
然而,需要思考的是,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虽可将人类理想中的情境带到眼前,但这也可能导致人类的理性在现实与虚拟的重叠中逐渐迷失,价值也逐渐失去意义。亲身的经验和仿真的经历混淆了,真实的记忆也逐渐消散。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杞人忧天、因噎废食,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享受未来影像利好的同时保持理性,如能做到这一点,智能媒体语境下的价值、意义等都将获得重建。
其次是全方位感官“延伸”。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字母、口语、游戏、道路、服装、住宅、货币、时钟等,通通被列为媒介。媒介对器官官能的替代性延伸,至少延伸了三大系统:运动、感觉和神经。印刷媒介以及摄影机是视觉延伸;无线广播是听觉延伸;交通工具是腿脚运动功能的延伸;电话是听说功能的延伸;电视则是全身感官及触觉的延伸。麦克卢汉预言电子媒介技术延伸大脑中枢的发展趋势时,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到宇宙中去遨游,电脑技术“有可能给热的各种感觉编制程序使之接近于人的意识”。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就通过实现人全方位感官的延伸,来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重叠,进而达到客观世界与人主观世界的交融,因此,影像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无限接近于人的意识,将有可能如麦克卢汉预言的那样成为现实。
再次是智能影像化“生存”。在名著《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曾经大胆预言“在虚拟现实中你可以张开双臂,拥抱银河,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或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
近似的,未来影像技术将引领我们走向“智能影像化生存”。在“智能影像化生存”的状态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抵达你心之所往的任何时空,你可去徜徉浩瀚的星河,也可去探索树可参天的丛林,你可去看秦始皇排兵布阵,也可去与李白对酒当歌。在智能影像化生存的状态下,这个世界不复存在无法抵达的地方,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又将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愈发真切。
综上所述,在智能媒体语境下探讨未来影像,既要从技术和用户的角度去剖析概念,分析其发展方向,也要在思考其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其价值意义保留清醒的反思,只有如此,才能导向智能媒体语境下未来影像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 任锦鸾、曹文、刘丽华、黄锐、祝金甫:《基于技术与市场视角的智能媒体发展态势分析》,《现代传播》,2017年第10期。
② 曾辉、王长潇:《媒介影像化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现代视听》,2011年第12期。
③ 周清平:《“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影像艺术》,新华出版社2017版。
⑤ 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新闻大学》,2017年第6期。
⑦ 刘宏宇、许思宁:《沉浸式新影像媒介发展动态及展望》,《新闻战线》,2018年第5期。
⑧ 于德山:《新型图像技术演化与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18年第4期。
⑨ 《AR | 重磅报告:国内外AR市场完全解读》,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18873161_483389,2016年11月13日。
⑩ 互动百科:《全息电影》,http://www.baike.com/wiki/全息电影,2018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