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沾平
摘 要:21世纪以来,教育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课程理念上,对老师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提出了更加严谨的要求,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压力过大,老师也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因此,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新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改革的重点,也成为老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中物理知识繁重,如何有效整合在一起并且把它们输送给学生,让学生很好掌握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物理新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有效性
引言:
高中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几大板块,高考主要考察的是电磁学和力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该模块熟悉掌握并加以运用,提高解题效率,强化听课效率,重视课堂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吸引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认真备课,上课才能游刃有余,學生才能跟着你一起互动,尤其是现在强调的交互式教学,重点就在于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老师得有能力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总的来说,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提高备课质量和吸引力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备案是老师成功教学的基础,在备课之前,老师必须阅读相关的材料,充分拓展自己的视野,遇到好的素材还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遇到比较生疏抽象的知识点,老师要认真备课,把生疏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容易记忆的部分,老师还要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让自己的备课有素材、有内容,老师必须多读书、多上网,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备课质量和吸引力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二、从生活中传授相关物理知识
物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细心发现,到处都是物理现象。老师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现象作为上课教学的影子,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物理的奥秘,从根本上学懂物理,比如光的折射现象、力的相互作用,在课前可以做相关的小游戏,让两个学生互相用力,感受力的相互作用,既能引入课堂主题,又不让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沉重,教师要注重课堂细节的培养,关注课堂细节,让课堂丰富多彩。
三、巧设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一昧输出会让学生丧失主动性,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点,遇到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可能根没有效果,一部分是学生的原因,另一部分则是老师的讲课活力不够,讲课不够生动,没能够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在上课时候引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下课积极探索与思考,使学生及时获得启迪,提高应变能力。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想好问题,在上课时候适当提出来,引发学生共鸣,学生通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来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四、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关键
对于高中课堂来说,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完新课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课堂适应性练习不在于量多,而在于能够突出针对本节知识的应用,同时如果教师能够举一反三,先举一个例子,然后逐渐变换条件,衍生出更多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思考,对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五、积极开发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教学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很多地方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器材的购买力度不足,教师可以将实验室里面的器材进行组合,提高现有器材的利用率。可以一起使用的器材归在一类,提高上课使用效率,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身边地实验资源,让高中物理学起来乐趣无穷。
六、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应当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热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用一定的哲理去感知学生,如近代物理的来源,电磁现象的发现等,这些物理学史能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理解物理本身,了解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学习物理学家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物理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习物理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发现科学规律,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各个学科的乐趣,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相长,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效率,让学生在高考的独木桥中收获知识,也收获快乐,教师也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有效性大大
增强。
参考文献:
[1] 江秋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新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J].亚太教育,2016(33):53.
[2] 潘璠.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 许文龙.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